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秋闱蟾宫折桂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第二年,江知渺带着魏丹青和魏思婵已经能轻车熟路地去危家上学堂了,如今到了夏季,江云岫给几个孩子都做了簇新的夏衫,江云岫手巧,几个孩子穿上都很合身。
江云岫现在白日里去给蔺桂兰帮忙,每日倒也过得充实。蔺桂兰现在挣了钱,又自己出钱买了一套大些的宅子,好让他们几口子一同居住。
蔺桂兰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在危风凌的支持投资下,她现在已经在姜平开了三家分店了,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就期盼着能尝一口这出了名的美食。
江知渺心里也受了啓发,鼓励娘说何不将分店开去别的地方,蔺桂兰听了江知渺的话,心里面似乎也受了啓发,真的潜心思考起来。。。
不过他们家现下最大的大事,就是江卿时要去参加乡试了。
如今江卿时已经做好了乡试前的一系列准备,再过几日便要前往定臯了。上次去定臯,是危风凌陪着江卿时去的,这回,江卿时定要自己前往,说什麽也不肯耽搁危风凌的事儿了。
令危风凌意外的是,姜平县的才子卓智明竟主动来说要与江卿时结伴同行,江卿时只觉卓智明一向待人冷淡,没想到也有主动朝自己抛出橄榄枝的一天。
既然卓智明都这麽说了,江卿时也没有拒绝的道理,而且他们两个人是同乡,结伴同行确实是要方便不少,而且卓智明虽少言寡语,瞧着倒是个正派人儿。
只是。。。卓智明这性子实在是太冷淡了些,江卿时时常觉得卓智明不像是个年轻人,倒像是个老态龙钟的长者,他与卓智明相处起来,经常会有一种我是小辈的错觉。
八月初,江卿时和卓智明前往定臯城。
天色方才蒙蒙透出一点儿鱼肚白,宽阔的路上已响起了赶考学子们纷乱的脚步声。
长街上考生渐多,各地来的秀才们或紧张或自信,交谈声丶脚步声混杂在一起。江卿时与卓智明一同去往考场,只见卓智明着一袭半旧不新的蓝衫,站在人群外缘,神情淡得仿佛不是来应试,而是偶然路过。
与卓智明相处了这几日,江卿时也已经习惯了卓智明的这副性子,他本也不是多言多语之人,卓智明这性子,反而叫他乐得清净。
二人到了没多久,贡院大门就轰然开啓。差役高声唱名,考生们开始排队接受搜检。
秋闱要考三天两夜,考生吃住拉撒都要在贡院狭小的号舍内,这对考生的身心都是一桩巨大的考验。
搜检甚严,差役仔细翻查每个考生的考篮和衣着。江卿时平静地接受了检查,领了号牌,按照指引找到了自己的号舍。
江卿时平静地接受检查,领了号牌,按指引找到了自己的号舍。这是一间宽三尺丶深四尺的狭小隔间,三面是墙,一面敞开对着走廊。内有木板一块,白日为桌,夜间为床;墙角放着夜壶,已是气味熏人。
他将考篮放下,先取出蔺桂兰准备的艾草香囊挂在墙角,以驱秽气。
炮响三声,试题发下。首场考《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江卿时先览全卷,见首题出自《论语》“君子喻于义”章,心中已有了轮廓。
研墨铺纸,他闭目片刻,想起离家时渺哥儿塞给他的那个粗糙的爱心结。。。渺哥儿说这叫爱心,可以代表爱意,还能保平安呢!江卿时嘴角微扬,再睁眼时,已是文思泉涌。
午後阳光炙热,号舍内闷如蒸笼。江卿时取出妻子准备的薄荷叶含在口中,清凉顿生,精神为之一振。
傍晚时分,差役收卷。夜间不得点烛,考生只能早早歇息。江卿时将那木板床整理一番,躺下时见夜空星子明亮,不由想起与桂兰和渺哥儿在院中观星的夜晚,心中温暖,渐渐入睡。
第二日考诏丶诰丶表内科一道,及判语五条。写至判语时,忽闻隔壁号舍传来啜泣声,想必是有人答题不顺。江卿时此时也有些疲惫,听着那哭声也有了悲哀之意,纵想这人间百态,不免感慨。
但此时此刻要多麽关键,他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自动摒弃外部的干扰,从容答题。
第三日考经史时务策五道。这是最见功底的试题,江卿时看到水利策问题时,想起自己从小就生于农家,见农民修筑水渠,他虽醉心于读书,但也不是那等子不问天下事的呆笨书生,他结合经义,条分缕析,写出一篇切实可行的策论。
最後是诗赋,以“秋日思归”为题。江卿时望向号舍窗外,见树叶飘落,思家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妻子的名字里恰好也带着一个桂字,他心里涌动出一阵缱绻的情愫,将妻子的名字巧妙地嵌入诗中“墙角幽兰暗吐香,庭中桂香入帷帐。。。”
桂兰的名字也是一个好寓意,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所以秋闱的榜单又称作是桂榜,希望桂兰真能带着他蟾宫折桂。
申时末,炮响三声,差役收卷。江卿时交出试卷,走出号舍时,双腿已有些发软。三日煎熬,此刻终于结束,他还没受过如此浩大的折磨,他本就不是什麽身强体壮之人,此时只觉得脚步虚浮,眼前发黑。
贡院外熙熙攘攘,考生们面色都不好看,江卿时巡视着卓智明的身影,这时有人从後面喊了他一声,江卿时转过身,只见卓智明从一株老槐树下走出,虽然面容憔悴,神情却依旧淡然。
“卓兄考得如何?”江卿时间。
“尽人事,听天命。”卓智明简短回答,却难得地多问了一句,“卿时兄似乎发挥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