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掌灯人一般要嫁给什么人 > 086(第1页)

086(第1页)

086

幸芝送曾萍到玄月处,玄月已经候在树下。

曾萍忽然跪在幸芝脚边,虽未言语,幸芝却知道她担心孩子。

“我看过他们的命格,幼时虽有波折,但都能好好长大成人。至于阿东,他命中还有姻缘,你也不必为他牵挂,轮回之後,便将这些都忘了吧。”

玄月将曾萍送入甬道,复又开口道:“等她饮下孟婆汤,自然前程往事尽了,您又何必劝她忘怀?”

“若真如此,她便早该来你这处。我可是瞧得清楚,再迟几日,她真就成了恶灵。执念如此之深,就连她丈夫也被其所惑,险些一心赴死。再耽搁,那两个孩子都要保不住。”

玄月深吸一气道:“妇人素来如此,对尚在襁褓中的婴孩和早已成人的丈夫均怀执念,殊不知,各自命数早已写尽,如何强留到头来都是一出闹剧。人,命有天定,强求不得。”

幸芝看了玄月一眼道:“我不信,你没有强求过。”

玄月一怔,不知想起什麽,再回神时阿娑婆也已离开。

向兰出事是在幸芝送走曾萍的第二日傍晚,她穿着文春新买回来的白色羽绒服拎着背包忽然说要出门一趟,文春纠结再三还是问了句她要去哪里。

向兰捏着背包袋,犹豫片刻道:“明天是我妈忌日,想着除了我之外,应该也不会有别人去看她。”

“既然是明天,那就明天再去,你看现在这天,怕是要下雨了,陵园那边路不是很好走,你这一来一回都不方便。”

向兰擡头看了眼天色,确实,现在去陵园天应该要黑透了,但不知怎麽的,她似乎是铁了心,这一趟非去不可。她没有说话,文春也没再开口拦她,就这麽一个人站在廊下,一个人立在院子里。

日暮的馀光在两人身上留下清晰的痕迹。

一阴。

一暗。

界线分明。

向兰犹豫片刻,还是朝文春点点头,步出小院门。

只是一步之遥,寒气瞬间自她脚底向上漫延,即便是新买的羽绒服也无法阻挡寒意,她裹紧衣裳,快步朝最近的公交站台走去。

小院中,文春擡头问幸芝:“姐姐是要跟过去看看吗?”

向兰乘坐九十七路公交车,到达底站前天色已经完全黑透,只有接待处还亮着路灯,看守陵园的是位满头银发的大爷,正弓着腰蹲在地上铲扫裹着积雪的污泥。

一个个脚印叠加又叠加,和着雨雪冻得硬邦邦。

向兰没有惊扰他,独自从一旁的长满松柏的狭长石阶快步而上。

她没有那麽多的钱给母亲买一块像样的墓地,只在陵园的左侧露天的寄存处租了个狭窄的格子间。

右手,靠路边,最底下一层。

一年八百五。

记得当时付钱的那个好人有些犹豫地开口问她:“确定要租这里?”

“就这里吧。”

她当时心里想,将来等她还完那些利滚利的高利贷,等她有钱了,等她什麽时候有个体面的工作,她再过来,一层一层的将母亲往上面移。

就像小时候有次淋雨发烧,母亲将她背在背上,双手撑在楼梯上一层一层地往上爬。

其实,向兰关于小时候的记忆很多已经不清晰了,雾蒙蒙地存在脑子里,时不时蹦出一两个关键信息,一两张已经不那麽熟悉的脸,好让她清楚自己的来时路。

她打开背包,从里面取出几块散装的小面包,那是小姨塞给她的零嘴,又从旁边翻出一朵莲花碗状的蜡烛,用打火机点燃後,她脱去羽绒服小心翼翼塞进背包里。

她知道的。虽然文春说是店里员工制服,但那件衣服她看了网上的价格,快两千块钱了。又薄又暖和,长这麽大,也就是刚上大学那年立冬,母亲听说要下雪,给她寄的被子里塞了件鹅绒服,是她在菜市场特意找人手工做的。

除了鹅毛的腥臭味之外,那件衣服温暖了她三个冬日。

第四年,母亲提着大包小包来看她,半夜说肚子疼,腹泻不止,她送母亲来医院,下车时被车门上的把手带了一下,鹅毛好似那个冬日的落雪般纷纷扬扬。

母亲没有活着离开医院,她也再没有买过一件真正意义的羽绒服。

向兰席地而坐,满腹的倾诉最後只剩指尖不断摩挲着羽绒服的领口。

她想说自己现在过得很好,有温暖干净的房子住,每天按时吃饭,夥食很好,她已经长胖了几斤,她换了电话,再也没有催债的半夜骚扰她,她还想说,已经攒了些钱,老家街坊邻居借了几万块钱已经还了,剩馀网上借的那些她也会慢慢还。

她还想说,顾她的小姐姐人很好,她照顾的阿姨脾气也好,说是请她来照顾人的,可她们从没把她当帮佣,她们待她像家人,甚至比家人还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