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沈竹意的视线,谢知鸢轻轻瞥一眼,他的身高略高于沈竹意,导致沈竹意不得不微微仰头,才能看到谢知鸢的全脸。
小说女主长着小白花的脸,沈竹意被选择,样貌必然带有迷惑性,谢知鸢这一瞥,竟从沈竹意脸上看出一丝楚楚可怜的意味。
谢知鸢心头一颤,匆匆收回目光。
沈竹意也收回自己的视线,与谢知鸢肩并肩站着。
“我错了。”他听见她小声说,“你别生气。”
谢知鸢再次瞥向她的方向,却只见到沈竹意的後脑勺。
这不像她。
二人相认的时间不长,但沈竹意总是大大咧咧丶无拘无束的样子。而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垂在身侧的手指指尖轻颤,谢知鸢的头转向另一侧,闷声道:“我没生气。”
原本谢知鸢以为他这麽说後,沈竹意会将脸凑到自己面前,然後故作惊讶地说:“真哒?”
但她没有,直到电梯门打开,二人一起走进车子,沈竹意都没有说话。
谢知鸢逐渐转头,重新看向沈竹意。这次不再是一瞥,而是光明正大地盯着沈竹意。
沈竹意偏头,对上谢知鸢的视线,又很快收回。
在原世界,沈竹意并不是家中独生女,她还有一个弟弟。小时候,一直是自己的奶奶带着他们。每次做饭前,她的奶奶总要问她和弟弟想吃什麽,那时候年纪小,沈竹意的弟弟总喜欢与她唱反调,而她的奶奶总会做弟弟想吃的。一次如此,十次也如此,沈竹意学会沉默,但她的奶奶在听到弟弟的答案後,见沈竹意不回答,总要再特地问她一遍。
她也曾燃起过希望,故意说与弟弟答案不同的菜品,但最後端上桌的,依旧是弟弟想吃的。即便如此,奶奶还是总会特地询问她的意见,直到有一天,她烦躁地说:“做弟弟想吃的就行。”
那是她第一次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在奶奶的脸上看到笑,一改往日听到沈竹意回答後的沉默,奶奶欣慰地说:“那好,我就做你弟弟想吃的啦!”
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脑子里重男轻女的思想又要弱些,他们更注重的,是孩子的成绩。家里原在农村,是弟弟要上一年时,才终于决定贷款在城里买了房。沈竹意比弟弟早上三年学,父母也没有忘记她,托人找关系将她塞入和弟弟一样的小学。
他们村的教育资源落後,沈竹意在原学校总是第一名,但到了新学校,才发现好多别人都知道的知识点之前到老师没讲过,要记要背的古诗词之前的老师也没有提过,一时间,她跟不上学校的进度,成绩直线下降。而她的弟弟不用经历这些,年纪又低,轻轻松松就考到满分,虽然同一班里,大部分人都是满分,沈竹意在之前学校与他同样年级时,总分差两分才到满分,就已经是那个学校年级第一。
她的父母就总是因为她的成绩数落她,无论什麽事,都可以扯上成绩,“考这麽差,还有脸笑。”“考几个分,走路还仰头。”“一天到晚就知道想些没用的,能不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快要步入高中,沈竹意被高中提前录取,尽管当时是县里两所重点高中一起招生,她并没进入较好的那所。到了高中,身边的人渐渐跟不上进度,而她一跃稳定在年级前十,甚至在县里也能数得上名次,同时而来的,是弟弟的成绩不够理想,甚至不如当年的自己。
二人的身份互换,弟弟开始被父母数落成绩,沈竹意成了被宠爱的那个。但性格是在经历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沈竹意早已学会沉默。这时候她的父母才想起来关心她的性格,“别一天到晚本着脸,笑一笑啊。”“走路的时候擡头,认真看路。”“同事家的孩子回家总是给父母说学校里的趣事,你怎麽什麽都不给家里说?”……如此种种。
于是沈竹意开始学着身边的人,学着身边那群从小就是佼佼者的人,看他们如何表现,学着乐观开朗。沈竹意的学习能力很强,很快她就成为了一个大大咧咧丶积极阳光的女孩。
她的改变骗过了所有人,长大後,互联网盛行,她才意识到做人首先要学会善待自己。沈竹意开始强迫自己忽视他人的目光和看法,努力让自己活得轻松,将小时候那些经历塑造的自己压在心底。
她做到了,也确实活得比之前更加轻松自在,只是偶尔,被她刻意忽视的那部分自己会占据上峰。
比如现在,这次确实是她做的不对,谢知鸢生气是因为她。遇到别人因她而起的负面情绪,沈竹意总是忍不住内耗。
沈竹意一路的沉默让她的系统都摸不着头脑,甚至升起一抹恐惧,系统将自己缩成一团,一声不吭。
直到坐在车上,谢知鸢的视线实在令人难以忽视,她才没忍住偏头。
很快收回目光,沈竹意摸不清谢知鸢现在的想法。
他怎麽看自己管她什麽?沈竹意想。
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奇怪?沈竹意又想。
别想这些,stop!别管他怎麽看……
沈竹意左右脑互搏。
突然,一只骨骼分明的大手伸到她的面前,上下晃了晃。
思路被迫打断,沈竹意有些茫然地回头,再次看向谢知鸢。
“你没事吧?”谢知鸢担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