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独行者89
马铭远今天的行程可以说是非常赶了。
上午他起了个大早,去了一趟下马乡,正好遇到村民在给祠堂打地基,16年前本是荒山的地方,今天相当热闹,县城这些年的规划是往外扩,好几个村也并入主城区,县周边的格局也有了变化,下马乡这块不算在城区规划里,但相较过去,已算繁华,乡镇的街道办事处都搬到了附近。
下马乡附近的村只有一个大姓,即“黄”姓,今天这里来来往往的都是黄氏族人,马铭远是在场唯一一个外姓。
“村长,咱们这工程到什麽进度了啊?”马铭远给看上去像是话事人的那位大爷递根红塔山,大爷接了,美美点上,一手夹烟,一手插西裤口袋里。
“啥进度?上星期刚把所有坟迁走,现在打地基呢,祠堂准备建这山坡上了,面朝群山,风水开阔,保佑我们族人兴旺发达,代代平安。”
“总共迁了多少坟啊。”马铭远问。
“总共是……哎,没见过你啊?你媳妇是我们村的?”
“嗨,我看看热闹。”
“不过怎麽觉得……你好像有点眼熟啊。你在附近上班?哪个单位的?”
马铭远笑笑,摆摆手说:“这里风景这麽好,我没这好福气。”
他盯着工人们施工的方向看,所有坟墓都已被迁走。工人们忙前忙後,已经开始准备施工,部分人已经开始填水泥。
为了修建祠堂,村民还把山坡上所有的灌木丶矮树也都一一清理,马铭远来晚了一步,等他到的时候,这一块已经接近光秃秃,什麽也不剩了。
每年他都会回来这,他看着山坡上的花开了又谢,草绿了又枯,不知不觉,16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小汪要是还在,今年的岁数,差不多就是当年自己下调到茶阳的岁数了。
上午10点多,他在乡镇办事处等公交车回县里,一个小时只有一趟,等得不耐烦,让过路的一个骑摩托车的大爷载他一程。
“5块走不走?去汽车站。”
“10块吧,老哥,我正好去县里,顺路捎带,你给点油钱。”
到汽车站时,手机响了,马铭远一接,得到好消息,他不用坐大巴回去了,立省人民币35。他的老同学兼老同事,刑侦支队队长贺伟群今天来公干,不仅要请他吃顿好的,还可以捎带他回长沙。
俩人在汽车站附近一家炒菜店见了面,马铭远刚要进去,就看见贺伟群在门口停车,贺伟群还是戴着他那300度的近视眼镜,明明没有出勤,还脚踩皮鞋,穿着硬挺笔直的休闲西裤,配他的老三件,衬衫,手表,蓝色猎装夹克。
马铭远“嘿嘿”笑了两声,凑上去,勾肩搭背,说:
“呀,伟群,车不错呀,多少钱买的?”
贺伟群扶了一下眼镜,没搭理马铭远,自己开门进了饭店,门上写着“push(推)”,马铭远当没看见,非要拉门,发出滋哇的响声。两人坐定,贺伟群把菜单给马铭远,说“你点吧”,马铭远拿到手,丝毫不客气,点了三菜一汤,还要老板蒸一条鲜鱼。
贺伟群用开水洗碗,倒水,然後喝茶。马铭远自讨没趣,对老板说:“来瓶歪把子。”
“大白天的,喝什麽酒?”
“我跟你不同,我没有公职啊,你是嘴馋吧?你偷摸着来点……啊,不行,你得开车。”
贺伟群叹口气。
马铭远又问:“你现在什麽级别了?副处还是正处?伟啊,出息啊,我们那一届,最出息的就是你了。大家夥这些年,一直没机会聚一起,都到处散着呢,我前几天去看我们班长了,还在岗,在衡阳那边,管档案处,他那个右手啊,99年的时候被个抢劫犯扎了一下,肌腱断了。”
贺伟群打断:
“你回长沙後,就安定下吧,别乱走了。”
“说笑呢,15年前有老婆有儿子我没安定,今天我安定?”
“你追了15年,够了。现在人已经抓到了,你没有必要再……”
马铭远问:
“他招了吗?”
“没有。检察院给他找了辩护律师,但他没吱声。”
“最後可能会怎麽判?”
“当街行凶,属于犯罪情节恶劣的故意杀人罪,他还有一次暴力犯罪前科,判死刑几率比较大。但具体要看法院,也要看他愿不愿意开口。”
“他不会开口的,我追了他15年,他没有露出过任何马脚,为了不让我抓到破绽,他甚至把指纹烧了。”
“你是怎麽怀疑上他的?”
“2003年9月靳桐那起案子。但只是我个人的判断,刑侦那会没采纳。”
“我知道这件事。当时具体情况是?”
“当时屋子里面放了一把火,从尸体吸入的情况来看,火是人死後放的,要麽是为了毁尸灭迹,要麽就是想要把现场痕迹都清扫掉。房间里几乎所有生物物证信息都因为被火烧过而失效了。而当时痕检想找指纹,发现一枚都没有。”
“连房间原本主人的都没有?”
“没有。说明凶手细致地打扫了现场,擦干净了每一个角落,之後放火烧掉了大部分生物痕迹。现场只留下一个烟头。”
“嗯,泡水的烟头上有他的DNA。但当时警方不知道这个dna的主人是谁,那时dna数据库还没有建立。”
菜上来了,三个炒菜分别是青辣椒炒肉丶醋溜土豆丝和香菜牛肉,都是下酒好菜,马铭远掰开一次性筷子,边吃边说:
“我并不是通过烟头判断是向军的。相反,当年我觉得这件事非常蹊跷,站在凶手的角度上,他打扫了整个现场,还放了火,怎麽会留下一个泡水的烟头呢?”
贺伟群点头。
“我们先不说这个烟头,在当时它并没有起到物证该有的作用,孤证不立,当时大家都觉得没必要在这个上面浪费时间。”
“所以当时的主要方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