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穆禄氏照例忙了一上午,沈婉晴也照例等她忙得差不多了就起身离开,并不打算留下来膈应人连吃饭都不安生。
倒是舒穆禄氏从那个婆子走後就彻底回过神来了,她也怕沈婉晴听出什麽不对劲来,见她起身要走还故意虚留了一下。
“中午饭都准备好了,留下一起吃吧,别说我这个当二婶的连个饭都不留侄儿媳妇吃。”
“二婶,我那边嫁妆到现在都没收拾利索,还是先回去吧。这一上午您也忙得够呛,赶紧地吃了饭睡一觉,咱们一家人就不说那些虚的了。”
舒穆禄氏不光从沈婉晴脸上看不出异样,还觉得她说这话是真心实意在关心自己这半天忙累了。要说累,她天天都这麽累,可这家里有一个算一个又有谁感念自己这麽累过。
现在好不容易有个人真心实意跟自己说,忙累了就赶紧吃了饭睡一觉,这人居然是想要从自己手里把掌家权给抢走的沈氏,真真是何其可笑。
舒穆禄氏的复杂心绪沈婉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她现在在意的是为什麽账房会短了发月钱的银子。这麽大一个家要是连月钱银子都还要挪来挪去,这里头就肯定还有事。
“奶奶,上午在二太太那里见过的那婆子我问过了,是内院专门管着账的婆子,这样的婆子家里有三个,一个费妈妈管厨房采买,一个彭妈妈管日常杂务,杯碟碗筷一草一木,少了缺了都问她要去。
这个嬷嬷姓张,她老爹是跟着老太爷管账房的,一家子几代人都在赫舍里家当差,要说体面,她们一家都算得上最体面的奴仆。”
“这种人不应该为了月钱什麽时候发问到二太太跟前啊,一家子管账管老了的人,怎麽会这麽不懂事。”
今天跟着沈婉晴来西院的是春纤,比起青霜还是从沈家带来的这几个,沈婉晴用着更放心,说话也更加没遮拦。
“再说我还在呢,什麽大不了的事不能等我走了再说。这事肯定不对,下午你让冯嬷嬷明天抽空回去一趟,直接找我娘。
就说我想查一查二太太在外边有没有什麽産业,或是在钱庄里有没有贷的款子之类的,要是都没有就查一查田産。银子不可能就这麽平白不见了,而且什麽叫节前回不来,节後就能回来了?”
“大奶奶放心,明天正好要给家里送节礼。到时候让冯嬷嬷拿两个荷包两双鞋垫回去,就说是奶奶想老爷和夫人了,让冯嬷嬷回去看看。”
刚嫁人的新妇不好隔三差五回娘家,让身边的嬷嬷送些自己亲手做的绣活儿回去,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不会有人对此怀疑什麽。
“雪雁那儿还有没有别的女红绣活儿啊。”
一说到绣活儿,沈婉晴还真有些头疼。原主绣工不错,自己也曾尝试着拿针线。不是不会而是实在没那个耐心,戳不到一刻钟整个人都从心里升起一股烦闷,把针线篓子扔得老远一整天都不愿意再看一眼。
“有啊,这几天奶奶晚上要看书,全便宜雪雁那丫头了。回了後罩房还一个劲的说,只有在奶奶跟前做活计舒服,一点儿都不费眼睛。”
“那再从她那儿拿几样,明天老太太和大太太二太太那儿都送些去,别让人说我厚此薄彼,只惦记着我娘。”
“大奶奶放心,都给您准备好了。”
徐氏接到女儿给的任务之後,拉着自己的心腹嬷嬷埋怨了一整晚,说是没见过这麽不省心的姑娘,这才嫁过去几天就想着刨人家的家底了。但抱怨过了,第二天起床又赶紧张罗人去查。
不过要偷偷的查亲家家里家産肯定不能大张旗鼓,这种东西要查清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所以沈婉晴和徐氏都不着急,一个仔细查一个照样每天去西院报道,把舒穆禄氏都给烦得习惯麻木,每天沈婉晴一坐下,还给她上一盏茶,外人看着还挺像那麽回事。
连着五天在毓庆宫轮值,可算是把毓朗憋了个够呛。以前总觉得侍卫处的人走到哪儿都比护军营的高一等,就连说话的声量也不一样。
身为护军校的毓朗对此很是不屑一顾,不就是离主子近一些,至于牛气哄哄成那样吗。都是上三旗里挑出来的,谁打小还不是个有头有脸的爷们了。
直到现在轮到自己来当这个护卫毓庆宫的二等侍卫,毓朗才真正明白人在什麽位置就干什麽事,想的东西看的东西就完全不一样了。
声量高是为了维持必要的威严,护军营负责的都是皇城外围的轮值,只要查看过腰牌对得上人,就不会有什麽大问题。
但毓庆宫的侍卫是给太子爷看门的,守在继德堂外边,即便是有腰牌也得仔细查对,确定了没问题才能放行。毕竟身後隔着门就是主子,不管出什麽事,自己都得负全责。
有了这把悬在心上的刀,毓朗这五天过得比以往在护军营一年都累。不是轮值站不住,而是纯纯的心累。
第五天最後一个班是夜班,下值的时候正好是清晨宫门开啓的时候。跟刚进宫来入值的侍卫换班交接,在值房里签字画押把任务交割明白,从毓庆宫偏门出宫,站在宫门口任由朝阳洒在脸上,毓朗这才长长舒出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