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身子看着单薄了些,可她和闺女皆有力气。虽不像闺女话本子里的白面书生,但说话举止却格外有礼,像个读书人。
上次他来时,身上穿的衣裳鞋子,针脚粗糙得很,那布料瞧着竟还是她头一回换给他的。看来这後生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妇人照料。
不过想也是,他头一回那如遭了大难的模样,破衣烂衫的,也没哪个女子能瞧得上,也就是遇上她这个好心肠了。
知恩图报,性子又和软,多好的上门女婿人选。
怎就是个哑巴呢。
李娇兰听着她娘嘀咕叹气,头也不擡,自打上回她娘拿了银子回来,时不时便会这麽念叨,听得她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她倒不在意那人哑不哑巴,横竖不耽搁生孩子,只要能给她传宗接代就成。
反正她有娘看着,总不会让她吃亏。
听她娘还在嘀咕,李娇兰插嘴道:“娘既相中,下回见了直接问便是。只要不是天生哑的,哑就哑呗,来咱家不正合适?”
李芬芳一听这话,稍一琢磨,还真是这麽回事,她们娘俩性强,撑得住门户,女婿性子温弱,家宅反倒安宁。
那样样出色的男子,不可能入赘。真要愿意,她们娘俩少不得要嘀咕,怕不是身上有什麽隐疾。可那些肯入赘的,又净是些歪瓜裂枣,窝囊废物,她家娇娇压根瞧不上。
这麽一想,那後生长相端正,知恩守礼,偏又口不能言,就好似那美玉微瑕,正配她家娇娇。
到了她家有她母女俩照看着,必定能叫他穿得上得体的衣裳。
李芬芳豁然开朗,眉飞色舞连声道:“娘活这把年纪,竟不如娇娇明白!好事不宜迟,过两日娘便去刘後生村上打听打听!
“娘记得再问问那後生自个儿愿不愿意,咱也不是非他不可,可不兴勉强人家。”
“记得记得,好事总得两厢情愿,咱可不干那强扭瓜吃的缺德事儿。”
母女二人说着话,忽听外头有人敲门,李芬芳收声一问,听是里正,也不耽搁,套上袄子就掀开帘去开门。
*
约三个月前,正值九月末,京中尚书令府曾派人到长乐村盘查,可有人到过河边,可曾见河中有人,是否有人从河中救起或打捞过什麽人,甚至埋尸等等。
但凡与之有丝毫关联的蛛丝马迹,皆需事无巨细一一禀明。
村中不足百户,村民聚居,若有什麽风吹草动,不出一日便传遍全村。尚书令府权势滔天,里正不敢怠慢,立刻召集全村人当面逐一盘问。
虽不知具体何事,但尚书令府来人必定事关重大,里正厉声呵斥村民不得隐瞒,再三确认无人敢欺瞒後,才将那班威势凛冽的持刀贵人送走。
不料时隔这麽久,尚书令府竟再度派人前来。只是此番却不似上回那般声势浩大,反倒极为低调避人。
来者亦未如上次那般隐晦寻尸,只再三搜寻无果後,临行前特意叮嘱里正,若在村中发现生人踪迹,切勿声张,无论男女皆需立即向府中禀报,必有重赏。
里正身为一村之长,自当护卫村民周全。然此事吩咐得蹊跷,他虽心中疑惑,却不敢多问,更不敢声张。只嘱咐儿子与自己一同暗中在村内搜寻,并把守村口日夜轮值。
赏赐倒是其次,只恐村中受其牵连。
父子二人绷紧心弦数日,未见村中有何异状,亦无生人踪迹。刚松下一口气,不料竟双双累得病倒。
无人盯着终是不放心,又不敢随意透露此事,越是焦急惦记,病情便越不见好,拖拖拉拉竟五六日後才勉强下得床来。
哪成想就这几日养病的工夫,今日刚一出家门,便听说村东李寡妇抱着娘家送来,好生炫耀过的猪後腿,行色匆匆地出了村。再回来时竟两手空空,指不定是偷偷送予什麽人了。
若在平日,任她是送人还是卖人,里正绝不会多管。可眼下这关头,他一丝一毫不敢大意,更恐打草惊蛇。
先是私下拐着弯打听村里是否有人与她交换或买下,待问清皆非本村人所为,方放下心来。便不再自作主张多问,片刻不敢耽搁,也顾不得雪天路险,需赶夜路,对妻媳亦不敢多言,只说是村里要紧事,急忙唤来刚病愈的儿子进城送信。
尚书令府对此事果然极为看重。他儿子是头一日晌午套了驴车出的门,雪天路滑,抵京少说也得次日辰时。不料今日刚过未时,便有人快马疾驰而至。
得知儿子送信後已被妥善安置,自会返回,里正这才心下稍宽,依来人吩咐引路往村东李寡妇家去。
也是他儿子赶得巧,敲门时正逢同泽自他处无功而返。
这些日子以来,上报发现异常的消息何其之多,因同泽所知内情最详,故每处均需他亲往核查。
一个多月来马不停蹄,日夜奔波,每日歇息不足两个时辰。府卫尚可轮值替换,唯他无人可替,便也渐觉难以支撑。
然每有消息传来,他仍二话不说即刻动身,纵已屡遭误报,每次依旧全力以赴。
尚书令府府卫的威势,岂是李芬芳这等村妇所能抵挡的。未等里正出声喝令,她一见里正那副毕恭毕敬的模样,膝头腰身便先软了下去。
一经盘问,哪还顾得上什麽“女婿”,只哆哆嗦嗦地将所知一切尽数倒出,生怕惹祸上身,连两次收受的银子都不敢隐瞒半分。
只一听“哑巴”二字,同泽便神色骤变。再闻其人身形相貌,衣着打扮,及两次所换之物,顿觉头皮发麻,精神大振。
已有六成把握可断定那人身份!
然在未亲见其人,确证身份之前,他丝毫不敢松懈。又再三盘问,直至确定从那妇人口中再榨不出半点有用消息,这才数出同等银两将银子换回。
随後向里正细问了村中情形,同泽不再耽搁,严令今日之事止于在场几人,若再有泄露,必以重罪论处,旋即速与身後三名府卫搜遍村中,确认无人,方离村与其他府卫会合。
所换皆为衣物住所之用,可见那人所在之处补给艰难,却尚可保饮食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