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长乐宫的长乐终于了结了自己从小伴随着的心结。
“长公主,你回来了”暮月上前行礼正准备说有客人到,侯门望族子弟高猛走了出来行礼道“见过长公主!”
长乐见状喜出望外道“高猛,你回来了?许久未见你去出使可有什麽趣事没有?快与我说说”
“不着急,我给你准备了份礼物”高猛道
“你还是老样子”长乐与儿时的玩伴促膝长谈,高猛是长乐的表兄亦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的人。
“知我者,景略矣,你都是从哪弄来的这些佛经丶儒经…”长乐看着眼前的古籍目不暇接道
“你喜欢的我都多加注意些,走南闯北的总会遇到这些经文”高猛习以为然道
东汉末年,随佛教发展的初期,由历史发展逐渐産生儒丶释丶道“三教合一”丶“三教同源”。
长乐公主除了长得是个标致的美人却不是脑袋空空的草包,而是儒释道三家都精通从小便无师自通悟性极高之人,虽是王朝的嫡长公主却一点也不嚣张跋扈奢靡浪费,日常开销也与普通百姓无异。
“长公主,画师已经把您要的画像拿过来了,请您过目”暮月道
“快…拿过来”长乐连忙道,暮月走入亭中拉开画像,画中人与长乐脑海中浮现的脸庞有7分相似。
“画得不错,有赏”长乐道
“是,长公主”暮月道
“高猛,你走南闯北的可有见过此番容貌之人?”长乐问道,高猛仔细观看了一番後道
“未曾”。
长乐也想到不会如此容易,虽然她来这个世界以久,但一直没有忘记太二所说的攻略任务,这个画像年年更换,北魏的大街小巷都在寻找这个人,可惜都没有此人的踪影。
“此人是谁?”高猛好奇问道
“我也不认识,只是他经常入到我的梦中来,是我日思夜想的梦中之人”长乐道
“梦中之人如何能做得数?或许他并不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呢?”高猛不免有些酸意却又暗暗松了口气。
初秋,北地大雁排成一行,自辽远长空划过飞向遥远的南国。
北魏女子婚嫁较早,长乐也到了适婚的年纪,宣武帝为他唯一的妹妹物色好了许多北魏出色的侯门望族,任她挑选。
“长乐,这些人当中可有你喜欢的招之为驸马”宣武帝看着眼前的画像道
“皇兄,我还不想成婚”长乐道
“你是我朝最尊贵的长公主,怎麽能不成婚呢?就是看不上这些我们再慢慢挑”宣武帝大手一挥道
就这样,长乐长公主的婚事一下子就成了北魏侯门望族适龄的公子们眼中的香饽饽,谁能娶到嫡长公主相当于谁就掌握了北魏的权势,何况这公主品行良好经常乐善好施还有着倾国之貌…
很快,长乐选驸马的事情就迫在眉睫了。
“皇兄,我非要成婚不可吗?”长乐道
“瑛儿,这事非同寻常,你的驸马何其重要,如今北魏的政权巩固中需要世家大族的支持,而长公主的驸马将会成为我们的人”拓拔恪道
“即如此,便依皇兄所言吧”长乐平静道
三日後,便是长乐亲自选驸马的场地。
“公主,你当真要去选驸马吗?”暮月站在长乐身後道
“虽说是答应了皇兄,但是想做我的驸马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替我梳妆吧”长乐道
“是,公主”暮月道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後开通了各国的交流之路,佛经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从西汉末年一直传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也使得华夏文化更加统一,中原文化融合佛经于东土,并磨合丶发展成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才使得长乐长公主能集儒释道为一身。
在万衆睢睢举首戴目之中,长乐长公主盛妆身着紫衣绫罗,矜贵又端庄,只见她略施粉黛便轻易美得四宫无颜色,她款步缓缓而至,衆人惊为天人纷纷起身行礼道
“见过长公主殿下”
“见过公主殿下”
只见她径直走到宣武帝拓拔恪面前行礼道
“长乐见过皇帝陛下”
“吾妹请起,赐座。”拓拔恪连忙道
“长乐,今日是你选驸马都尉的佳日,到场的皆是侯门贵族皇亲贵胄,洛阳适婚的男子尽数到此,你可选一位合其心意之人。”宣武帝道
长乐在首座微微颔首,目光扫视在位的侯门公子皇亲贵胄们,只见他们每人都翘首以待,任谁都想当长公主的驸马,可她却想让他们都知难而退。
只见她站起身缓缓走向前,来自长公主的端庄与威压,这时许多的侯门公子都不敢与之对望。
“我长乐所选的驸马,定要在佛经禅宗上辩得过我,在武功上赢得过我的人”长乐道
“说的好,这样的人才配得上朕的皇妹,配得上我们北魏的长公主。”
“来人,设坛坐禅点香!”宣武帝欣慰道
禅宗是佛教重要宗派之一,从南印度到达北魏,北魏时期人们习以坐禅,以简驭繁,用简易的禅法代替当时流行的比较复杂的禅法。
随行的人都移步到大坛边处,法师主持在上方静坐,长乐长公主在侧方静坐,而反辩论者则坐在长公主的对面。
法师开口道“这次禅宗辩经分为三类,每人半柱香时间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