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赶尸赴任by三更笔趣阁 > 第六章1(第2页)

第六章1(第2页)

祝鸿文打断了那公人,“你在这等着,我去换件官衣。”

那公人连连应道:“诶,诶,那您可得快点儿。”

说罢,祝鸿文关门回了里屋,将那尸体塞回木箱,又将木箱推进床榻下。

这期间,那公人又催了两遍,祝鸿文全当做没听见。随後神色平静地梳洗,换衣。

半柱香时间过去了,祝鸿文终于头戴长翅幞头,身着青色曲领大袖从屋里走出。

“您可出来了…”那公人又嘀咕道。

祝鸿文仍当做什麽也没听见。

二人一前一後,公人在前引路,祝鸿文跟在後头。

那公人在公门当差久了,已有自己的谋身之道,见着愣头青的年轻官人,不免起了指教的心思。此刻他扭头朝祝鸿文一窥,放慢了脚步,又开口了:“其实昨夜那事儿,咱衙门的人都清楚,是他孔家做事太嚣张了。可没办法,谁让您把人给放出去了呢?主簿您不知道,外边人都在传,说什麽孔家夫人与您有勾连,还说什麽苏家姐弟有些隐情…反正这话啊,我说出来都觉得羞。您说,您干嘛把那人给放出去呢?无事都惹得一身骚。”

祝鸿文停住了,他看着那公人,“这些话,你从哪里听来的?”

那公人也停住了,打了个哈哈,只道:“主簿您放心,我是不会这麽想。您可是我们衙门的自家人。”

祝鸿文牢牢盯着那公人的神情,没再说什麽。

那公人并不怕得罪祝鸿文,他嘴角一提,竟又说了句:“祝主簿,在官场要总是这麽哑巴,可是会吃哑巴亏的。”

祝鸿文依旧什麽也没说,直越过那公人自顾往前走。

去勘厅的路上有一条矮木桥廊,廊下水塘多年积淤不过尺深。祝鸿文没几步已踏进廊里,那公人则跟在後头。

走到桥中处,恰逢几名婢女正低着头在清扫桥面。那公人脚步放慢,看似不经意地转头,眼神却黏在那几名婢女身上。

“哟,孙家的丫头也在啊?”那公人突然提高了声音,停了脚步,熟稔地打了招呼,“上回见你还是在东院,今日怎麽到这边来了?”

婢女们听到这声招呼,面色微变,手中的扫帚动作不停,垂首不语,只是身子微微转向了另一边。那公人也不以为意,嘴角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手指轻轻摩挲着衣襟,目光仍在那几名婢女背影上流连。

听见公人打招呼,祝鸿文便停了脚步,此时见状神色一沉,突然折返回来,一脚斜踹向那公人,那公人猝不及防,惨叫一声便跌入桥下的淤水之中。

那公人挣扎一番,才从水塘里冒了头站直了身,他气急败坏指着祝鸿文就骂,“你推我作甚!”

只见祝鸿文冷着张脸,“老东西,竟当起我爹来了。也不看看你自己是什麽身份。要是脑子糊涂了,就多喝两口泥汤醒醒。下次要是再乱嚼舌根,我让你这辈子都吃不了衙门饭。”

说罢,祝鸿文也不看那公人错愕模样,径直往事厅去了。

***

宋朝县级官府设置四官,官职依次为知县丶县丞丶主簿丶县尉。与之相对应,各有知县事厅丶丞厅丶主簿厅和尉厅用于办公。

独自去往知县事厅的一路,祝鸿文琢磨着县令找他的用意。

初来雄州,这县令便推自己与会。对县衙大狱的诸事,县令也不甚管。自己来雄县已有几日,也曾主动拜访,可直到今日此时,这知县竟还一面都未曾得见。祝鸿文心中实有些不满。昨夜孔拔如此嚣张,想也知道,这县令一大早叫自己前来必无好事。

正叹着,他已然走到知县事厅门外。

祝鸿文整了整衣冠,大步迈入。只见厅中灯火通明,曹县令正坐于上首,见他进来,便挥手示意他落座,语气温和:"你来了,快请坐。这几日不是你忙便是我忙,一直无暇相见,倒是怠慢了。"

祝鸿文完了礼数,擡眼答谢,这才仔细看到曹彰面目。只见他身形微胖,嘴角含笑,乍看之下倒是个好说话的模样,可那一双吊梢眼却透着几分精明。他忽地想起东京府的店宅务亲事官,两人眉眼之间竟有七分相似,不由得暗自好笑,却还是肃容直起腰来,拱手道:"下官来此数日,还未能为县尊分忧,实在惭愧。”

“诶,你我同为县衙当差,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曹彰端起茶盏,用茶盖轻撇了撇那一点儿浮在面上的沫,丝毫不在意祝鸿文的拘礼,“既是一家人,有些话,我也就直说了。”

祝鸿文听出话中意味,恭敬道:"请县尊示下。"

"昨夜孔家深夜来人,禀告我苏元立一事,你昨夜在场,发生了什麽,我也不多说了。待会我还有要事要出去忙,这才便让人一大早请你过来。"曹彰顿了顿,"我只问你一句,那人犯苏元立,孔家来人说,是你放出来的,纵他行凶?"

祝鸿文立马辩解道:"人是下官放的,可下官并未纵他行凶,反而是那孔拔…"

“多的就不用说了。”曹彰伸手打断了祝鸿文,“人确实是你放的。"

祝鸿文没再接言。

曹彰将那茶盏置于案台上,望着祝鸿文:"我虽是知县,与你职责不同,却也算是你的上级,要是你愿意听,那我给你个忠告。查案要紧,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你初来雄州,许多事情怕是还不够了解。李太守那边。。。"曹彰微微摇头,"虽是上官,但我等文官办事,不能与那些武人一般。这次的事情不大,我不为难你。但也不小。苏元立的事,还是要你亲自去向太守那边说个明白。"

祝鸿文垂眸不语。他十分清楚县令曹彰这般绕来绕去,无非是要他担责。但眼下与其在这里争辩,不如早点听完了事。毕竟赶紧去把案情查个水落石出才是要紧。

“怎麽?哪里不明白吗?”曹彰追问了句。

"下官明白。"祝鸿文擡头应道,"属下会亲自向太守解释清楚。"

曹彰还算满意祝鸿文的态度,他挥了挥官袖,“那退下吧。”

临了前,曹彰还说了句:“对了,国信司那儿也要查走私,估计今日会来寻你。你准备一番,别丢了衙门的脸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