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点名的臣子霎时白了一张脸。
他方?才自觉抓住了青云梯,铆着劲地往上攀,为此不惜夸夸其谈,只希望自己能?被圣上与太?子记住。
现在看来,他的确被太?子记住了,并且记得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只可惜,这份记住,不仅有可能?让他丢了乌纱帽,更有可能?让他失却?性命!
他惊惧不已,冷汗涔涔,支支吾吾半晌,终是坚持不住,扑通一声跪下,磕头如捣蒜:“微臣知?罪……微臣知?罪……!”
有了这一出,原本还在观望的臣子,全部反应过来——
太?子妃藏身于屏风后,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太?子根本没有想要太?子妃的性命!
从头到尾,这都是一场戏!一场测试群臣的戏!
登时,先?前力挺圣旨的臣子,一个接一个地跪下,惶然不安地请罪。
便是为太?子妃进过言的臣子,也面露惊疑之色,显然很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何要这样做。
太?子将殿中情形尽收眼底,淡声道:“诸位大人?不必惊慌,今日的这场朝会,并非鸿门?宴,诸位既能?完完整整地来,也能?完完整整地走。”
“孤只是同?你们开了一个玩笑?,没想到有这么多人?信了,完全遗忘了太?宗之训——凡修道者,不可妄言,定论人?之生死,若妄言,便为邪道。”
“乌星遮顶,日食之相,自古有之,光是本朝发生的,就有过数次,诸卿为何还会相信,此乃天灾异象,与人?祸有关呢?”
他状似不解地询问?。
没有人?敢回答。
就连许太?师,也噤了声,保持了沉默。
见状,太?子道:“诸卿给不出答案,无妨,孤这里有答案。”
“但?在此之前,要劳烦诸位大人?,听孤讲一个故事?。”
“建元五年,后宫的一位妃嫔,诞下了一对双生子——”
双生皇子,预为不祥,兄留宫中,弟去长安。六年之后,道人?进言,弟死献国,兄立太?子,可解旱灾,安邦定国。圣上允首,接回幼子。蓬莱岛上,兄弟相见,兄代弟亡,弟替兄名,装疯卖傻,饮恨数年。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今时已至,天道昭昭。
太?子的故事?讲完了。
“诸位大人?以为如何?”他淡声询问?。
死寂。
群臣之中,无一人?敢开口,只在心里翻江倒海,掀起?惊涛骇浪。
——太?子,竟是奇王!
不对,应该说,太?子与奇王,原来是十皇子,而?非九皇子!
这是一场维持数年的伪装!
而?今,到了揭露一切的时候——
许太?师首先?下跪,恭敬而?郑重地行礼:“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接着是反应过来的长安府尹,拉着尚在怔愕中的大理寺卿一同?跪下,高呼:“参见太?子殿下!”
最后是剩余的群臣,惊醒过来,齐齐跪拜叩首:“参见太?子殿下!”
声音浩如山海,在含元殿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