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姻缘仙子 > 月老与无中生有(第1页)

月老与无中生有(第1页)

月老与无中生有

144月老与无中生有

“可是染病?”齐媅急问。

“实不如染病,或可全身而退。此前安愐候抗南尚可称愚忠,如今光禄勋立国谋反,安愐候不抵不逃,便为同党,日後平反,岂能活命?然即便正东侥幸暂存,光禄勋为兵权民心也定会寻机杀他,左右都是死局。”

此境况,媅并非全无料想,只是忽从旁人口中听得,仿佛已确定的一般,何不揪心?是时尹绘伤已治毕,她起身道:“君稍坐,我去盛粥。”

“县中传闻,”绘穿衣束带,馀光看向齐媅,试探道:“安愐候嫡女与家中不睦被弃,或可免遭牵连。”

媅盛粥的动作一顿,言:“其人并非恶人。”

“女子所言,是安愐候?还是其女?”

尹绘初提安愐候嫡女时,媅尚未过心,接连又问,方才觉察他已猜到自己的身份。这倒也无甚要紧,只是忽觉此人或非常人。她缓步而回,放下碗豆,斟酌片刻,问:“若其有功,可能活?”

“世无绝路,搏生自能活。”他侧头看向弥煌,齐媅为其治伤必已见那城防图,不知她此刻所言“有功”是为何功?

食毕,绘揖谢辞别。

“君受伤非轻,此时已入二更,怎好夜行?”

“追我之人收兵甚急,必是有事发生。夜色利于隐,绘自会小心。”黎时光禄勋那一箭明显是冲他来的,也即是说,于光禄勋而言,尹绘的威胁更甚于城防泄露,且搜山时亦俨然必得之势,尹绘纵通晓其行军阵型与暗号规制,亦险些被围,若非其猝然收兵,绘险些命丧于此。所以此事必极为紧迫。

“可归?”

“必归。”此言非虚,毕竟,弥煌才是他此差的关键。

尹绘来阳湖甚早于光禄勋,闲游之言自是假,寻救邹审乃为私。他此行受的是邹默之令,为的是监探南国。默虽与南国有盟,然国之事,不能仅以信义论。有利则盟,有背则毁,有机则谋,谋毁必战,战必取先机。遂遣间行监探之事,以洞察行举。所以尹绘旨在南国,却因光禄勋挟审自立而留居阳湖——既是因未寻到去南国的好时机,也因要同时监探两地,阳湖更易传递消息。而弥煌的出现无疑为他提供了绝佳之机。他相助弥煌丶放弃原计划改请弥煌搭救邹审,目的皆是获取信任以图同归南国。唯邹审之死是个意外。所以此时的弥煌对他至关重要,而这也是他急于离去的第二个原因——他需知此齐氏女将欲何为。他佯装离去,速又折返,果见齐媅抱图而出。只见她将图用油纸裹好,在院中转了一圈,于东北角埋了。绘初有不解,若想立功,将图交予其父即可;若投南国,将图速予南军才贵。若只这般埋了,与黄土无异。岂非无智?

绘转身下山,未远却又倏尔懂了——若予其父,光禄勋必能顺势寻得弥煌,则弥煌危矣;而正东之乱终是内乱,南国为外,纵盟好,城防不可泄,她可救弥煌性命,却不能让他携图归南。“原来,亦是两难。”他苦笑而叹:“好在…她不必以死全情义。”

他举头观星,以辨方位,依稀见南方泛红。又离径入林至开阔处,所见果如所料,河两岸火光熠熠,人影重重,两军俨然对阵模样,只是南军已然开始渡河,正东军战船尚未及入水。显然,是南国起战,光禄勋匆忙迎战才急收了追杀他二人的兵力。为看清正东军动作,尹绘又向南走了走。只见刚刚还急着擡船入水的士兵尽皆弃船而退,改弩兵于前,应是觉水上交兵已无胜算,却又因急于退敌而下令放箭过早,白白损失了一批箭镞,且因期求威慑而未能分次而放,以至空留空隙用以上弦,而此时南军已入射程!东弩虽优于南弩,却有箭无力放;南军于船上放箭虽精准不足,却足以逼退正东军。光禄勋下令後撤,其下昨夜追贼,今日搜山,忽又对战南军,本就难鼓易衰,此刻得令後撤,畏战之心顿起,如倾泻之洪不可控。见此,南军气势愈盛,正东索性遁入城中,落锁以守。

此时天已微明,尹绘急行下山,于山脚隐秘处歇脚。不多久,渐闻脚步声临近,本以为还是南军的哨兵,却不料见二逃兵互搀而行。

“何人竟敢不斗而逃?”尹绘声小势却足。

“非……”二人瑟瑟跌坐。

“小声些!近处有南军!”

“非逃也!吾二人皆因中箭晕厥,醒时南军已然围城,吾趁其不备……”那人说着说着只觉不对,擡头见尹绘唯一人,顿时松了口气,又见他侍卫模样,反讥道:“我二人尚且披甲上了阵,你又如何?”

“吾奉命追贼,却不慎被袭跌落谷中,刚醒不久,这才未能上阵。”尹绘气势未减。

“这与我二人有何不同?”

“吾欲下山杀敌,尔等欲上山私逃,自然不同!”

