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本命年电视剧女主 > 第76章(第1页)

第76章(第1页)

第76章

据说那天女孩子跳楼事件,因事发在公共场合,围观的人极多,消息瞬间发酵传播,顷刻之间网上有不少视频和图片,但很快又被删除了。

又过几天,官媒上发布了警方通报,称跳楼的女孩系自杀,留有遗书,在遗书中称呼自己因患有抑郁症,痛苦不堪,因而走上了绝路。

世事纷纭,轰动一时的案件,变成了一条只有几十个字的情况通报,背後却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但对于她的父母和亲人来说,痛苦是一个巨大的黑洞,永远不可能被填满,永远在塌陷。

在情况通报上那干巴巴的几十个字中跳楼的抑郁症患者,无名无姓,纵身一跃的时候,轻轻飘飘,如雪花坠入了白茫茫的大地,刹那消逝。

参加完追悼会,整个事务所弥漫在悲伤压抑的气氛中。

逝者叫王珊珊,二十七岁,是夏之年团队的注册会计师,去年刚刚入职,她性格内向,不不擅长与人相处,但十分勤勉刻苦,兢兢业业,每天都在加班,杜谨言听纪凌说,在HR统计加班工作小时数,她的加班时间排名全事务所第一,“这还不包括有多不计时的加班。”

夏之年太过分了。纪凌很是恼火,听说那天还合夥人会议上拍了桌子当面斥责,“你如何管理员工是你的事情,我们作为其他合夥人不想干预不想指责,但你把员工逼上了绝路,就是损坏了快事务所的声誉,让其他的合夥人为你背锅。”

她又说:“你去看看网上那些留言,那些离职的员工称我们事务说是绞肉机,对于员工除了压榨还是压榨。”

事情发生之後,有人在网上曝光在事务所工作艰辛,收入微博,吐槽帖子一时间在几个社交平台上被推到了热门,事务所内部传说王珊珊在今年上半年中连续工作超过三个月,在此期间没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平均每天都工作时间都超过了十二个小时。而她作为一个新人,收入不高,按照夏之年团队的绩效考核考核办法,绩效提成也很低,还更有人说,事情发生的前几天,他们团队丢了一个客户,夏之年气得开会上训斥了不少人,王珊珊也在被训斥的人员之中。

有人看到王珊珊当晚加班的时候,在卫生间痛哭。

“客户跑了,与王珊珊有什麽关系,她又不是项目经理,她有什麽责任?”

“替罪羊呗,她的资历最浅,性格老实本分,夏之年一直就喜欢欺软怕硬。”

“他们老板就是这种性格,经理们还不是有样学样,所以底层的助手和会计师最可怜了。”

如今竞争激烈,客户难搞,夏之年为了能够保住客户,策略就是低价,低价就意味着要降低成本,意味着让员工加班加点。

他为人又刻薄小气,手下的人离职率极高,能干的经理主管们一个个离职,这也就是他为什麽一直暗搓搓地想挖墙角的原因。

一时间,圈内圈外流言纷纷,就连杜谨言也接到好几个电话来询问事实真相的。

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机构,注册会计师协会派员做调查,纪凌也被叫了去问话。

“调查能有什麽鬼用,夏之年一贯喜欢走上层路线,,协会几任领导都与他关系很好,不会批评处罚他,而且的确也没有理由可以处罚的。最多是没有能很好地遵守劳动法……”

说这话的时候,纪凌正坐在杜谨言办公室的沙发上,杜谨言为她泡了一杯清茶,继续坐在对面的沙发上,沉默地看着她丶

纪凌的偏头痛毛病犯了,一直自己揉着太阳xue,坐在沙发上闭目。

杜谨言的心情也很差,毕竟那天她和刘歌就在事发现场,她想,如果当时她能够遇到王珊珊,会不会阻止她,王珊珊的命运会不会就此改写了。

但她也知道不会,因为她根本就不认识这个叫王珊珊的女生,事务的规模越来越大,都是各个合夥人自己管理手下的员工,他们各自带领各自的团队,各个团队之间没有任何交集。

冷漠吗?的确是很冷漠,也很残酷,但是。每个人背负的压力。都在匆匆赶路,生怕掉队,谁还有心去关心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呢?

“网上那些帖子你看过了吗?”过了会儿,纪凌睁开眼睛问她。

杜谨言点了点头,“看过一点点。”

“你怎麽看?”

“……”杜谨言一时语塞,她是在网上看过那些吐槽帖子,说都是事实,作为审计师,平均工作时间的确是超过了十二个小时,出差,见客户,去现场,见客户,做底稿,劳动强度非常大,但她自己并没有认为有什麽不妥的,在杜谨言的信念中,想要能够过上理想的生活,职场上当然要拼搏,何况事务所环境相对简单,一切都以实力说话,合夥人对待手下要求也简单扼要,只要能够接到项目,搞定客户,其他都OK,他们各自做各自的项目,内部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情况不多,这种简单的职场生态已经让她觉得万幸。

但今天,她实在是说不出口。

“我听说夏总对下面的人要求……很严格,”她顿了一顿,换了个词,“所以才会出这种事情。”

“严格?”纪凌睨了她一眼,哼了一哼,“这种行为可以叫严格吗?应该叫职场霸凌。”她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地问杜谨言,“我与夏之年一直不和,你知道是为什麽吗?”

“……”杜谨言顿了顿,她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啊。”

所内传说他们不和是因为纪凌与夏之年属于同一年进事务所,两人存在着竞争关系,而纪凌个性要强,几次三番抢夏之年的客户,让夏之年很不满,两人渐渐不再说话。

纪凌又睨了她一眼,将她心中所想心知肚明,她撇了撇嘴说:“我和夏之年是同一年进工作单位的,那时候还没有改制,还是一个事业单位,吃大锅饭,我们同时跟着科长们做项目,说实话,那时候市场化程度不高,对审计的风险管控也不高,只要不做假账,都没有太多的风险,但那个时候夏之年就开始给我挖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