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烬雪裁春全文免费阅读 > 第四十一章 活神仙又来信(第2页)

第四十一章 活神仙又来信(第2页)

孟辞眸光微沉,但没表现出来,看过之後合上册子,跟王同知道谢。又让王同知先忙,不必管她。

王同知离开後,孟辞在暂借的值房铺纸提笔,洋洋洒洒写了封信。

衙门中暂时找不到线索,孟辞便去了望江楼旁边的茶馆与袁治汇合。

“有劳袁大人派人把信转交给沈次辅。”孟辞把信递到袁治跟前。

“一定送达。”袁治接过信件,“孟寺正是不是发现什麽了?”

孟辞缓缓摇头,“不确定,还得仰仗沈次辅确认一番。袁大人有何发现?”

袁治续了盏茶,目光变得深沉,“慈渡寺确实有人迹,但我们的人看到的竟有老人和孩子,完全不像沈次辅与孟辞遇险时遇到的人那样会武功。”

“老人和孩子在那种荒废的寺庙做什麽。”孟辞摩挲着茶盏边缘,不由拧眉,“继续观察吧,万一是什麽障眼法,先不着急行动。”

袁治认同地点点头,“是该如此。”

“还有一事。”孟辞在见底的茶盏中蘸了点茶水,在桌上画出两条长线代表河,又紧靠“河”画了个圈,最後在圈的东北方画了个方形。

“我已打听到,霁州运来的瓷器大多供运往以港口为中心,东北方向一名为玄冥龙王庙的地方。民间有传言龙王庙供奉的龙王颇喜青瓷,供奉的瓷器越多,就越能保佑涿州风调雨顺。涿州近年还算太平,许多百姓把功劳归结在于龙王,龙王庙也因此香火旺盛。若人手足够,还请原大人也盯一盯这龙王庙。”

袁治还是头一回听说用瓷器供奉龙王,颇觉奇怪,于是欣然应下。

他看孟辞略显心神不宁,随意找了个话端问:“话说孟寺正跟沈次辅和陈指挥使是不是旧相识?”

“不是。”孟辞摇头否认,“袁大人为何这麽问?”

袁治挠挠头,笑道:“就是看二位大人对你挺上心,所以好奇问问,没别的意思,别往心里去。”

“怎麽会。”孟辞轻笑,心下却是尴尬,袁治不知道几人开始“要好”是因各取所需,全是利益,没有真心。

-

孟辞仍住望江楼,只是换了间寻常的房。

残阳的金辉斜漏过窗棂,暮色洇透帷幔。

孟辞一回房便扑倒在床,闭目养神。半晌,微微偏头再睁眼时,看见床斜前方的桌上多了一物件。

她猛地弹起走到桌边一看,是一只竹编的小鸟,底下还压了一张对折的纸条。

孟辞知道这是向嘉茴留的,不由暗道可恶,这人竟一直掌握着她的行踪。

她打开纸条一看,上头写着:慈渡寺,不必再等。

“这是何意,让我动手?”孟辞拧眉,喃喃道:“以前说话倒挺直,现在反而学会打哑谜了。”

她收了纸条,思前想後还是觉得向嘉茴有头无尾的话不可轻信,需得袁治再探方可决断。

是夜,有人敲响了孟辞的房门,她下意识希望是向嘉茴,如此便能把事问清楚。

她立即开门,但见来者是沉鱼。

沉鱼进屋合上门後从怀中取出一支小指长度的玉哨递给孟辞。

“方才在楼下遇到了袁总旗,他要给你这个东西,我代劳了。”

孟辞接过,好奇道:“这有什麽用?”

不待沉鱼开口,孟辞便吹响了玉哨,绵长的哨音未落,便有一只鸽子扑腾着翅膀落在窗边,“咕咕”地应和。

“袁总旗说这是京城送来的物件,至于有何作用,你一吹便知。”沉鱼看向窗边落的鸽子,又道:“喏,应该是用来传信的,这样快些。”

孟辞走到窗边,见信鸽足系青竹筒,打开竟落一笺:诸情已悉,日後以此递讯。

她认得此字迹,是沈淮序的。他不加掩藏,是为让孟辞知道信鸽是他的。

孟辞阅毕,将笺纸就灯而焚,又让沉鱼回房歇息。

翌日,孟辞依旧到知州衙门探查情况,但对于死士来历的调查依旧没有进展。

愁眉莫展之际,忽然有人来报西郊山林中有异动。

孟辞一凛,想来是慈渡寺那头有情况,但不确定是否与袁治等人有关,毕竟他们约定过不可打草惊蛇,若有异样,要提前与孟辞知会。

由于不确定情况,孟辞只好和知州衙门的人提议多派几名衙役探查情况,还道:“我本要前往霁州,但涿州出事,朝廷不会放任不管。我留在此处,一来调查码头死人,商船险些被劫一案,二来也想和诸位并肩,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语毕,便嘱咐王同知在衙门安心梳理案情,她随衙役们去涿州西郊一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