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隔空斗法
林彻一回到位子上,就开始查询信息。她先迅速浏览公司内部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资料,如《公司章程》丶《董事会议事规则》和《董事会下属委员会委员名单》,又查阅相关的外部监管法规,包括《证券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丶《证券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审批流程》等等。
她边看边记录,终于,所有分散的信息点都连接起来,她的脸上露出胜利的笑容:这两只老狐狸,天天跟我打哑谜,现在终于被我看清楚你们背後的真正动机。
原来,监管法规规定,证券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一旦由董事会批准予以实施,应由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具体方案,然後报董事会下设的提名薪酬委员会审核批准。
根据富源的相关章程,富源的提名薪酬委员会由三名董事组成,其中外部非执行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主任委员;重点是,三名委员均须由董事长提名,报董事会批准。可见董事长对提名薪酬委员会有非常大的掌控力度。
目前富源的董事会提名薪酬委员会的三名委员分别是:
主任委员:守诚会计师事务所合夥人陆守诚;
委员:海宁集团财务总监闫继鹏;
委员:中天集团代表江皓辰。
之前林彻已经找顾少青给自己补过课,对董事会里各位董事的背景和倾向了解得一清二楚。提名薪酬委员会的这三名委员,最关键的主任委员陆守诚,是两名外部董事之一,正是何爱华的坚定支持者;而闫继鹏是海宁集团的派出代表,他在李永康倒台之後,肯定是代表陈开远的意志,自然也是倾向何爱华的;虽然还有一个中立派江皓辰的存在,但是何爱华已经把控住了提名薪酬委员会的大局。
所以,如果这次董事会批准实施激励性极强的限制性股权方案,何爱华就有机会重新拉拢人心。因为,限制性股权方案针对的是高管和核心骨干员工,按照邹蓉的方案来看,大约在五十人左右,主要包括高管层以及各个部门及营业部主管。何爱华可以通过左右提名薪酬委员会,决定哪些人员有资格进入五十人名单,分别授予多少股票,以及绩效指标订得松还是紧,来撬动和抓牢这批核心骨干的人心。
今天小宁转述周斌的话,提醒了林彻,蔡明辉虽然受到李永康事件的打击,但是似乎他还有其他靠山,因此还能暂时留在总经理的位子上,所以他原来苦心经营的中层领导班子,依然牵制着何爱华对公司的掌控。所以,何爱华急需借助这个激励计划,把这批蔡明辉的嫡系部队,或者策反,或者移除,洗刷一轮之後彻底改造成她的何家军。这正是何爱华全力想要推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真正原因。
林彻不由得想起何爱华对她说的那句话:“这个世界上,哪有一成不变的立场,能否与对方建立信任关系,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本事。”如今何爱华自己正是想要通过股权激励的手段,与富源的核心团队,重新建立起相互依存的信任关系。
同样,这也正是蔡明辉拼命想要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原因。因为如果最终董事会决定实施的是员工持股计划,两千多名员工将会被一视同仁地授予与职级相对应的股权比例,这样何爱华虽然掌控着具体方案的审批权,却缺乏可以搅弄人心的工具,这样蔡明辉便可保持住嫡系部队的基本队形,伺机东山再起。
想清楚这些关节,林彻只觉迷雾散尽,豁然开朗。真是天下熙熙,皆为利驱!现在两派都向她伸出橄榄枝,她应该在其中选择什麽样的立场呢?
林彻正思考着,电话响了,她赶紧接起。
“是林彻吗,我是财务部廖志强,我很早就接到宋主任的邮件,说要协助你准备董事会的提案,後来董事长和蔡总都给我打电话,说要充分支持你的工作。我想跟你再次确认一下,你需要的财务报告的期间和种类。”廖志强的声音暗哑,带着一丝干涩,但却一丝不茍。
他毫不避讳地说出两派领导都找过他的事实,林彻心中不禁好奇,这样门户全开的行事风格难道不会在富源死得很快吗?又想起何爱华对他的评价:“廖志强嘛,是个谨慎的财务人,他不管对谁,给的数据表面上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也许他在富源的生存之道便是,以不变应万变。这也着实有趣。
林彻收回思绪,赶紧回答道:“廖经理,谢谢您的支持!过去的财务数据我已经从董事会报告里面看到,现在最需要的是今年第一季度的最新数据。”
“哎呀,可是现在才刚刚4月初,一季度数据还没全部做出来,最快也要到这个月12号呢。这样吧,我先从系统里直接给你导出1-2月的数据,你按比例粗略估计一季度的情况,应该大差不差。等一季度数据一出来,我就第一时间发给你。”廖志强显得有点为难,便提出一个权益之计。林彻研究上市公司时曾经关注过财务数据的发布时间,知道他说的是实情,此刻想看一季度报表的确有点早,便答应下来。
不过一会儿功夫,廖志强就把1-2月的报表发了过来。
林彻打开附件一看,是一个附有多个工作表的Excel表格,里面数据繁多,表格巨大无比。她犹如一下子跌进数据的海洋,顿生迷茫无助之感。
