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说中了
对不对的不好说,反正这会子赫舍里家没人有心思琢磨这个。
从一等公府回来,舒穆禄氏晚上就病了。
听青霜说西院那边让嬷嬷出去找大夫的时候,沈婉晴刚把晚饭吃完,正准备起身去後面花园子溜达一圈的人,一听这事又一屁股坐回去了。
“问没问是哪儿不舒服,今儿出门的时候还好好的,怎麽突然就病了。二太太回来以後,还见没见什麽人。”
“没呢,今天刚过完中秋,按常理二太太还得去一趟账房,把过节这段时间的花费盘出来送去正院。今天下午回了西院就没再见二太太出来,看来是真病了。”
“我回来的时候都申时了吧,这麽晚了二婶不去正院也正常,她便是把账目算出来送过去,都该过了老太太吃饭的时辰,大晚上的看什麽账啊。”
“大奶奶不知道,去年中秋二太太的娘家哥哥添丁,二太太也是过完中秋第二天回去了一趟,那天回来的时候天都快黑了。
还是照样去账房把中秋的账赶制出来,听说送去正院的时候老太太已经睡下了。
老太太跟前的巧云说不如等明儿再说,二太太硬是把账目留下来,说是账册都整理好就不带回去了,老太太晚上不看,等明儿早起她再过来便是。”
这事当时家里上下都知道,青霜更是学得有模有样,看得沈婉晴一边笑一边摇头。瞧瞧人家这当孝子贤孙的劲头,怪不得东院争不过人家。
舒穆禄氏在管家这件事上一向做得仔细,除了这一两年偶尔会有月钱迟几天,别的事情丶特别是要送去给老太太过目的东西,都会小心再小心,今儿突然这麽着确实是反常。
赫舍里家就这麽大,中秋累归累但里外花费的银子是有数的,要是不把亲戚同僚的节礼算进去,顶天也就一二百两银子。
这点儿钱不小但也不大,舒穆禄氏不会在这里面克扣半分,反而会做得格外漂亮递到佟佳氏跟前去。好让家中上下都看着,她这个管家奶奶从来不藏半点私心。这种漂亮又讨巧的事突然不做了,得是什麽要紧的病呢。
想明白舒穆禄氏做事的逻辑,沈婉晴心里也有些打鼓,别不是真被自己的话吓出个好歹来了吧。
“先别着急,这病也分什麽病,咱们先等等看,你派个人去门房上盯着,等西院请的大夫来了上去殷勤些,最好是打听出来人家大夫擅长医治什麽。”
“已经让来喜过去了,大奶奶放心,家里请大夫向来都是有数的,哪个大夫擅长治什麽病来喜那小子都门清儿,只要见着人就错不了。”
来喜和多福是专门给东小院跑腿看门传话的小厮,来喜今年十二多福今年十三,因为还小所以可以随意进出二门。两人都机灵,平时长禄管着书房出门不多就由他带着这俩。等再过几年他们长大了,也都是要跟着毓朗出门的。
舒穆禄氏病不病什麽病,说实在的沈婉晴都不是特别在意。她心里担心的还是怕这人一时昏了头,本来没事还非要搅和到广源行的事情里去,这病不过是个借口。
等消息的时间最难熬,节过完了嫁妆整理好了,男人出门上班不回来,东小院上下就这麽(LUpd)点儿人这麽点事,过来半个月了该料理的都料理好了,再想干点嘛她实在是找不出来。
没事干那就玩儿吧,沈婉晴从娘家带来的小箱子里,翻翻捡捡挑出来一方兰花青的青田石,准备拿来练练手。
“大奶奶怎麽把这块石头给挑出来了,这匣子里的石头夫人说都不怎麽好,库房里还有一箱子夫人专门给您准备的好石料,要不奴婢去把那个拿来吧。”
“不用,我就练练手。都多久没碰刀了,给我好东西也是浪费。”
原主从小喜欢摆弄这些印章扇面,沈家专门弄了个小屋子让她放这些东西。这次出嫁很多以前刻的章子,给父兄装裱的画都没带过来,徐氏知道这是女儿留在娘家的念想,就让人另外收罗了一箱子好石头,给女儿带到婆家来。
兰花青,顾名思义以色泽清雅为主,青中带翠如同兰花叶。自己挑出来的这一块翠比青多确实算不上多好,但架不住沈婉晴就喜欢这个颜色,正准备拿来刻个私章。
东院的管家权拖不了多久了,到时候钥匙和账册拿回来,自己要管的东西多,该用到私章的地方自然也多。自己给自己弄个闲章来用,还蛮有意思的。
沈婉晴挑了石头,把原主用了好几年的刻刀等用具拿出来,依次挨个擦拭感觉按照身体的使用习惯摆放好,又拿出纸笺研磨开笔,犹豫半晌决定好还是用白文阴刻,终于都想好了,这才拿起笔准备在纸上设计布局。
“奶奶?”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