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倒是没错,松叶菌是所有菌子里最先长出来的,再等个天的,估摸着其他菌子就要陆陆续续长出来了。两人采完茶叶都过去半个时辰了,林子外面传来了苏母他们的声音,两人对视一眼,拔腿就往外走。等出了天门山边界,这才敢应她,“阿娘,我们在这呢!”两人一边往回走一边统一口供,“回去可不许说漏嘴了!”苏子木最怕。苏子苓:“知道了,我又不傻!”苏子木:“阿娘问起来就说在附近,若是知道咱们进了天门山,哪怕只是边界,估摸着我的两条腿就要保不住了!”“知道了,知道了,”苏子苓懒洋洋的应着,抬眸看到不远处的苏母,她轻咳了一声,提醒道:“到了,到了,别说了。”苏母站在树底下,一脸担忧,“上哪去了你们?喊了那么久都没应。”苏子苓指了指不远处,“在那边转了转,没听到。”苏母看了一眼篮子,“这又是啥?也能做吃的?”苏子苓:“茶叶。”“茶叶?”苏老爷子声音微微高了些,“就是茶楼里那金贵物?”见苏老爷子认识,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苏父:“爹,你知道?”苏老爷子点点头,又摇摇头,“不知道,我前几年去县里帮人打石磨,路过茶楼听别人提了几句,说是那上好的茶叶要九百文一斤,最次的也要二十几文一斤呢。”说着他嘿嘿笑了一声,“我去打石磨那家也是做小生意的,家里有点茶叶,有幸喝了一杯,听说是二十文一斤的,这玩意儿,好喝是好喝,就是贵。”苏子苓挑了挑眉,她想说,不止呢,真正特别好的茶叶,几百两一斤呢,就连她采的这个百年老茶树,烤制出来只怕也要好几百文一斤呢。不过这些话她没说出来,怕刺激到老爷子。听苏老爷子这么说,苏母的眼睛都亮了,“爹,照你这么说,这茶叶那岂不是特别值钱?”“那当然了,这都是那些大户人家喝的,咱们小老百姓啊,喝点大麦茶得了。”老爷子感叹了一句。苏父一巴掌拍在大腿上,“既然这么值钱,那咱们去采了卖吧!”苏老爷子白了他一眼,“就你聪明,我们不想吗?”苏父:“爹,这里头还有别的门道?”苏老爷子担起一担叶子走在前面,“这茶叶啊,不能这样直接卖,我看那户人家泡的,那茶叶是卷起来的,而且是干的,听说需要炒。”苏父挠了挠头,“这……还要炒?”苏老爷子摇摇头,“我也不懂,知道的这点还是道听途说呢。”说着他顿了顿,音量提高了一些,“青丫头,你摘这茶叶,难道是知道怎么炒?”炒茶苏子仲看向苏子苓,然后就看到她十分淡定了看了他一眼,脸不红心不跳开始胡说八道。“会一点点,听我阿奶说过,阿奶以前在那户人家的时候,见过怎么炒,咱们可以试试。”苏老爷子点点头,“还是你阿奶厉害,”他嘿嘿一笑,话音一转,“不过还是我厉害,嘿嘿,娶到了你阿奶!”苏母:“这个炒茶很难吗?”苏子苓想了想,特别专业的她不会,但是简单炒制了自己吃的话她还真会。上一世她出生于九十年代,村子比较偏僻,日子很难过,她周末经常跟爷爷上山采野茶,回来后就自己炒。一斤也能卖个四五块钱呢,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还行吧,我先试试,到时候可以教你。”苏母应了一声,“行!”语气里满是激动,苏母比较好学,只要是能挣钱,她都想试上一试。看着这一群人没一个怀疑她,苏子仲:“……”不是,就没人怀疑她说的话吗?这阿奶都不在,她什么时候跟她说过的?一群人,背的背,挑的挑,一路回去遇到不少人。“冬青,不是,你们家这是……”那人看着老苏家这背的背挑的挑的,满脸疑惑,“什么情况啊?”苏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看了看苏子苓又看了看苏老爷子。他这模样落在村民眼里就是,难以启齿。那人叹了口气,“你们家不是都开始卖豆腐了嘛,怎么还这么吃啊?”“这样下去不行,你们家田地又多,这么吃身体哪里扛得住啊,这样吧,你晚上到我家来,先拿上一斗回家对付着吃。”苏老爷子咳嗽了一声,“咳……咳,那什么,不用了,家里有粮,这玩意不是用来吃的。我拿回家是用它的颜色来染豆腐的。”那人恍然大悟,“哦,这样啊,不过,这个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