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酆都六天 > 第 1 章(第1页)

第 1 章(第1页)

第1章

唐文竹指尖摩挲着《纣绝阴书》封面的血色纹路,那纹路似有生命般微微发烫,与羊脂玉佩的温润白光交织出淡淡的光晕,在他掌心晕开一圈圈细碎的涟漪。他将书卷凑近鼻尖,隐约嗅到一股陈旧的墨香混着若有似无的血腥气,那气息并非来自人间,带着幽冥之地特有的阴寒与沉寂,让他想起祖父下葬时,坟茔旁那片终年不化的晨霜。

他转身将书卷放回紫檀木盒,目光落在另外五本典籍上。盒中的《泰煞谅事宗》《明晨耐犯武城》等书卷封面完好,却在书页边缘泛着极淡的灰败之色,像是被无形的阴霾笼罩。唐文竹伸手欲触,指尖刚到盒口,便被一股若有似无的屏障弹开,指尖传来一阵麻痒,仿佛触到了烧红的烙铁,又似碰到了寒冬的冰棱,两种极端的触感交织在一起,让他不禁皱紧眉头。

“这些典籍已与幽冥六天宫的鬼神气息相连,未到解封之时,强行触碰会被其执念反噬。”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清冷中带着一丝提醒,“宿主当前首要之事,是稳固自身三天血脉,熟悉玉佩的力量。”

唐文竹收回手,低头凝视胸前的玉佩。玉佩上“三天”二字在晨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他能清晰感受到一股暖流顺着玉佩渗入肌肤,游走在四肢百骸,驱散了方才因玄冥威压残留的寒意。他想起母亲临终前的模样,那时她躺在病榻上,气息微弱,却执意将这枚玉佩塞进他手中,反复叮嘱“此玉护你,亦系你命途”,当时他只当是母亲病重的胡话,如今想来,母亲早已知晓他的宿命。

他走到书架前,蹲下身收拾散落的《道藏》与《真诰》。指尖拂过泛黄的书页,上面记载的幽冥传说此刻变得无比真实——罗酆六天宫乃北方鬼帝所居,分掌幽冥六界,纣绝阴天宫为六天之首,主掌刑狱;幽冥阁则是上古时期妄图颠覆幽冥秩序的邪修门派,据传早已覆灭,却没想到竟以禁术篡改典籍,搅动风云。唐文竹将书卷一本本放回书架,动作轻柔,仿佛在触摸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每一页纸的摩擦声,都像是鬼神在耳边低语。

书斋外传来巷弄里石板路被踩踏的“嗒嗒”声,混着卖早点的吆喝声——“刚出炉的炊饼,热乎嘞!”那熟悉的市井气息穿透窗棂,与书斋内的诡谲氛围形成强烈对比。唐文竹走到窗边,推开半扇梨木窗,清晨的微风带着雨後的清新扑面而来,巷口的青石板路泛着湿润的光泽,卖花姑娘的竹篮里插着带露的蔷薇,粉白相间的花瓣上还沾着水珠,娇艳欲滴。

他望着这寻常的人间烟火,心中忽然生出一丝恍惚。昨日此时,他还在书斋里临摹字帖,听着檐下铜铃的清响,过着安稳平和的日子;而如今,他却成了守护幽冥秩序的“三天血脉持有者”,要踏入传说中的酆都山,与堕入魔道的鬼神对峙。唐文竹擡手拂去肩头的碎发,指尖触到发梢残留的雨珠,冰凉的触感让他瞬间清醒——从系统绑定的那一刻起,他的安稳便已碎如齑粉,唯有前行,方能守护这眼前的人间。

“系统,如何稳固三天血脉?”唐文竹在心中问道,目光落在巷口渐渐热闹起来的人群上,眼神逐渐坚定。

“三天血脉源自上清派‘三天正法’,需以清心静气之法引动。”系统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他脑海,“书斋後院有唐家祖辈留下的聚灵阵,宿主可在此处打坐调息,以玉佩为引,将天地灵气纳入体内,滋养血脉。此外,需寻三样物品辅助:幽冥草的花瓣丶忘川水的露珠丶以及人间至阳之物——初生婴孩的胎发。”

唐文竹眉头微蹙:“幽冥草与忘川水皆在幽冥之地,如何获取?初生婴孩的胎发又该寻谁?”

