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且陶陶姜曈把他的手拉到自己唇边,轻……
姜曈万没料到会是这个走向,她心里一松,又忍不住想笑,忙低下了头。
苏观卿也是欲盖弥彰地低着头,没说话。
那大婶只当他们这是害羞,越加觉得自己的猜测不错。
“是谁家里不同意呀?”大婶八卦起来。
“我家里是没意见的。”这话苏观卿说得半点没磕绊。
姜曈有些难过地低下了头:“我爹娘都不同意。”
“为什麽不同意呀,”大婶看看苏观卿,“多俊俏的公子哥儿呀,这说话也斯斯文文的,一看就是个读书人。”
姜曈理直气壮地编排道:“可不嘛,亭曈哥哥他是个读书人,偏我爹就不喜欢读书人,嫌弃他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尽会念些酸诗。”
苏观卿有些委屈地朝姜曈看过去,这是姜伯父不喜欢自己的理由,还是曈曈当年不喜欢自己的理由呀!
“这读书人好呀!咱们村就是没个读书人,村里的孩子想要念书都没法子,我家那堂侄子都十八了,大字不识一个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姜曈听她这一说,倒是升起一个主意。
她伸手,拉住那婶子糊着干泥巴的手:“婶子,你说如果村里有教书先生,可有娃子肯来念书?”
“教书先生?”那大婶下意识就扭头看向苏观卿。
苏观卿叫她们俩看得一愣,反应过来後,便冲着大婶谦逊地笑了笑:“小生不才,不过若是啓蒙,还是能教一教的。”
……
苏夫子的学生并不多,拢共也就七个,最小的不过八岁,最大的已经十八。白日里都在苏夫子家里念书。
村里没有书,更没有笔墨纸砚,还是十八岁的汪小石去镇上买了些回来。
这些学生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苏夫子便索性把什麽《三字经》《百家姓》丢在一边,先教他们写自己的名字。
苏夫子手不好,握不稳笔,示范便由姜老师代劳。
这日是个阴天,快到苏夫子上课的时间,孩子们早早来了苏夫子家。
苏夫子却迟迟没有从寝间出来。孩子们便叽叽喳喳在外间聊天。
汪小石那孩子是时不时会上镇上去做些小买卖的,是以孩子们都喜欢听他讲外面的故事。
姜曈刚要掀帘子进去,就听见小石说道:“磔刑你们知道不?就是把人的皮剥开,把手脚切断,再然後……”
小石说得残忍,惹得一圈小娃吓得哇哇大叫。
“那曹吉祥犯了什麽罪,要受如此痛苦的刑法?”有小童问道。
汪小石道:“说是谋反。可惨了……”
姜曈闻言,脸色微变,转身就朝寝间走去。
“观卿,我刚听说……”刚推开门,她一句话未说完,就见苏观卿眼睛上蒙着一个布条,坐在竹凳上,微微躬身,表情痛苦,她的心一下子揪起来,忙快步走到他面前,蹲下来拢住他的手,“骨头又疼了吗?”
苏观卿听见她的声音,忙努力收敛了痛苦的表情,冲她柔淡一笑:“无妨,估计是马上要下雨了。”
“要不今天别上课了,我让孩子们先回去。”姜曈握着他的手,就手处一片冰凉。他经脉不通,血脉受阻,惯常便是十指发冷。
苏观卿轻轻摇头:“不妨事的,还没有到最痛的时候,忍一忍就过去了。”
姜曈看看外面的天,天阴阴的,不过雨应该不会这麽快下下来。她知道等到下雨的时候,对苏观卿才是真正的煎熬。
“晚上应该会下雨,等上完课,咱们先把热水烧上吧。”她站起来,轻轻帮苏观卿把蒙住眼睛的布条取下来。
他们眼下在小村子里,不便延医,再说收的束修也仅够吃饭,没法去外面请大夫帮苏观卿看眼睛。只能根据之前的经验,让苏观卿尽量少用眼,平日里都是让他蒙住双眼,只有必须的时候才解下布条。
“好。”苏观卿一睁开眼睛,目光就黏在姜曈的身上。
姜曈已经走到了门口,回头见他痴痴地看着自己,不由灿然一笑,转身朝他伸出两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