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48章“这样啊。”陆丽华不免……
“这样啊。”陆丽华不免遗憾,女儿在家的时间太短,她在心中打定主意,这一周时间定要好好犒劳她。什麽凉拌鸡胸,酸菜鱼,土豆烧牛腩,只要宋文喜欢的,能吃的,通通安排上。
宋宏信的建材店腊月二十八就关门了,一家人一心一意迎接新年。
宋成衍已经八个月大了,已经会简单的翻个身,爬几步,小小的婴儿床快要兜不住他向往外面五彩世界的好奇心。
令人奇怪的是,宋成衍还不会说话。
当然不是那种连贯的句子,有些两岁的宝宝都做不到把几个词语连成短句。
婴儿在五六个月的时候,语言能力开始快速发育,八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发出一些语音模糊的单音节,类似“爸爸”“妈妈”类的叠词,但宋成衍小朋友到现在也没有发出一个音节,整日吃好睡好,连哭的时候都很少,大多只是在兴奋激动时发出“啊啊”的叫声。
陆丽华愁的不行,当初她带女儿时可不是这样啊。
宋文七个月大时就能喊“爸爸”“妈妈”,一岁多进入了语言爆发期,时常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这两孩子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宋文坐在床边,饶有兴致地拿着音乐玩具逗弄着弟弟,安慰道,“说不定只是发育慢,以後太会说了你还会嫌他烦人呢!”她一点也不担心宋成衍不会说话,这家夥後来可是成了个话痨,天天嘴里嘟囔着话语,一家人就数他巴拉巴拉最能说。
陆丽华半信半疑,但还是问遍了周围有经验的街坊邻居,得到相似的答案,有些孩子确实很晚才会学会说话,但这并不影响什麽,楼下的李婆婆甚至觉得晚说话的孩子才有慧根哩,这才放下心来。
宋文对後半句话持怀疑态度。
隔天早晨夫妻两一起去采办年货,把宋成衍托给宋文照看。
看一个小孩能有多难?
宋文大包大揽,表示没问题,催宋宏信两个去市里买完东西就赶紧回来。
一小时後。
宋文面无表情地把一张污染过的尿不湿扔进了垃圾桶,把床上那个看着她咯咯直笑的小子翻过身去,拿湿纸巾给他抹了把白嫩Q弹的小屁股。
她刚仔仔细细地洗了手,就听到门铃响了。
这麽快就回来了?
宋文刚想去开门,下一秒就顿住了脚步,不对啊,爸妈走了还没到两小时,按照去市里三十公里开车大半小时来计算,一来一回也没有这麽快,而且还不算他们买东西的时间。
宋家现在还住在县城那套老式楼房里,以前大门的设计都没有猫眼,她走到门边,喊了一声,“谁啊?”
门外一片寂静,没有应答。
宋文皱眉,握住门把手,轻轻地推开一道缝隙,就见他们家门前蹲着一个女孩。
披散着头发,一身半新不旧的短棉袄,看不清脸。
宋文总觉得有些眼熟。
还没等她发问,眼前的人慢慢擡起头来,两双哭到红肿的泪眼,瘦削泛白的脸颊。
“宋芝姐?!”
宋芝虽是大伯的女儿,宋文跟这个堂姐意外的关系还不错,她不像大房夫妻两个贪婪自私,也没有她哥哥的小算计,反而待人真诚,爽朗大方。
宋文厌恶老宋家的所有人,但不包括宋芝。当初宋芝没有继续上高中,宋文为她很是惋惜。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宋芝虽然在校时成绩不是很出色,但她绝对不笨,只是困于要收拾家里那些洗衣做饭的杂务,没有更多精力来学习罢了。
赵美如不是个多勤快的人,她自觉为老宋家生下了长孙,有着大功劳,以前家里的杂活都丢给婆婆,婆婆去後宋芝正好长大懂事了,就又丢给女儿。河西村的人说起她谁不摇头啊,赵美如脸皮厚,从不在乎这些虚的,捞到怀里的实惠才是真的。
比如这次,她娘家那边一个拆迁户,在村里有两套老房子,当年市政规划修路按照建筑面积可是赔了他家城里四套房,一家人後来也搬到城里生活去了,靠着收租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他家的儿子到了结婚的年龄,最近回村四处找人介绍相亲对象,赵美如听到这个消息,想起自己在南方打工的女儿,正好也23了,姑娘家越大心越野,这两年宋芝往家寄的钱越来越少,不如趁这个机会把她打发出去,还能挣一笔。
想到就干,在这种有利可图的事情上赵美如可是积极地很。几天之内,她就寻到了那户人家,装作不经意间谈起自己在外打拼的女儿,有多麽多麽能干。
那户人家也不傻,等赵梅如走後托人打听,确认宋芝是个勤俭持家的好姑娘,长相也清秀,当即就有七八分愿意了。
“你当他们家为什麽愿意找我这个在外打工的农村女孩,”宋芝用平淡的语气叙述着这几天自己的经历,说到这,擡起黑白分明的杏眼,看向堂妹,嘴角扯出一抹讥笑,“他家儿子吃喝赌,样样精通,这是娶个能干的媳妇回去好赚钱养家呢。”
宋芝早就清楚自己的那对父母是个什麽样子,但到底还是对他们有些感情,在赵美如说宋宏伟摔断了腿的那一刻,她作为一个女儿善良感性的一面突然就苏醒,还是赶了回来,结果迎接她的就是紧锁的房间和一场荒诞的相亲。
相亲那天下午她找准机会逃了出来,但她的东西都被赵美如收走了,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一时间她居然无处可去。
脑海中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宋宏信这个叔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