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阅读速度飞快,当晚便窝在被子里津津有味读完了小说。郑松风对情节的把控收放自如,伏笔如蛛网般细密,暗中铺陈的多条线索在结局完美交织。最巧妙的当属解谜的设计,夏暮舟合上书页,仍在反复回味。
馀光瞥见身旁的祁季准备关闭电脑文档,夏暮舟戳戳他,“你说郑老师为什麽出过一本书就不写了?这次出书又不找静姐,他们俩是不是当年因为什麽事情闹掰了?”
“你可以直接去问你们办公室主任。”祁季说。
夏暮舟本意是讨论八卦,一时忘了祁季是务实型,习惯给出解决方案。
“你是不是想害我,领导的隐私我怎麽好随便打探,”夏暮舟带着满脑子疑问躺下,“算了,睡觉睡觉。”
合同流程还没走完,夏暮舟先把封面初步设想发给郑松风。他并不想这麽积极,无奈虞燕离职後留下的稿子太多,有些工作提前做好,可以节省後面的时间。
郑松风对这个方案基本满意,具体细节等正式设计时再议。他签好合同,说要亲自送来。
夏暮舟试探地问韩静是否要和自己一起去见作者。对方笑笑,神色如常,“小夏你接待就好,我下午还有事,要出去一趟。”
郑松风38岁,本人看起来要更年轻,文质彬彬,谈吐温和有礼。夏暮舟和他聊得挺愉快,一转眼到了下班时间,提议在附近商场吃个简餐。
走到大门口才发现,滂沱冷雨来得不是时候,拦住归心似箭的打工人。夏暮舟没带伞,瞥一眼郑松风手里那把,觉得两个人撑有些狼狈。
正琢磨去哪个办公室借伞,雨帘中出现一个熟悉身影。
陈曦月路过夏暮舟身边,揶揄,“诶,这不是你们家祁季老师吗?”说罢撑伞离开,擦肩时同那人摆摆手打招呼。
祁季一身黑色大衣,搭配夏暮舟上次在青岚随手给他买的灰色围巾,撑把黑色长柄伞,像刚从某个片场下班的偶像剧男主角,看得夏暮舟心神摇晃一瞬。
对方走近站定,他语气欢快,“你怎麽来了?”
“我给你发微信,你没回。”祁季说。
夏暮舟之前一直在和郑松风聊天,忘记看消息。拿出手机,屏幕上有条一小时前的未读微信。
[金主:你带伞了吗?]
“你特意来接我?”夏暮舟嘴角翘了又翘。
“嗯。”
郑松风没插话,在旁边很耐心地等。下班的同事三三两两离开,不时有好奇目光飘来。
夏暮舟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祁季伞下,“你是不是还没做饭?和我们一起吃吧。”
转头,“郑老师,走吧。”
雨势凶猛,两人在伞下紧挨着,祁季把伞往夏暮舟那侧偏,到商场时身上湿了一块。
几人在店里坐定,点餐。夏暮舟方才没觉得祁季和自己一起有什麽不妥,现下忽然想起郑松风可能不认识他,于是两边介绍一番。
郑松风有些意外,“您的书写得很好,原来这麽年轻。”
“谢谢,我很喜欢您那本《雾城》,”祁季说,“谜题的设计非常高级。”
文人商业互吹很常见,但夏暮舟知道祁季向来不搞这些,赞美必定是发自真心。
闻言,郑松风眼神黯淡片刻,手指摩挲着面前水杯,笑容略显自嘲,“我也就这一本能拿得出手的书了。”
这话从一流大学副教授口中道出,旁人听来会觉得妄自菲薄,当事人却语带怅惘,不似自谦。
夏暮舟稍作犹豫,好奇心占了上风,还是抓住话头,“我知道这本书当年是韩静老师负责的,为什麽不让静姐继续当您的责编呢?”
又补充,“如果您不方便说,请当我没问过。”
郑松风指腹停留于杯壁上,沉默片刻,开口,“没什麽不方便说,是你们韩主任先放弃我的。”
夏暮舟:?
他似乎从对方的语气中品出了一丝不甘和委屈。而且自己好像没说过韩静现在是办公室主任?
他敏锐嗅到八卦气息,面上若无其事,悄悄用馀光向祁季寻求共鸣,没在那张波澜不惊的脸上扫描到有效信息,遂放弃。
菜品被一一端上来。郑松风请服务员添水,接上之前的话,“那年我带着写好的《雾城》,去云章出版社投稿。”
叙述者目光落在虚空中,仿佛穿过眼前景物,陷入遥远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