祝好赶忙将泪拭去,一副什麽也没有发生的模样。
……
宋携青自打发觉离开祝好身侧,体内因天罚埋下的咒缕会疾速生发後,他一直以遁形术隐身在此宅中,宋携青大多闲卧在内院的摇椅上,每日能视小娘子频频出入,她偶尔眉笑眼开,偶尔哭眼抹泪。
她尚算机灵,应当早已察觉了他,是以,祝好此时才会急着擦眼泪。
不过,宋携青从未想刻意掩瞒,只觉着她院里的小丫头分外烦躁,若他以真身处之,免不得妙理叽里呱啦。
宋携青今夜本歇在房檐上,甫一打眼,却见得闲阁灯火通明,百年前,他也曾独坐阁内务事,百年後,竟换成他名义上的妻子落座此阁,今夜无风,耳畔只蛙鸣咕哝声,以及,小娘子断断续续的抽咽之音。
他鬼使神差地穿墙而过,遂见祝好正坐案前,兀自抹泪,她当然看不见他。
宋携青无意瞥见案上大敞的典籍,他行近,擡指翻开一页。
纸面首行便是他的名,而且分外惹眼。
只因,某人以朱笔将“宋琅”二字圈了起来,另在一侧绘了只丑不拉几的王八……
宋携青锁眉睇向祝好,二人相视,她却看不见他,宋携青盯着祝好许久,小娘子的眼睫沾着泪珠,眼尾泛红,为忍哽咽,她咬着下唇。
哭就哭了,他还会笑话她不成?她这般强忍的模样,反倒更好笑。
宋携青移目,接着翻查案上的淮仙录,得闲阁分明作书房之用,可一楼不仅只此一册书典,祝好平日所阅,还是与他有所关涉的旧籍?
蓦地,宋携青顿指,他扫眼此页的一行短句:宋琅为博明慈帝垂青,当朝诛戮良将于殊。
引他一愣的并非如此妄断的字句,而是下首的批注:明慈帝名声较之宋琅好哪儿去?身尊一国之君,终日痴醉後宫,宋列帝师,自入朝局,不论先皇抑或明慈帝皆未予以实权,难不成替昏君杀一良将便施以他当权?若宋这般意想,他也忒蠢了,再则,明慈帝已然臭名昭彰,他何需宋代为刃之?怎麽,眼见将近亡国,竟开始担忧他日史册上的笔墨了?
祝好倒是辩口利辞,只她一手字迹犹似鬼画符,不仅排列歪斜,且笔画横飞,有一二散字只可借前词鉴认,直令宋携青眼黑,倒不知她幼时可曾随夫子认真习字。
思及此,宋携青眼观祝好,她仍将一双润湿的眼盯在他所立之处,她已不似方才那般伤情。
宋携青继续往下翻。
宋琅与篡位者屠戮百姓,长京伏尸百万,血流飘橹。
下方批注:宋可曾患有疯疾?民为邦本!国之命脉也!他好端端与篡位者屠戮百姓做甚?闲得慌吗?这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何异?再则,大成的开国皇帝分明是个明君!惟一的丑史便是与宋屠戮百姓,可这一点完全说不通!你们这些个编撰此籍的,说宋奉承明慈帝的是你们,说宋与大成开国皇帝屠戮百姓的也是你们,说风是风!说雨是雨!全凭一支笔左右!了无道理实证可言!怨不得无人观其书,简直屠毒笔墨。
宋携青忍俊不禁。
他一手支颐,一手翻页。
明慈帝为宋琅与遂平公主赐婚,因宋琅品性不端,恶迹昭着,遭帝姬抗旨。
她特意加粗笔墨,注:总算来了个正常人,遂平公主眼光不错,昏君无愧为昏君,既知宋琅品性不端,缘何将胞妹下嫁于他?幸得小公主生得一双慧眼。
宋携青的指尖反复摩挲“眼光不错”四个大字,他深深望眼祝好,无声笑了。
他随即翻向下一页,顿住。
纸面事先涂以墨汁,宋携青的两指恰好压在此处,随後,他耳闻祝好笑音。
祝好不可视他,却将墨水涂至纸面,料定他瞥见自己的名与丑陋的王八会掀弄此籍,如今,她既见纸面上的墨汁被蹭去大半,便可确定他在阁内。
宋携青见小娘子扬扬得意地道:“捉到鬼了。”
-----------------------
作者有话说:小宋表面不说,实则看到老婆帮自己说话,暗爽死了()
文案里的太守家的小公子也是水灵灵地出现了(擦汗)
呜呜谁懂啊,今天逛小红书刷到读者给我写的自来水推文啦
之前超凉的,虽然现在也是,但是还好有你们呜呜呜
感谢在2024-08-2002:17:26~2024-08-2200:41: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南宫30瓶;NANA小熊熊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