“真是个傻子!现下城外皆是南军,你孤身一人,连近前都不得,何谈杀敌?”那人见尹绘如此“呆愣”,又不吝赐教道:“我看南军围城後立即分兵东北欲切断後援,显然是已知东北兵重,要孤立积城。可见昨夜丢的城防图定已到了南将手上,积城怕是保不住了。如今正东帝已死,劝你也要为将来考虑考虑。”

“管好尔等自己便是!既已逃,兵甲留下。”绘愤愤而走,藏了兵甲又寻机入城。他感叹南国此战时机抓得正好,明明手上并无城防图,却以虚势乱军心。军心一乱,积城确难保矣!积城一破,光禄勋梦破矣!不过此人既敢谋大,必不会就此认命。南国毕竟兵力有限,死战非其所求,否则也不会徘徊至今。只要光禄勋重振军心,一举吞下南国,再联合西域诸国反扑,东国动荡方歇,恐无力相抗。

尹绘游走外围而不得入,若贸然去寻南将,对方必不会信他,可若弥煌醒了,他便有了入城之机,可若未醒……他在心中盘算齐氏女是否亦可用。

而事实上,弥煌确实醒了,或者说是醒过了。昨夜尹绘走後,他突发高热,腹部伤处渗血不止,凶险异常,因用小方,汤药已喂了四副,直至四更方算挺过。卯时齐媅再为他诊脉,才敢确定已无大碍。出门煮了粥,坐于其塌边待之温凉些喂他喝下,却见他发有血污,又汲水为他擦拭,正细致时,忽秋风一阵,吹动媅袖,亦吹动其袖边未握紧的发丝。一时间他们好像互换了位置,回到了已被弥煌忘记的那段处相识,一切都过于相似,一切亦已截然不同。她视线稍动,惊觉他正看着她。他身体虚弱,原不该醒得这样早的。

“如何?五感具通否?”

他微微颔首,神色憔悴,眼里一如昨夜通红。

齐媅转头看向窗外,明明昨夜星灿无云,今日却曀曀将雨,她起身关了窗,取高枕为他垫头,以便喂粥。“昨日有名绘者,与你先後而至,可是相熟之人?”

他缓缓摇头,以几近不可闻的声音道:“但应可信。”

媅放下粥碗,取了铜镜,让其张口。应是本就因高热肿胀的嗓子又被她喂药的软管戳伤了。“怕是要五六日说不出话了。”

他也只是笑笑,接过粥碗饮尽,稍觉舒服些,便极力出声:“昨日搜山,可有吓到?”出口却依旧如前。

“万莫强用力,除了刺痛伤处,全无半点益处。”她燃起地炉,将安神的药草置于笼上烘烤,因未制成香,气味不算宜人,效果却极佳。“来来回回搜了三次,每次都是不同的人,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无甚可惧。”

“我让拾绍守在这,他人呢?”前日弥煌以分兵之事支开拾绍,又留了信由齐媅转交,嘱绍守在此处,护媅无虞。但拾绍却未能遵令。

“在外面。”她将高枕换下,用浸药的布条盖住他的眼,很快他便又睡了。

齐媅只字不问他因何受此重伤,他亦决口不提那张险些让他丧命的城防图。

此时屋外有禀,惊醒了正在打盹的拾绍,告有一东人正往此来。

“应是那人。”齐媅道。因担心,昨夜她便已将尹绘之事告知拾绍。

绍见水盆中有血污,以为弥煌又有反复。“王子如何?”

那日得信後,拾绍寻不到弥煌,越想越觉不安,待入夜更觉不妙,虽有命,但于他而言,弥煌无虞才是首要。遂让巡山士兵守屋,自己往营中报信。大王子闻信最怕的就是他入了积城,虽立即向城中传了信,然积城自立为正东都城後就锁了城,令民不可近水,不可放鸢,夜不能出,日不独处,三更不点灯,走贩不能行……暗探皆不敢贸然行动,消息进出极其艰难,消息虽则传入,一日未有回信。拾绍再等不下去,他趁夜翻墙而入,与弥煌一般走的进山门,走榆树梯,涉水攀内墙,刚上到墙头,就见弥煌自城门出去了,身後跟着一衆正东军,墙上有了兵,他追不过去只能原路折返,出水时弥煌正要出进山门,周遭火光一片,拾绍于水下避了一会儿,等人少了才出去,门虽未锁,却尚馀六人把守,他又翻墙而出,已不见弥煌身影,唯入山处的一具尸体和漫山追兵。他又跟在追兵後至齐媅处,为避两军相见,媅闻听有正东军上山便即刻将守护她的南兵遣下山去了。拾绍深觉这般搜下去任谁都躲不过去,盼只盼下山的南兵可把此情况报给大王子。他又一边藏身一边这里那里地寻弥煌,却直到正东军收兵也未能寻到。但见可下山,他即刻入营告禀,方知正东军是因察南军正在行备战之事才急急收兵以迎战。遂又带人上山细寻,至山屋时,尹绘刚刚离去。而弥煌伤情突然转险,他相助齐媅一直到天亮。

“方才已醒过一次了。言此人可信。”齐媅说话时已然看到尹绘。

“那便好。”拾绍还在张望弥煌。他昨夜在诸入山口处皆放了哨兵,唯恐尹绘引正东军来此。而此时一回头,绘已被押至院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