“幽冥草与忘川水,可在酆都山入口开啓前,通过‘系统’兑换虚影,虽非实物,却能暂引血脉之力。”系统解释道,“至于初生婴孩的胎发,需宿主自行寻找——人间至阳之物,以初生婴孩的胎发为最,因其纯净无垢,未染尘世浊气,可中和幽冥阴气对血脉的侵蚀。”

唐文竹点头,将系统的话记在心底。他转身关上窗,快步走向书斋後院。後院不大,青砖铺就的地面上长着几株半枯的兰草,墙角立着一方青石案台,案台旁的老槐树枝繁叶茂,枝叶间挂着一个褪色的鸟笼,笼中早已没了鸟雀,只剩下几根零落的羽毛。唐文竹走到槐树下,果然看到地面上刻着复杂的纹路,纹路中泛着极淡的金光,正是系统所说的聚灵阵。

他盘腿坐在聚灵阵中央,将羊脂玉佩放在掌心,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清晨的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暖意融融,阵纹中的金光缓缓升起,缠绕着他的周身。唐文竹按照系统的指引,摒除杂念,将心神沉入玉佩之中。玉佩的温润触感顺着指尖蔓延至全身,他仿佛听到了水流的声音,又似看到了漫天的霞光,一股柔和的力量从玉佩中涌出,与阵纹中的金光交织在一起,缓缓渗入他的血脉。

不知过了多久,唐文竹睁开眼时,天边已泛起橘红色的晚霞。他擡手看了看掌心的玉佩,玉佩上的“三天”二字愈发莹亮,周身的血脉也似有暖流涌动,之前因玄冥威压産生的疲惫感荡然无存。唐文竹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只觉身体轻盈了许多,连呼吸都变得顺畅起来。

他刚要转身回书斋,忽然听到前院传来“吱呀”一声轻响,像是有人推开了书斋的木门。唐文竹心中一紧,握紧掌心的玉佩,快步向前院走去——藏真阁地处巷弄深处,平日里极少有人来访,此刻来访之人,会是谁?

走到书斋门口,唐文竹透过门缝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素色布裙的女子正站在书架前,背对着他,手中拿着一本《真诰》,指尖在书页上轻轻滑动。女子的长发用一根素银簪挽起,发间别着一朵风干的白菊,身形纤瘦,却透着一股沉静的气息。

“阁下是谁?为何闯入我家书斋?”唐文竹推门而入,沉声问道,掌心的玉佩悄然泛起白光,做好了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

女子缓缓转身,露出一张清雅的面容,眉眼间带着几分书卷气,嘴角却噙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她将《真诰》放回书架,拱手道:“在下姜菊,乃临安城‘知味斋’的掌柜,听闻唐公子家的藏真阁有孤本典籍,特来拜访,未曾想唐公子不在,贸然闯入,还望海涵。”

唐文竹皱眉打量着姜菊,总觉得此人身上有种说不出的违和感——她的衣着朴素,却在裙摆绣着一朵极淡的墨色莲花,那莲花的纹路与《纣绝阴书》封面上的血色纹路有着几分相似;而且她的眼神太过平静,平静得不像一个普通的书商,倒像是在刻意隐藏着什麽。

“姜掌柜寻孤本典籍,可有凭证?”唐文竹不动声色地问道,脚步微微前移,挡在了放有六本幽冥典籍的紫檀木盒前。

姜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唐公子果然谨慎。在下曾与令祖父有过一面之缘,他当年曾说,若有绣墨莲者来访,可将《南华经》孤本相借。”说罢,她擡手提起裙摆,露出裙角的墨莲,“唐公子请看。”

唐文竹心中一动——祖父临终前的确曾提及,若有绣墨莲之人来寻《南华经》,可酌情相借,只是他从未想过,此人会在此时来访。他盯着姜菊裙角的墨莲,忽然发现墨莲的中心藏着一个极小的符号,那符号与系统绑定时常出现的纹路一模一样!

“系统,此人是否与幽冥阁有关?”唐文竹在心中急声问道。

“检测到微弱的幽冥阁气息,但并非邪修。”系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此人身上的墨莲符号,与上清派秘术有关,或许是友非敌。”

唐文竹松了口气,却依旧保持着警惕:“姜掌柜稍等,我去取《南华经》孤本。”说罢,他转身走向书架另一侧,暗中用馀光观察着姜菊的动作——姜菊果然没有异动,只是站在原地,目光落在书架上的《道藏》上,眼神中带着几分复杂。

唐文竹取来《南华经》孤本,递到姜菊手中:“姜掌柜,这便是祖父所说的孤本。”

姜菊接过书卷,指尖轻轻摩挲着封面,眼中闪过一丝怅然:“二十馀年了,没想到还能见到这本典籍。当年令祖父与我师父一同论道,便是以这本《南华经》为引……”

“姜掌柜的师父是?”唐文竹好奇地问道。

“家师乃上清派末裔,道号清玄。”姜菊擡头看向唐文竹,眼神变得郑重起来,“唐公子,想必你已知道自己的宿命。家师临终前曾说,三天血脉持有者现世之日,便是幽冥秩序动荡之时,我此次前来,除了借典籍,更是为了送你一样东西。”

说罢,姜菊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巧的锦囊,递到唐文竹手中。锦囊是用玄色丝绸缝制的,上面绣着金色的阵纹,入手微沉。唐文竹打开锦囊,里面装着一枚青铜令牌,令牌上刻着“上清”二字,边缘还嵌着几颗细小的红宝石,在烛火下泛着幽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