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彻夜倾谈 > 第五十八章 渔人之利(第1页)

第五十八章 渔人之利(第1页)

第五十八章渔人之利

此时,赵晓光适时地发言了:“蔡总说得不错,限制性条件的设计只是这个方案的一个方面,我们还要小心评估实施这个方案对公司盈利造成的影响。林彻,你切换到盈利影响评估的那一页,我想再仔细看看。”说着,他看向林彻,眼神笃定,似乎已经抓住林彻的致命弱点。

林彻闻言,明白赵晓光即将要放大招,她一直担心他们可能会抓住对利润的影响大做文章,便特意在前面的讲述中做低调处理,但是此时既然已经避无可避,便只能正面迎敌。于是她坦然回应道:“好的,赵教授。”接着把投影片切回到盈利影响评估的那一页。

赵晓光仔细一看,便道:“林彻,这里只是展示出两年合计对盈利造成的影响,但是限制性股权计划的激励费用,是按年度摊销进入各年的管理费用的,并不是等到计划实施完才一次性进入费用,你这样测算,是否不符合当前的会计准则呢?”他说着,虽然脸上笑意盈盈,眼神中却无一丝暖意。

林彻并不慌张:“谢谢赵教授的提问,这个分年度摊销的问题我也注意到,但正是考虑到这种会计处理,会对我们的判断産生不必要的误导,所以我才以两年合计的形式来呈现这个问题。既然赵教授提到这个问题,我就来详细为大家讲解一下。”

说着,林彻调出另一张投影片,上面正是分年度盈利影响的分析。

赵晓光一看,便眼睛一亮,不等林彻讲解,马上就抢白:“大家看,分开两年来看,实施这一计划的首年,会对利润造成显着的冲击,这个问题还是值得引起大家重视的。”说着,他意味深长地看向张秀英,眼神中似乎带有提示的暗号,又似乎是要把发言的接力棒交过去,谁知张秀英只是淡淡地回看赵晓光一眼,却并不作声。

此时林彻抓住这个空档,开始了她的讲解:“不错,赵教授提到的首年不利影响,正是我刚才提及的误导,这个不利影响,并不代表实施这个计划真的不利于公司的发展,而仅仅是因为在会计准则保守性原则的要求下,必须在第一年就摊销75%的激励费用,才导致首年的负面影响,而实际上,如果两年合计来看,整体是给公司的盈利带来显着增长的。实施首年的这种不利情况,只是由于会计处理所带来的数据扭曲,我们更应该看重计划的长期效应。”

她的讲解清晰明了,有理有据,然而赵晓光却不愿放过,他再次把问题抛向张秀英:“对于富源来说,也许的确是长期有好处,但是对于我们的大股东来说,短期内对利润的这种冲击,反映在合并报表之中,恐怕还是会有压力吧?张总,您觉得呢?”

只见张秀英微微一笑,淡然道:“赵教授,会计准则的这些要求,你我这些搞金融财会的最清楚不过,有时候谨慎性原则的确是会扭曲数据,所以也不必太过较真,到时候富源在报送合并报表的时候加个批注说明一下,也没什麽大问题。”她这几句话似乎云淡风轻,但其实已经明确站到林彻一边。

赵晓光显然始料未及,愣了一下,才赶紧自行挽尊道:“海宁集团能够放宽对利润的要求,如此支持富源的尝试,那当然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他并不愿意就此放弃抵抗,便又道,“只是实施这个计划是否真的是对于富源最好的选择,我们还是需要和全员持股计划再好好地比较一下。”

林彻一路听下来,便明白蔡明辉原来的打算,他先让赵晓光以会计准则为借口,把计划实施将导致首年利润下降这个问题揭示出来,然後跟张秀英打个配合,此时只要张秀英一口咬定必须保住富源的利润,何爱华要麽放弃实施这个计划,要麽就只能调整计划的设计,以保证利润不受影响,但是对计划进行调整,就会削弱计划的激励效应,从而显着减弱何爱华用它来操纵人心的力量。按照这个思路,双方争辩到最後,无论达成哪一种妥协方案,都会打乱何爱华重新掌控富源的计划。不能不说,蔡明辉的这个计划相当完美,但是,现在张秀英这个关键环节却出了岔子,场上的形势瞬间便被逆转,让蔡明辉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此时,一种後怕的感觉才在林彻心中升腾起来——如果不是何爱华刚才通过秘密谈判重新赢得张秀英的支持,此时会上的形势恐怕已经是另一番景象,毕竟,林彻能够做到的只是占领场面上的上风而已,真正对会议结论起作用的,却是幕後的利益交换。

林彻不禁看向蔡明辉,功败垂成的他,岂不得恼羞成怒?果然,只见他目光轻轻扫过张秀英的方向,眼色中既有惊诧,也有愠怒,但很快他就轻咳一声,把所有的情绪都全然抹去。林彻知道他後续一定还会有其他的攻击点,自己必须打醒十二分精神来面对。

