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丹柿祭
两日後。傍晚时分,太阳已落在紫霄山後。借着晚霞馀晖,路上可见大片真珠柿林,枝头已挂满落日色如玉般莹润的真珠柿,空中也弥漫着阵阵甜香。
渌水镇外围的柿林与紫霄山间,有两座相邻的小院,这便是穆家了。穆志虎家的院子稍大,里面总是晒着兽皮和肉干,穆兴杰家院子稍小,常年晒着各式药草,堆放着农具。
烈风兽拉着他们到穆家後,便挣脱缰绳跑回了紫霄山中。他们到家後并没有见到家人——都去摘柿子了。
姜婉静打发姜毅去镇中医馆取药。
“认清楚些,一定要把药柜最上面一层里面那个格子里的药拿来,其他平常要用的药你看着拿,左右药不够了也是你跑腿。”
“婶子,都过了两天,他的伤口还没有愈合的迹象,人也没醒,还有救吗?”穆简疑惑地问道。
“我亦不知,这麽多伤若是平常人,早已死了。可他脉象很好,呼吸也算平稳,伤口虽说没好,可也没腐坏,再看看罢。”
“若是不行,丹柿祭後,带去安平城瞧瞧。”
“也可,那里的郎中说不定见过仙人呢,也许能治好。”
二人说罢,穆简便出门去柿林,准备趁着天还未黑再干点农活。
穆家人早年在鹿野村以猎兽为生,直到穆志虎的父亲这一代才在渌水镇定居,但依然做着猎兽的营生。只是穆兴杰学艺不精,受伤无数,实在没有法子,他便开始学着渌水镇的农夫种粮食丶种柿子。待到穆志虎的大儿子穆康长大,也跟着穆兴杰学农夫的手艺,只在不忙时上山猎兽。
靠着出售真珠柿丶兽皮丶兽骨等进项,穆家人的生活还算宽裕,且因着穆家人时常能吃上肉,全家人都长得比镇上其他人更为格外壮实。他们的柿林在渌水下游,穆简要穿过镇子方能到达。
丰收时节,大家都在田中采摘收获,往日热闹的镇子中现在几近无人,连学堂都停了课。路上穆简特意绕道酒坊,果然也没有人,傅娘子和小夥计也到柿林中摘柿子了。
“师兄丶嫂子!”
穆简高声冲着柿林中的一男一女喊道。那男人已近中年,生得憨厚壮实,正是穆志虎的大儿子穆康,另一女子生得窈窕斯文,正是穆康的妻子柯九思,她是凌河镇中教书先生的女儿,识文断字。
“阿简,你们回来了,一路上可还顺利。”
柯九思放下正在收拾的柿子,向她走来。
还未等她走近,只见两个小萝卜头喊着“姑姑”“姐姐”向穆简跑来,还有个年轻女子也从树上“呲溜”一声滑下来,向穆简跑来。
两个小孩分别是穆兴杰和姜婉静的小儿子与穆康和柯九思的女儿。年轻女子有着一副圆圆脸,身量不高,但很是矫健,是穆志虎的小女儿,名叫穆春宜。
穆简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对穆春宜夸道:“不错嘛,身手越发好了。”
穆春宜嘿嘿一笑,拉着穆简的手好一顿撒娇。
穆简又对柯九思说道:“嫂子辛苦啦,这次路上还算顺利,回程时还救了个人,回去了和您细说。不过着急回家,坊市也没去,什麽都没带回来。”
“那倒无事,家中也不缺什麽,平安回来便好。怎麽不在家里休息,还来这做什麽。”柯九思嗔怪道。
“这不是看着天还早,就想再干点活。”
“那行吧,孩子们都别围着阿简了,咱们再多收几筐柿子回去。”
穆简手脚极其麻利,拿着小筐“蹭蹭”两下便爬上了树,捡着枝头上个头圆润饱满的柿子摘,不一会儿便摘满一筐。
夕阳西下,穆家人推着板车向家中走去。镇中其他人也纷纷归家,远远可见几处炊烟升起,进入到镇子後,石板路上人烟渐渐嘈杂,许多人家已掌灯,昏黄烛光透过窗纸洒在石板路上。
酒坊的傅娘子指挥小夥计将酒旗重新打出来,正是入夜时分,酒坊迎来了今天的第一批客人。穆简定睛一看,姜毅正拿着酒葫芦混在人群中打酒。穆简摇摇头,笑着从路边捡了颗小石子丢向姜毅。
“早些回家!”
“知道了,师姐。”
傅娘子闻声,转头笑问穆简:“今年可有摘到好柿子?”
穆简从筐中拿了一串圆润艳丽的柿子递给傅娘子。
“给你留着呢,不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