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96章香港到南省,短短三个……
香港到南省,短短三个小时的飞行时长,宋芮雅却感觉自己仿佛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
飞机准备降落了,高度缓缓下降,漆黑的夜空下方开始出现点点星光,那是除夕夜团聚的万家灯火。
当宋弘济知道姑姑竟连夜飞过来後,顾不上心底惊讶,连忙开车去接。他姑姑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虽然不是长途奔波,但估计身体也吃不消。
坐上侄子的车,宋芮雅心绪繁杂,这麽多年了,困住自己的黑夜要终于消散了吗。
宋弘济望了一眼後视镜,宋芮雅的脸色难掩疲惫,忍不住道,“姑姑,你休息一会吧,到望州还要开一会呢。”
“不用,我想看看外面的景色。”宋芮雅语气怀念,“好久没回来了。”
车子疾驰驶过跨江大桥,江中点点船家灯光,与空悬的阙月相互映衬,随着如丝绸般江水的流动起起伏伏,亦真亦幻。
宋弘济也不再开口,车内就这样维持着一片静谧开向望州。他对家中这位小姑姑的事也不是很清楚,直到前两天终于掰开了老爸的嘴,才了解了前因。
他们宋家现在虽只是在望州市普通的做着生意,但在解放前是本地的大地主,在末朝清廷族里也有人做官。当年为支持抗战,老爷子卖了田地捐了産业,反倒阴差阳错地避过了五十年代的打土豪分田地,在解放後度过了一段安宁日子。
宋芮雅是宋家老爷子最小的女儿,也是从前宋家的掌上明珠,虽是女娃,却比宋家的男孩还要强,在那个人均文化程度不高的年代,她考上了大学,毕业後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是当时宋家的骄傲,後来和同是大学老师的同事成了家。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两年十年运动开始。高考被取消,运动波及到了大学校园,宋芮雅当时的丈夫没熬过去,老爷子动用了宋家仅剩不多的关系,想把女儿送去香港亲友那避难,而此时宋芮雅已经怀孕八个多月,在赶往码头的路上遇到意外早産了。
後来发生的事,几位长辈提起来都是一脸黯然。
事发突然,他们把宋芮雅拉到附近最近的医院,生下一个四斤五两的男婴,因是早産儿,医院为保险起见安置在了新生儿科。
当时宋老爷子隔着玻璃看着刚出生的外孙喜的见牙不见眼,宋弘济的奶奶和母亲就安心陪护着産房里的宋芮雅,谁知第二天孩子却不见了!
医院开除了看护的护士,可这对宋家来说就是马後炮。
整个宋家急得团团转,满大街疯了似的找孩子,又不敢声张,宋芮雅是悄悄从农场回来的,要是被知道就走不了了。没过几天,外界形势越发严峻,宋芮雅无奈之下在最後期限内离开望州坐上了驶往香港的渡轮。
宋家一直没有停下过寻找孩子的步伐,六十年代户籍还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户口本也是後来才有的,要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孩谈何容易。
改革开放後,香港来内地容易了不少,宋芮雅回来过数次,只是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线索稀少,更是无从找起。
年初一的清晨,宋文在生物钟的提醒下早早醒来,没有特殊情况下她每天都会坚持晨跑。以前的家属院都是老式的防盗门,没有猫眼,当然早上出门一般也不会看这玩意,所以宋文一打开门看见外面站着两个人时,脑子也是懵的。
一位和她爸差不多年龄的中间大叔,和一位气质优雅看起来约五十多岁的女士。
她左右瞅瞅,斟酌了一会儿,朝着右边面容亲切的人道,“奶奶,你们找谁?”
这一声“奶奶”叫的宋芮雅险些落下泪来,她努力露出自己最和善的笑容,轻轻地道,“孩子,我找你父亲。”
-
事情的赘述无需很久,起床後的一个小时里,宋文的心情经历了从懵逼震惊,到原来如此恍然大悟如过山车般的三百六十度旋转,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好不复杂。
她偷偷觑了眼宋宏信的脸色,不过再复杂应该也没有老爸难受,她把自己带入宋宏信的境况,前面二十年在河西村爹不疼娘不爱地摸爬滚打长大,後面二十年好不容易打拼出来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结果这个时候自己的亲生母亲出现了。
不过听这个叔叔叙述的,当时的情况确实也是没办法,他们也尽己所能地去找了。
陆丽华疑惑道,“有没有可能弄错了?”
“不会的,一定是的。你和弘济脸部的轮廓都像我们送家人,文文长的更是和我年轻时特别相似。”宋芮雅慈爱的眼神看向宋文,“你出生前我就想,我的孩子要跟我一起姓宋,若是男孩,就随家里的弘字辈,信者,待人允执丶信守诺言之义。”
“我们宋家的孩子每人都有这样一块小玉坠。”宋弘济从衣领里掏出自己的展示给他们看。
看清坠子的刹那,宋文瞳孔微缩。
翠绿色的玉坠呈标准的中空椭圆体,被褪色的红绳穿过,两端向内收缩,看起来像一只酒桶,俏皮的同时带有几分怀古味道,中空内壁刻有“弘济”二字,小如米粒,不仔细观察根本注意不到。
“你出生当天,老爷子就找人给你刻了同样的玉坠,你的刻的是弘信这两个字,坠子就放在你的襁褓边,只是第二天就一起不见了。”宋弘济叹息道。
不知过了多久,宋宏信终于开口道,“究竟是不是,还是得做了鉴定才知道,万一只是巧合呢。”他也实在是承受不住再一次的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