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移动更加流畅,击球更加果断,落点控制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进修回来的李连成教练带来了最先进的打法,这也让陶乐迎的球技更加突飞猛进。
在接下来的队内考核和选拔赛中,陶乐迎像一匹黑马,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脱颖而出,赢得了一个代表省队参加全国青少年匹克球锦标赛的宝贵名额。
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选手齐聚一堂,赛场上高手如云,竞争异常激烈。陶乐迎作为省队的种子选手参赛,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小组赛阶段,她状态极佳,凭借着稳定的发挥和出色的球技,一路过关斩将,以小组第一的成绩顺利晋级淘汰赛。
淘汰赛的对手实力更强,每一场比赛都充满了变数,但陶乐迎始终保持着冷静和专注,她灵活地应对着对手的各种战术,每一个球都拼尽全力。
四分之一决赛中,她遇到了去年的全国季军。对手经验丰富,球风凶狠,一上来就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陶乐迎一度陷入被动。
比分胶着,现场观衆的欢呼声此起彼伏,陶乐迎很快调整好心态,开始主动进攻。
她的正手弧圈球威力十足,反手快拨也精准到位,逐渐扭转了局势,最终战胜对手,晋级半决赛。
半决赛的对手是来自北城的选手,对方技术全面,防守严密。陶乐迎不敢有丝毫懈怠,她仔细观察着对手的球路,不断调整自己的战术。
在关键的决胜局,陶乐迎顶住压力,凭借着一记精彩的反手拧拉,拿下了制胜一分,成功晋级决赛。
决赛的对手是上届冠军林夏,实力雄厚,经验老道。
比赛一开始,林夏就以其凌厉的攻势和稳定的发挥给了陶乐迎一个下马威,很快以十一比六拿下了第一局。
局间休息时,陶乐迎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仔细回顾对手的战术和自己的失误。
第二局开始,陶乐迎迅速调整策略。
她不再保守,而是果断加强了进攻的力度和速度,特别是正手抽杀的运用,同时更加注重防守的稳定性和回球落点的精准度,不再轻易给对手轻易起板的机会。
这一转变很快奏效,她逐渐扭转了被动局面,找到了自己的比赛节奏,一路领先,最终以十一比九的接近比分顽强扳回一局,大大提升了士气。
接下来的比赛彻底进入白热化。双方你来我往,每一分都争夺得异常激烈,现场观衆的心也被牢牢牵动,掌声丶惊呼声丶加油声此起彼伏,气氛达到了顶点。
决胜局的每一分都至关重要,每一次的得失都可能决定冠军归属。
陶乐迎看准一个稍高的机会球,侧身丶蹬地丶转腰,一记势大力沉的正手扣杀,球如同出膛的炮弹般朝着对方球场正手边线死角砸去。
林夏反应极快,飞身跨步试图救球,但仍是慢了一步。
裁判果断示意得分。比分变成十一比九,陶乐迎赢了!
“出界!”林夏几乎是在裁判发声的同时就提出了强烈的异议,她情绪激动地快步走向裁判,非常肯定地指着那个落点方向,“裁判,那个球绝对出界了!我看得很清楚!”
陶乐迎愣住了,她清楚地看到球接触地面时,分明压在了边线内侧那一道细细的白线上,那绝对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好球。
她立马上前解释,但现场瞬间炸开的声浪将她的声音淹没了。
观衆席上哗然四起,支持双方的观衆争论不休。
记者区的相机快门声如同疾风暴雨般响起,镜头死死对准了争议中心的三人。
现场的解说也一时语塞,只能反复强调:“需要看裁判的最後决定。”
主裁判高卫国面色凝重,立刻挥手召来了边裁和赛事监督。衆人围在一起,低声急促地交换着意见,并再次来到落点位置,俯身仔细查看。
地胶上,匹克球留下的痕迹极其轻微,尤其是在这种极限压线的情况下,肉眼判断极为困难。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小小的区域。
最终高裁判站直身体,通过手势和清晰的口令再次宣布:维持原判!陶乐迎得分有效!
赛後,那位屈居亚军的上届冠军林夏在混合采访区,面对数十家媒体的话筒和镜头,面色凝重,眼圈微红,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我尊重裁判的最终裁决,比赛结果无法改变。但我坚持认为,最後一个球是明显的出界球,那个判罚无疑改变了比赛的最终结果。我对我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但以这样一种方式失利,我确实感到非常遗憾和难过。”
这番话,被无数镜头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
一些急于追求流量和话题性的媒体,迅速抓住了这个极具争议的爆点,进行了断章取义甚至带有明显煽动性的报道:
“全国匹克球锦标赛决赛现巨大争议判罚!卫冕冠军含泪痛失金牌,赛後直言‘遗憾’!”
“黑马少女陶乐迎‘争议球’夺冠!裁判一锤定音,冠军成色遭巨大质疑!”
“是实力还是运气?深扒新科全国冠军决赛‘关键分’疑云,裁判主导了比赛?”
这些标题骇人丶内容导向性极强的报道一经发布,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爆了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