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喜兰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第19章 珍重再见(第1页)

第19章 珍重再见(第1页)

第19章珍重再见

一九八四年,五月,令如在毕业前夕获得了留校当老师的机会,经过层层选拔和各种审查,一切尘埃落定。

一九八四年,九月,新学期如期到来。再一次走入省第一师范大学的令如,角色悄然转换。短短四个月的时间,从学生到教师,进出的都是相似的场所,面对的都是熟悉的知识,但心境已然不同。看着新生们如四年前的自己一样带着好奇而充满希望的目光走进校园,令如回想起毕业前夕的那些事情。。。。。。

关于就业方向,令如刚上大学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太多。经过了大一丶大二的懵懂和无忧无虑,大三之後的令如开始在依旧繁忙的学业和极度的自律生活中抽出一些时间思考未来。

她这个专业,比较对口的单位是各个中学。在那个包分配的年代,省师大出来的毕业生,获得一份工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这个可以想见的未来,令如是满意的,像父亲那样当个老师,很好。

但是,是工作就有好有坏,即使是分到学校,也有程度好和程度差之分。谁都希望有个好的结果。令如她们专业采用的是学校指派和个人意愿相结合,如果学校安排的实在不符合个人意愿,可以签署放弃协议。学校分配的原则是,按大学几年里的专业成绩丶品德考评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

毕业前夕,省丶县各个中学,派专人到师大了解这届毕业生的情况,都希望第一时间掌握分配动态,最好能为自己学校挑选一匹好苗子。

与此同时,省第一化工厂的领导也造访了化学系,作为省里刚刚建立的一个最大的化工厂,自然需要很多优秀的技术人员,而省第一师范大学的化学系正是他们的人才库之一。这是除学校外,第一次有其他单位到系里要人,对师大的化学系来说,这显然是一件大事。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这意味着人生又一个重要的抉择。

各方领导轮番登场,那年师大毕业季的校园,是有史以来最热闹的。

令如大学几年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品行也深受师生好评,她的综合测评成绩排在了全系的第一名。省化工厂的领导在看完令如的四年成绩以及个人档案後,非常满意,试探性地问校方的分配意见,系主任笑而不语,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此後没几天,省第一实验高中的教学校长又相中了令如,恳切地向师大化学系领导提出分配意愿。系主任仍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系里这样模棱两可的态度,一方面是两方都不想得罪,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私心。师大的化学系今年有两名老教授退休,系里也亟需补充新鲜血液。其中一个名额已经提前敲定另一所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剩下这个名额,学校和系里的意思都是从本校内部优秀毕业生中挑选一个。只不过,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这个信息没有向学生们宣布。

系里的备选人员有三名,除了令如外,班长曹非也是一个有力的竞争者。虽然他的专业成绩没有令如这样好,排在五六名左右,但他年纪大令如七岁,沉稳成熟,处变不惊,是名副其实的老班长。此外,丰富的学生干部经验,让他有很广泛的群衆基础,系里的一些教师也和他私交不错。

第三个竞争者,是令如同寝室的女孩,名叫齐婉。齐婉成绩位列全系第二,头脑灵活,擅长书画,是师大有名的才女。她的爷爷是师大数学系的退休教授,现在就住在师大的家属楼里。可以说,齐婉从小就是在师大长大的,这里的一草一木她都再熟悉不过了。

跟齐婉比起来,令如没有显赫的家世,跟曹非比起来,令如没有他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在权衡之後,系领导最终还是决定让孟令如同学获得这个宝贵的留校名额。後来系主任在和令如私下交流的时候,简单说过选择令如的理由:令如是来自教师家庭的女孩,自信丶沉稳,在任何活动中的表现都大方得体,这体现了她良好的家教,另外,令如踏实勤勉丶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这是她做好任何工作的良好基础。还有就是,令如是个宽厚温和的姑娘,还很善良,虽然长相不错,成绩也好,但从没有显现出骄娇二气,这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修养。

