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他们俩真的是拼团,可能还有优惠呢。
电影的开头是赵珺在夯过的泥地上面跳房子,她孤独地一个人在玩耍。
镜头拉向房屋里,熟悉的咒骂和争吵又响了起来。
屏幕里的昭昭展现出不符合她年龄的成熟,还有一些让人感觉毛骨悚然的麻木和冷漠。
赵珺听见纸笔的莎莎声,她坐在前排,离影评人等业内人士都不远。
她真的有演出这个场面吗?是导演在镜头里看见的和她对着镜子表演的不一样?还是导演的剪辑鬼斧神工了?
赵珺感觉自己的情绪完全被电影牵动,即使她就是演员之一,知道所有的剧情,但也难以控制自己被紧张的情节带着走。
吕向阳是个职业影评人,不是报纸杂志的员工,只是专门写影评提供给相关杂志然後拿稿酬的那种。
这样的工作就要求他保持稿件的质量,对电影的选择也要有品味。
骂烂片的影评写得再好也没报纸给你发,现在这年头又没有什麽专门写来避雷的指南。
收到《昭昭》的首映邀请函的时候他还挺高兴,一方面不用自己买票就能看首映式,首映式的票可比一般的贵很多;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他过去工作成果的一种肯定。
拿了戛纳的电影,他当然要去看。
不同于大部分容易被宣传蒙蔽的观衆,作为半个业内人士,吕向阳是研究过这些电影奖的颁奖细则的。
他清楚《昭昭》拿到的不是主竞赛单元,只是个新人导演奖,所以没有报太高的预期,以免自己失望。
《昭昭》没大力宣传说拿了戛纳大奖,老老实实说清竞赛单元,这让吕向阳对这部电影有了个基础的好感。
能拿奖说明质量也有保证,那电影应该不会差到让他批评的地步,至少有个及格分。
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吕向阳很轻松地走进了电影院。
然而电影一开幕就给了他一个大惊讶。
之前一直传言盛高野是为了捧自己的妻子方兰箐,让她也成为女星甚至影後,好进高家的门才拍的电影。
电影拿的奖全是幕後制作奖,除了方兰箐以外的两个演员,一个是几岁的小姑娘,另一个是长期跑龙套的,吕向阳是做好了演员演技比较差的准备的。
然而最先出现的赵珺脸上的表情从稚嫩的孩童认真玩游戏一下子变成成年人对现实的麻木带来的刺骨寒冷让他鸡皮疙瘩立起来了。
接下来陶志伟和方兰箐完美地展现了男人的恶行恶相和女人的痛苦无奈。
光一个小女孩演技好还可以说可能是自己有天赋很有灵气,方兰箐这个新人都能一下子立起角色,那很明显是导演也有点功夫。
吕向阳扫了一眼附近的同行,暗地里猜测有谁的咖位大到够拿导演的红包写通告,或者是有谁受过盛蔓的提携肯定会夸她儿子儿媳。
他是个半路出身的影评人,除了这张票没拿到剧组一毛钱好处。
他可以不用和那麽多同行一样夸导演,夸女主角。
吕向阳决定把这篇稿子的重心放在这个小演员身上。
“《昭昭》是一部家暴题材的电影,大概因为导演是新人的原因,电影没有采取过于宏大的叙事,而是将视角限制在一个小院子的几间小房子中,只用三个演员,就很好地演绎了全篇完整的故事线。
没错,整部电影只有三个演员,两个身份。加害者和受害者。
这其中,我着重关注的是电影中小女孩《昭昭》的角色。和她的母亲不同,电影中的母亲显然是受害者,一直在遭受父亲的暴力,而昭昭被母亲保护着,并没有直接遭受家庭暴力。
但她真的没有受到伤害吗?并非如此。
母亲受到的是身体上的伤害,而昭昭被伤害的是心灵。
身体遭受暴力表现起来较为容易,方兰箐作为北舞毕业的非科班演员,第一次出演电影,她的表现已经达到了优秀,能很好地展现出角色的特点。
而饰演小女孩昭昭的小演员赵珺,杀青时只有六岁,却能更好地表演出昭昭内心层面的伤痕。
昭昭在母亲的保护中长大,但一直见证着母亲遭受暴力,这在她的心灵上留下了创伤……
小演员能用动作神态等非直观的因素展现角色精神层面的脆弱,这种演绎超越了技巧……”
赵珺高高地昂起下巴听舒晴和黄雯玲读影评。
黄雯玲拿起一篇,用不太标准地普通话开始读。
又是夸她的,赵珺得意地点头:“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