此时,便听蔡明辉接话道:“我也赞同需要仔细审视两种方案的选择。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也许在某些方面具有更强的激励效应,但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短期的激励效应,还要看到,全员持股计划涵盖所有员工,当每个员工都成为公司的股东时,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丶投入度和归属感都会更高,这将会在长期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并有效降低人员的流动性;此外,全员持股计划不仅激励高层管理人员,也激励那些日常工作为公司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普通员工,这种全面的激励可以促进公司内部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全员持股计划在长期来说更有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以及企业文化的培育。”

赵晓光随即接上:“我非常赞同蔡总的看法,这里还要补充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全员持股计划还可以作为一种风险分散机制,帮助平衡公司的财务和决策风险。”

他停了停,继续解释道:“在传统的公司结构中,大部分股权集中在少数股东手中,这可能导致公司在经营决策时过度依赖这些股东的视角,从而导致较高的财务风险和决策风险。然而,通过实施全员持股计划,公司可以将股权更广泛地分配给所有员工,这种股权的分散化有助于减少对单一或少数股东的依赖,使公司的财务和决策风险在更广泛的股东群体中分散,从而降低整体风险。”

他总结道:“因此,全员持股计划不仅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有助于构建更加稳健和平衡的公司财务结构。在当前这个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这种风险分散的安排对于富源保持财务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林彻听罢,明白蔡明辉和赵晓光一起又把战线拉回到两种计划何者为优的辩论中。她深知这个辩题双方各有理据,本身难有结论,两人此时选择在这里切入,已经不再是为了取胜,而是为了拖延,一旦会议讨论陷入僵局,何爱华就只能被迫宣布下次会议再议,这样,推行限制性股权计划一事就失去良机,而何爱华重掌富源的计划也被打乱时间节奏。因此,决不能跟着他们的思路与他们做无意义的纠缠,而必须另辟蹊径,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林彻此时定定神,微笑道:“蔡总和赵教授都说得很对,这两种激励计划可谓各有千秋,似乎不好取舍。但是,我们之前已经决定要利用海宁进行战略调整的契机,通过引入战略性民营新股东,为富源注入金融科技的新基因,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是,在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型时期,哪种激励计划能更有效地支持公司的发展目标呢?”

听到她提出的这个角度,蔡明辉跟赵晓光都不禁怔了一下,然後迅速交换了眼色,各自都看到对方眼里的意外和慌乱。他们没想到这个初出茅庐的女生,思辨力居然如此锐利,她抓住富源当前面临重大变革这个特点,巧妙地把对两种方案的争辩从“何者为优”转换为“何者更适合”,发出的提问更是站到战略的高度上,而对公司战略的支撑力却恰恰是全员持股计划的弱点所在。

只见林彻此时深吸了一口气,接着深入分析道:“在富源的这个关键时刻,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能为我们提供更加明确和直接的激励效果。这种激励计划针对的是那些在战略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高层管理和核心技术人员,确保他们在推动公司转型的过程中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而全员持股计划虽然在提高员工归属感方面有其优势,但却无法提供足够的激励和奖励给那些关键岗位上的人才。此时此刻富源真正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丶推动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的激励机制。”

林彻停了停,又对之前赵晓光的观点做出了回应:“刚才赵教授还提到,全员持股计划在某些情况下具有分散决策风险的效果,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它也可能导致决策效率的降低,因为在股权过于分散的情况下,管理层在决策时必须全面考虑更广泛员工的意见和利益,从而耗费更多的时间,牺牲决策效率。当前富源即将进入战略转型时期,决策的迅速和精准无疑更为重要。”

最後,她总结道:“因此,虽然全员持股计划有其独特的优点,却无法充分支持公司当前的战略需要,反观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则能够提供更直接和有效的激励,帮助公司快速实现战略目标。”

林彻做出的回应,结合了富源最新的战略决策,把限制性股权计划的优势讲解得清晰透彻,让蔡明辉和赵晓光似乎已再无抗辩的馀地。何爱华微笑着轻轻点头,正要进行总结性发言。

正在此时,却听见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

“林彻,按照你的分析,从逻辑上说,无疑是限制性股权计划更适合富源的发展。但是放眼整个市场,采取全员持股计划的公司也不在少数,你有没有更多的实证数据,可以说明在战略转型阶段,限制性股权计划比起全员持股计划能够更好地支持富源的发展呢?”说话的正是江皓辰,他一脸专注,不疾不徐。

蔡明辉愣了一下,嘴边随即浮起微笑,江皓辰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如果不是事先做过大量的数据研究,根本不可能临急抱佛脚给出合格的答案。他眼中闪过得意的光芒,但又带着一丝不可置信——江皓辰居然会帮他给林彻出难题?旁边的赵晓光也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没想到这个凡事较真的江皓辰,这次居然跟林彻较起真来,让他们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