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不太行
如果覃爱民还在,覃粒也许会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陶谦曾经无比羡慕覃粒,她有着近乎完美,几乎没有什麽缺点的爸爸。
覃爱民不像姑父那样精明,拿生意当借口对家里的事儿一概不上心。也不会像自己的舅舅那样傲慢,明明只是个大学教授,却觉得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有人都俗气且没脑子;也不像外公那样,倚老卖老,谁要不听他的话,就是大不敬。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成了孤儿,父母在的时候,陶谦对别人的心性几乎不会细想。大学几年加上工作几年,竟然无师自通,开始将身边人的所感所思都看得门清。
可哪怕他自诩懂了一些人心,但是还是无法说服自己,张润娟不喜欢他是因为身世和钱的原因。
直到陶菊云和自己聊起了覃粒与她爸相处的那些往事,他才大概找到了一个线头。
张润娟想要覃粒找的男人,是像覃爱民一样的,能够照顾她呵护她的人。
陶谦一方面觉得张润娟片面,凭什麽她认为自己不会是那样的人。一方面又觉得她眼光好像真的不行,不然怎麽会觉得李让可以。
李让甚至都不愿意大夏天的带她去捡石头。
陶菊云正在剁排骨,听见陶谦在背後总结陈词,语气有些戏谑:“你喜欢覃粒,张阿姨喜欢李让,偏偏他们俩当了几十年的好朋友,就是没成,可谓是造化弄人。”
突然一块排骨被剁飞,不偏不倚正好砸到陶谦的眼睛,陶谦捂着眼睛说陶菊云“故意”的,拿他泄愤。
谁知刚放下了刀,一旁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陶菊云正在洗排骨没空,陶谦看见是李让的电话,干脆摁了免提。
原来是今天店里爆单,有个公司点了四十杯奶茶,他们晚上不回来吃饭了。
陶菊云挂了电话,拽下陶谦捂着眼睛的手看没什麽大事儿,又开始抱怨起李让两口子。
原来结婚前李让在家里的火锅店帮忙,每个月管管进货和盘点,过得很滋润。
李让的媳妇在西外十三中学旁开了个炸鸡奶茶店,婚後不久她就辞掉了店员,让李让过去帮忙。
起初陶菊云还是很开心的,觉得这个媳妇很能干,但是自从生了羊羊後,她渐渐就不那麽高兴了。
“你说说,他们每天早上九点开门,晚上九点学生们下了晚自习才关。店里就两个人,这大周末的也走不开,将孩子扔给我带。这麽辛苦,不知道的还以为做了多大个生意,挣了多大张的票子呢!就知道把孩子扔给我。”
对于媳妇带着李让过“苦日子”,陶菊云经常抱怨。
陶谦最开始还安慰说他们挣得也不少,再说人家婚前就开了店,生意既然不错,没有不做的道理。後来看劝不动,就只听着,不张嘴了。
羊羊刚好把皮球踢到了陶菊云脚下,站在了两人身後很认真的听他们聊天。
陶谦弯腰帮他把球从地上捡起来,递给羊羊後,羊羊不接也不走,似在生气。陶谦只得好声好气的解释:“没说你爸妈,奶奶在说对面楼的叔叔阿姨!”
谁知陶菊云“哼”了一声,将陶谦手里的球用力往客厅一扔,没想到力度太大,就那样直直的从阳台的防护栏飞了出去。
*
书店人不多,很容易就找到一个靠窗的位置。点了杯咖啡後转了一圈,发现除了门口几个畅销书展位外,书架上的作品明显都是精心挑选过的。
覃粒先是逛了漫画区,虽然也有自己的书,但是却只有前两册。她又在门口的畅销区晃了一周,还是没有找到。
店里除了负责点餐的,柜台还有一位男人在结账,并没有多的店员在。
待空闲了些,覃粒上前询问,男人看了她一眼,愣了半晌才说道:“哦,你说第三册啊?卖完了,你等过几天来吧。”
见问不出个真话来,覃粒随便挑了本东野圭吾的悬疑小说,在窗边看了起来。
男人看了她两眼,又专心的投入了工作中。
第三册销量不好,这种民营书店不会进货也很正常。对于已经出版的书,她自认是修成了正果,虽然这个果又小又酸涩。
但好歹有个果在手里,比起自己手里还没有下家的稿子,覃粒一想就觉得头痛。
硬着头皮让自己沉浸在书里,看了八九章後,覃明月回来坐在了她的对面。
覃明月要了一杯柠檬茶,刚才在柜台的男人竟然亲切的向她打了个招呼,待男人走後覃粒好奇的问道:“你朋友啊?”
“不是,我们都在达州的某个影评群里,之前群主在他之前的书店组织过一次观影活动,算是认识,但不是朋友。”虽然覃明月说不是朋友,但是关于这个男人的一些细节倒是很清楚。
男人叫张冬藏,大学念的文学专业,在上海的某出版社工作了三年後,回到家乡开了这家店书店。最开始开了一个老小区一楼,近两年才搬到了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