毕业前夕,系领导找到令如,跟她进行了一次恳切的交谈,把三个工作去向和三家单位对她的重视进行了转达,让她好好考虑,仔细权衡,三天之後把最终意愿反馈给学校。

令如一直以为,自己能进到省第一实验中学已经是上佳之选,没想到,第一化工厂这个刚刚建厂却吸引了衆多毕业生的单位,也向自己投来了橄榄枝。当然,最令她感到意外的还是自己母校——省第一师范大学对自己的挽留,她知道,留校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她认识的同学中,有很多人希望能留在大学校园中,毕竟这里的环境也好丶待遇也好,都远远高于中学。

人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当三个机会一起向令如伸出手,一向很有主见的她也没了主意。令如将电话打到父亲的学校,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叙述了一遍。听完女儿的讲述,凡江感到非常高兴,一直以来,他都知道令如大学期间成绩十分优异,但是他没想到,优异的成绩可以带来如此现实的好处。

思虑再三,父亲告诉令如,他的想法是希望女儿留在大学任教。理由是,化工厂刚成立,机会一定很多,但工作任务也一定非常繁重,苦和累都不要紧,年轻人吃些苦是必须的,但是,作为父母来说,在有其他选择的前提下,还是舍不得她吃苦。去学校任教,风吹不到,雨淋不着,人际关系相对简单,还有寒暑假可以回家,至于去高中还是大学,那当然是大学老师更值得争取。

听完父亲的建议,电话这端的令如笑了,因为,她的想法和父亲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她倒不是嫌弃化工厂的工作艰苦,而是她更喜欢留在自己已经熟悉了的大学校园,她实在太喜欢自己的大学了。父亲也笑了,他也知道,女儿打电话过来,看似拿不定主意在征询他的意见,实际上在她心中应该早就有了答案,只不过她想从父母这里得到支持。凡江也知道,即使女儿的想法和自己不同,自己说了这一堆自己的看法,令如这丫头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想法,这孩子从小就有主意。

没到三天,令如就去了系里,告诉了系主任自己的最终决定,系主任很高兴地说,“太好了,终于帮咱们化学系留住了一个人才,以後咱们就是同事了,小孟老师!”

後来,令如得知,曹非去了化工厂,齐婉去了省实验,三个人都有了不错的安置。系里的其他同学也分别被分配到了全国各地不同级别的中学里,开始了各自的教师生涯。

有时候想想自己和这些当了老师的同学的人生轨迹,令如都会心生感慨,大家从天南海北的高中考到了第一师范,又在毕业那一刻,以师大为起点,分散到全国各地。这四年里,大家增长的是学识,改变的是身份,希望日後不变的,是彼此的记忆和这份同学情。

毕业前夕,班长曹非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了大学时代的最後一次聚会,在这个聚会上,大家哭哭笑笑,女同学对男生们四年以来的帮助进行着感激,并笑言,希望他们今後都能被自己的妻子如此温柔相待。男生们也祝福全班六名女生,愿她们永远如花似玉,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呵护。

无论有多少留恋和不舍,离校的那天终于还是到来。令如已经算是师大的教师了,在别人离校之後,她还要帮助系里完成一些工作,所以她是全班最後一个回家的。每一位同学的离开,她都去送了,在每一次火车轰鸣丶呼啸离开的时候,她都有一种抽离感,仿佛那火车带走的不仅仅是昔日的同窗,更是一段岁月和回忆,与自己拥有过共同青春岁月的人,一个个从自己的身边离开,那段年华正好的时光仿佛也跟着一点点黯淡。连续送人的那几天,令如的情绪都很低落。

在那些天,令如的脑海中,总是不自觉地浮现出李叔同的《送别》:“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从小到大,经过许多次的毕业,说过许多次的再见,令如感觉这一次最为伤感,也许是因为大学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这一分别,就真的四散天涯,不知何时能再相见,知交半零落,年纪轻轻的令如,竟有些读懂了弘一法师当年的心境。她想起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同学们带着拘谨而腼腆的笑,微红着脸介绍自己,忘记谁还说过,来到了大学就是大人了。谁想到一转眼,大家就真的是大人了。

有时候觉得遥遥无期的事情,却在某一天忽然结束了。虽然四年前就知道四年後会有这样一场也许是一生的分别,但谁都不知道,四年时光竟真的如此匆匆,可是,也无他法,唯有祝福彼此,珍重,珍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