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熙回国以後忙了半个月,拒绝了一些乱七八糟媒体的采访,只给赵珺接了几个官媒的访谈,没有过度宣传。
忙完以後,他才有空来找赵珺谈心。
谷熙亲手倒了杯果汁给赵珺:“电影节结束以後我没有在国内发太多你拿奖的新闻,希望你理解。”
这是云涧公司在横店的工作室,因为艺人主要都在这边活动嘛,分公司也开过来了。
谷熙的办公室到是不怎麽常用,他来得不多,因为每次来都是找赵珺,工作人员已经能熟练地往他办公室塞果汁了。
赵珺点头表示理解:“我看见网上好多人骂我了。”
她都没有搜索自己,只是随便浏览了一下《横冲直撞》的影评,光是评论区都已经有一堆挑刺。
倒不是说评价冰箱就得会制冷,关键是有些差评毫无缘由——还有举报电影把警察拍成反派的。
“你理解就好。”谷熙给自己泡了个茶,准备待会让舒晴看着一下赵珺,别让她看见一些骂得太脏的。
关注度高了以後有粉丝自然也有黑子,赵珺拿的毕竟不是正牌影後,国内是有唯一一位正牌威尼斯影後的,还有另外少数的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後,人家是正经影後,还有拿了几次奖的。
影後不在意自己的地位被追赶,反正赵珺还差得远了,但中间一批演员总有些“事业心”太强的。
赵珺如果宣传自己直接越过四十年间的所有花旦飞升,容易被所有人一起围剿。
宣传太过度容易被揭穿,被揭穿拿的不是主竞赛单元是可以预想的未来。
所以公司宣传部正在全力运转,夸夸赵珺的帖子可以留下,一旦动向不对开始拉踩其它女明星,就立刻掀起战火直接让管理员把帖子删了。
而且赵珺现在陷入了一个困境。
大花们是靠多年积累,先有了粉丝,再当上影後的。
这样她们的地位非常稳固,人气和奖项两手抓。
可赵珺没有粉丝基础,或者说她八年演员生涯积累下来的真实粉丝少得可怜。
突然一下拿奖了,赵珺很容易陷入“有实无名”的怪圈里。
如果不是非常非常关注电影圈的资深影视爱好者不会关注她这样的演员,搜一下拿过大奖的演员名单,里面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大衆根本不认识。
不说些影坛地位之类的无形的东西,说点实际的。
没有知名度,拿了再多奖也接不到广告,片酬不如有人气的明星。
不管赵珺怎麽想,至少他们俩达成了共识。
“现在你不好接戏了。”谷熙拿出一打剧本,“送到公司来的剧本倒是越来越多,但你不能自降咖位去演偶像剧。也不能再演些小配角。”
赵珺点头,她也有预料了。
有些演员在抢番位抢不过的时候,干脆挂一个“友情出演”的标,这样就不是因为番位比不上人家,而是自己根本不在乎了。
赵珺现在就是差不多的情况。
不说名气,也不说奖项含金量,你就说她是不是影後吧。
不管怎样赵珺的咖位现在高起来的,多少算个实力演员了,再去电视剧里面给偶像剧男女主演女儿?
太丢人了。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人想要向上很难,向下却很容易,一旦向下了就很难再回到岸上,所谓“山猪吃不来细糠”,人不能把自己变成山猪。
圈里的导演们主要还是老一辈,讲点老艺术家的格调,看见赵珺随便乱接戏,她就很难接到大导的戏了。
要不然别的导演的演员,几年磨一剑,虽然上一部戏是小配角,但是人家几年没接戏耐得住寂寞打磨自己,这下努力又成果这就演主角了吧?
你赵珺都拿了影後,为了片酬随便乱接戏,上一部是上个月拍完的带球跑的球。
导演都怕被朋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