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张诗琪又点开其他班级的入学招生人数,无一例外,都是四十五人。
为何四班是个例外呢。
校园网站上还有一个目录叫合影留念,分类里有入学照和毕业照。
毕业照的电子版,各届,各班,点开来都对应齐全。
入学照则一律没有。
只有一个黑框,是页面无法显示的状态。
这种校园网,有的资料上传了,有的资料没有上传,倒也是常有的事,不如一问。
张诗琪再次拿起电话打给了教务处主任。
询问为何网页上无法显示入学照片。
“咳,张队啊,不是没放,是压根没有。校园网为了目录看起来丰富多样一些是这麽设计的罢了。”
张诗琪挂下电话仍然心有不甘,调查到现在,还是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无论是何中海,还是教务处主任,亦或是这个校园网。
都有自己要维护的立场。
都不是完全会说实话的对象。
张诗琪觉得自己必须再找另外的样本,比如同为2003届四班的学生,也就是吴俊杰和蒋勋的同学。
绕不过的。
之前逃避是因为排查同学是最复杂最花时间的一条路。
现在看来是必经之路。
为了庆祝短暂的告别李局找证据的执念,顾安远约张诗琪下班後去那天她去的老地方喝一杯。
当张诗琪坐在吧台前和顾安远说出自己的想法时,顾安远也陷入了沉思。
“如果要找的话,找谁呢?从谁问起呢?谁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顾安远一连三问,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殊不知,他的困惑也是张诗琪的困惑。
“倒是有一点,不管问谁,人数,和当年发生的事,都能知道。”顾安远边想边说道。
张诗琪抿了口金酒,点了点头。
“不对,要知道人数,成绩排名表就够了。”顾安远突然看向张诗琪。
“嗯?成绩排名表?哪来的成绩排名表?”
“搜蒋勋家的时候,夹在初中同学录里。”顾安远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你可真行,这会儿想起来了?收回来了吗?”“你也没问我啊,收回来了,在证物室的箱子里,我让小李给我们找出来拍个照。他今晚值班。”
语毕,顾安远便拿起手机给小李发起了语音通话。
小李向来办事利索,按照顾安远给出的指引,很快便在证物室的箱子里翻出了一本绿色漆皮的同学录,里面确实还夹了些陈年试卷以及一张成绩排名表。
小李迅速拍下照片给顾安远发了过去。
点开照片。
放大。
这是一张2002年度初二下半学期期中考试的成绩排名表。
四班,一共四十五个同学的班级排名和年级排名,赫然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