她心思一动,是否应该约廖志强开个会,请他讲解一下呢,但又想起何爱华说过的话:“但是你要懂得用财务数据来跟他对话,才能了解到更多更深层的信息。”
这意味着,如果她不能真正看懂这些原始数据,廖志强便可以避重就轻忽悠她。所以要过这一关,她必须要先把这些数据看懂看透。
其实,财务会计属于基本功,而林彻在这方面的功底相当扎实,之前参加南交所竞赛的时候,为了解决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失真问题,她就做过特定会计项目的手工调整,也算是具有一定的实操经验。今天的难度在于,这种系统直出的财务报表格式,林彻还是第一次接触,需要花时间静下心来仔细研读。
这种挑战激发了她的斗志,她把原本披肩的长发扎起,开始逐一翻阅文档中的工作表。
刚扫完第一个利润表,林彻就已经知道,这里面的财务数据之所以显得繁乱不堪,是因为数据导出时不分科目层次全部都展示在同一视图中。然而,现在最白痴的财务系统,导出时都应该有分级显示选项,而廖志强却故意把这些对林彻毫无意义的底层科目数据也一并导出,说得好听一点,他是为了提供更全面的数据,但是他的真实用意,只怕是想让林彻知难而退。
林彻几乎马上就能确定廖志强一定是蔡明辉的人。他听命于蔡明辉,并不愿意好好支持林彻做财务预测,只是现在何爱华正当权,林彻又是拿着尚方宝剑来找他帮忙,他没办法推却,只好用这种迂回的办法来敷衍。
林彻不禁笑了笑,这点雕虫小技,怎能难倒她这个Excel大神?林彻拿出本科时候练就的Excel功底,三两下功夫就在表格中创建分级显示,再添加筛选按钮,数据表的界面马上就简洁明快许多,也让林彻很快就抓住利润表的重点。
只是这个利润表展示出来的利润数据,却实在惨不忍睹——富源今年前两月的各项指标都在大幅度恶化,导致利润直接为负!林彻不禁大为震惊,再仔细查看利润表中的各项数据,营业收入和投资净收益的显着减少虽然对利润影响很大,但是导致亏损最大的原因却来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个项目出现巨额亏损。这个项目对应的是公司自营业务所带来的浮动盈亏,这也就意味着富源自营部目前所持有的股票的价格,在这两个月之间出现大幅下跌。
林彻之前翻阅过上一年的公司财务年报,她清晰地记得,虽然去年10月以来市场大跌,但公司全年的利润还是不错的,这说明自营业务的变化对公司整体的影响并没有那麽显着。另外,市场的断崖式下跌,主要发生在去年10-11月之间,後来虽然市场一直在低位徘徊,但指数并未再度大幅下挫。所以,自营部所持有的股票,在1-2月间出现巨额浮亏,这并不合理。
为了确认这件事情,林彻马上查阅表格中的资産负债表,在把繁杂的数据格式进行简化後,她便集中精神查看其中的“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産”——这一科目对应的就是公司自营业务所持有的股票市值。她发现其期末馀额与期初相比,果然发生重大减值。
林彻知道这个数据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如何去细化查找其中的问题呢?她不禁陷入沉思。回到会计做账的基本原理,这个巨大的减值,其实就是由自营部一只一只股票的浮动亏损加总计算出来的,所以想要溯本追源,就要去看这些股票的期初和期末股价,到底是不是有这样大的差价。要拿到这个数据就必须去找自营部,但是柳梦洁是肯定不会轻易交出自营股票的明细的。林彻不禁皱了皱眉——此路不通!
但是,她忽然心念一转,赶紧点开这个科目下自己添加的分级按钮,果然就看到了下一层级的明细科目,一只只股票的明细市值变化就在其中!林彻赶紧逐个仔细查阅起来。
她很快便发现疑点:部分股票期初期末的价值没有变化,这肯定不合理!
她赶紧切换界面,进入富源的股票分析系统,查询这些股票的具体走势,便发现这几只股票在一到二月期间都上涨,其中还包括一只妖股,在大市毫无起色的情况下,连拉十几个涨停板!而这些浮动盈利,却全部都没有被确认到财务报表当中。
林彻忽然想起,这种只确认浮动亏损丶却不确认浮动盈利的做法,是旧版会计准则遵循谨慎性原则的做法,但在几年前推出新版会计准则时,就已经修改为必须按照股票的市值同时确认浮盈和浮亏。富源所用的会计系统,有可能仍然保留着在原有会计准则下的做账模块,看来廖志强就是拿这个旧模块跑了个临时的亏损数据来忽悠她,希望她一眼看到利润如此不堪,便就此放弃考虑限制性股票方案。而万一被她发现问题所做,他要麽可以把责任推给系统,要麽可以说还没来得及做调整,便可蒙混过关。
既然已经找到症结所在,林彻不想再与廖志强多做周旋,便自己直接调整数据。她按照这些股票的浮动盈馀,对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手工调整,利润表的数据立即好看许多。林彻心下稍安,按照公司当前的盈利状况,还是足以支撑限制性股票计划的实施。当然,要做更加准确的测算,还要等到这个月12号一季度的财务数据全部出来。
完成这个初步判断後,林彻如释重负。她伸了一个舒适的懒腰,又长舒一口气,浑身感到无比的舒畅。她回想刚才与廖志强的隔空斗法,不禁偷笑——廖志强为了故布疑阵而导出大量的底层数据,最後却反而帮助她顺利解决掉他所设置的最大陷阱。不过有机会还是要用财务的语言去警告他——大家都是专业人士,以後不要再做这种小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