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追踪者27
“上个月视频的广告投放,甲方给了八万五,公司拿走了三万五,不过甲方送了台空调,以後放在新家的客厅刚好。妈,咱们上次看的岳麓山上的房子你喜欢吗?喜欢的话你和姐姐一起住我那。”
周原给妈妈发了一条微信,之後把手机倒扣在桌面上,揉了揉眼睛。平时使用的频率太高,导致只要看到屏幕的闪动,她就觉得一阵心慌。
三年前,她还只是个刚毕业的穷酸大学生,全身上下行头加在一起不超过500块,但刚才她检查自己的银行卡馀额,几张加在一起的活期存款已经超过100万,这还不算她之前陆续放进基金账户和大额定期的钱。
每个时代都有红利,吃到的人可以一飞冲天。毫无疑问,周原敢对任何一个人说,她是那个会抓住风口,为自己创造机会的人。
2015年大学毕业,她选中的赛道是短视频,一开始她爬墙,扒外网的视频,搬运了大量现成的素材,换个主题,然後用相同的剪辑手法拼接同样的东西,在信息流中跑出了好成绩,积累了第一波粉丝後,她马上开始对视频内容进行整改,力求更垂直,更精品,更有差异化竞争力,其中最大的改动就是——她自己真人出镜。
以後一定是一个讲究个人ip的时代,普通人也能成为粉丝千万的明星。
这一点并不是周原的独特洞察,老外就是这麽玩的,他们早就把网红经济这一套玩明白了。周原不过是擅长睁开眼睛,所谓时代的趋势不过如此。
当然,这一点又要归功于读大二的时候,周原拼死拼活考出了绩点3。85,以总分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去美国交换一学期的机会。那所院校的传媒专业世界排名第四,学费昂贵,所在城市的生活费更是不低,周原靠学校的这一次交换,几乎省去了所有学费和生活费,只出了个机票钱。
去美国念书是周原最大的梦想,虽然遇到了那件事……但周原从来没有後悔过。
一个从泥潭里生长出来的人,并不会觉得这个世界理所应当善待自己。
“无论遭受了什麽打击,我都能够扛过去。”这是周原对自己的自信。
刚出生没有半年,爸爸就搬了出去和别的女人同居,他除了给自己取了个名,什麽也没留下。那之後妈妈带着她和姐姐生活,找工作艰难,没人要一个带着俩孩子的单身母亲。
妈妈把自己藏起来,她在写字楼里当保洁员的时候,周原就被“藏”在不足三平米的工具间,嘴上挂着奶嘴,人被包裹在枕巾里。
妈妈说自己从来不哭不闹,所以一次也没有被主管发现过。晚上的时候,住在出租屋,上初中的姐姐照顾自己,周原有记忆的时候就看见姐姐和妈妈的後背,她们永远在忙碌,辛苦支撑这个只有女人的家庭。
周原上小学後,姐姐初中毕业,她学习成绩一般,说要把考大学的机会留给妹妹,就和妈妈一起去了广东打工挣钱,周原和外公外婆同住,妈妈拿生活费回来,姐姐则负责妹妹的补习班费用。每年过年,姐姐还会偷偷塞给周原100元钱,当作零花钱。
“看上什麽东西就自己去买,但不要浪费,要买真正喜欢的东西。”姐姐说。
这给了周原强烈的自信,是的,钱就是这麽个东西,钱等于自信。而当你比身边的人都有钱,那简直可以说是自信爆棚。
当时周原住在村里,每年能获得100元自由支配的额度,是同龄孩子极少有的待遇,小夥伴羡慕的目光,也让周原获得了安全感——虽然父母姐姐都不在身旁,但她知道最亲的人一直惦记着自己。
爸爸走前,给自己取的名字叫“媛”,上大学後,周原自己改掉了。她不想要一个一听上去就是女孩的名字,她并非排斥自己的女性特征,而是她很早就发现了,人们不仅以貌取人,还会看名字就评判一个人的水平高低。
她给自己改了一个字,叫“周原”,看不出性别,方便她行走江湖。改了名字後她穿衣服也开始性别模糊,总打扮得像个“男高中生”似的,这是来自粉丝的评价。
“小姐姐太酷了。”
“全网第一少女侦探又来了!”
“到底是怎麽做到又聪明又帅气的。”
诸如此类的留言和弹幕,周原照单全收,不觉得有什麽不好意思,这就是她应得的。
哪怕换来这一切,她牺牲了一点东西。
交换的那个学期,她为了赚取更多生活费,同时也为了积累实习经验,刚到的第一周就开始找兼职和实习的机会,因为英语是为了出国突击学习的,并不算熟练,于是她把目光集中到了华人公司。
同时托了专业成绩出色的福,她从学校老师那里获得了当地所有传媒相关公司的高管姓名,其中部分,她又通过网络,获得了电子邮箱的地址。
就这样,也不管别人缺不缺人,她给每一个高管都发送了自己的简历,当然还附带自我介绍,阐述自己希望获得最短一个月,最长三个月的兼职实习机会。
本来只是“海投”,并没想着会有回复,但不料第二天就中奖。
给自己回信的人叫威廉,中文姓氏为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