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看凡间这些年的说说 > 第 134 章(第1页)

第 134 章(第1页)

第134章

隔日晨,姜馀善将赵婧绑在高台上,身上披着一件醒目的红色大氅,赵昱说是不要冻坏了自己妹妹。只是赵婧脸色苍白如纸,载苍剑被姜馀善拿着,架在赵婧脖子上,寒风吹过时还会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城楼上的赵砾看到这一幕,手指死死抠着城砖,指节泛白。

“赵砾!”赵昱的喊声响彻在冰天雪地里,“婧儿妹妹昨日来我营中拜访,不若你打开城门,迎我等入城,我亲自送妹妹归家!”

孟岭握着挂在腰间的长剑,指甲几乎掐进掌心的肉里,她没有表现出什麽情绪,只是口中轻轻道:“不能降。”赵砾则强忍着泪水将身後嘈杂的大臣喝退。正此时,衆人忽见高台上的赵婧突然挣断绳索,不知她何时挣开的绳索,一直隐忍到现在。姜馀善反应不及被她夺过剑反擒。赵昱眯着眼,见她没有反抗之意,反倒一直望向皆暄城楼之上,便没有让人立刻捉拿。

赵婧望着远处城楼,忽然大叫:“爹——!娘——!不——降——!”她突然咧嘴一笑,寒光闪过,载苍剑不知何时已被她反握,划过自己的脖颈。

“将军——!”她身旁两名昨日一同前来的将士的哭喊撕心裂肺,他们奋起反抗。可他们不是赵婧,赵昱只是看了一眼,就随手招呼人将他们杀了,接着大喊:“大伯——!妹妹英勇——!我定会厚葬她——!”

赵砾站在城楼上,看着那抹红袍在一片苍白中缓缓倒下,突然觉得眼眶发烫,赶忙闭上了眼睛扶住身旁的孟岭。孟岭深吸好几口气才朝着城下朗声道:“赵昱!你以为杀了我女儿,我便会降吗?”她指着西方,“吴楚联军已过武岭郡,不日便达韩顿郡!过了韩顿郡便至皆暄!你我若再内斗,齐国便真的亡了!”

风卷着雪片,将两军的旗帜吹得猎猎作响。赵昱望着城头那面齐字旗,道:“天下分合,本是常事。只是莫要苦了这世间百姓。赵砾!降吧!”

宁桓峰的琴声在这个雪夜里响起,调子是赵昱没听过的,是太原县的梅花落。

赵砾独自一人在城楼上枯坐一晚,背影在风雪中显得格外佝偻。孟岭没有劝他,只是默默地转身,回了章台宫主持大局。

又过一夜,大雪几乎将赵砾淹没。吴楚联军已知韩顿郡外,韩顿郡求援。

雪停了一天,韩顿郡传讯,他们无力抵抗,只能任由吴楚联军明日过境。

又是一晚,雪越下越大,仿佛要将这世间的恩怨情仇,都掩埋在这片苍茫之中。

四日的雪,把皆暄城裹成了一座白坟。

城楼上的角楼吱呀作响,赵砾扶着冰凉的垛口,望着西方天际——那里有灰黑色的烟尘正在蔓延,像一块脏污的抹布,正一点点擦去雪原的清白。

“都带来了吗?”他的声音像被冻裂的木头,转身时袍角扫过积雪,扬起的粉雪落进靴筒里,竟不觉得冷。张蒯领着两人走上城楼,裴宿父子手脚上还有着镣铐的痕迹。这对父子被软禁在承明宫偏院已有两年,裴宿的胡须白了大半,裴遵瘦了许多,身上的长衫上还是当年时兴的款式,如今显得大了旧了。

“大公子。”裴宿开口向赵砾问礼。张蒯怒骂当称为齐王。赵砾摆手制止,“念吧。”赵砾从袖中掏出一张锦帛,随风扔在裴遵脚下,“用你最大的声音,让城楼上丶城墙下,让这皆暄城里,让这齐国天下的每一个人都听见。”

裴遵捡起锦帛展开看去,那正是他当年帮赵昱写的《讨伐檄文》,墨迹淋漓,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针。他将锦帛递给父亲裴宿,裴宿深吸一口气,干涩的声音在寒风中炸开:

“昊天不吊,降此鞠凶!齐室蒙尘,社稷将倾……”

一字一句,如擂鼓撞钟。城楼上的守军纷纷垂首,积雪从盔檐滑落也浑然不觉。当读到“砾以冢嗣之尊,怀枭獍之毒。伺王病笃,假探视之名,行捂杀之实”时,裴宿的声音陡然拔高,惊得檐下寒鸦扑棱棱飞起。

赵砾背对着衆人,面对着赵昱大军,望着远处的烟尘。

这位三朝老臣读得很慢,像是要把每一条罪状都刻进城墙的砖石里。“……暗输边防于吴楚,私结匈奴于漠北。引狼入室,欲焚宗庙以固权……”裴遵声音逐渐沙哑,几乎失声。裴遵接过父亲的声音,他的声音相对清朗许多,也更显坚定。

孟岭不知何时走上城楼,她站在赵砾身後三步远的地方,身上的铠甲结着冰霜。

檄文读到末尾,“白马载书,誓清妖孽”八个字落下时,东方天际恰好裂开一道金光。雪停了,阳光刺破云层,照在赵砾染血的玄衣上,竟泛出铁锈般的色泽。

“都听见了?”赵砾转过身,目光扫过城楼上的衆人,最後落在裴宿父子身上,接着转身看向城楼下,皆暄外面的赵昱道:“本王赵砾认罪,今日禅位与平阳君赵昱!望尔不负历代祖先,励精图治,壮大齐国!”话音才落,他突然拔出孟岭腰间的长剑,动作快得让人不及反应。剑锋划过脖颈的刹那,他看着城下缓缓逼近的赵昱大军,唇边竟泛起一丝笑意。

孟岭接住他倒下的身体,轻轻的将他放在雪地里,整理好他凌乱的衣襟。然後举起赵砾掉在地上的长剑倒在赵砾身上。

赵昱的大军在辰时三刻进入城内。当他走上城楼时,只看见两具并排躺着的尸身,身上覆盖着新落的雪。裴宿父子跪在旁边,正在用体温融化尸身周围的坚冰。

“厚葬他们。”赵昱的声音很轻,“作——出公。”

他走到垛口边,望着其中鳞次栉比的屋舍。随着他带进来的粮食,百姓的家中炊烟正在升起,百姓们开始清扫门前的积雪,仿佛过去的两年都只是一场噩梦。

裴遵捧着那卷檄文走到赵昱面前,锦帛上的血迹已经冻干:“大王,这檄文……”“烧了吧。”赵昱望着远方的烽火台,那里已升起平安的狼烟,“齐出公多年辛劳,疾病缠身。病逝前传位与我。”火焰舔舐着锦帛,将那些激烈的文字化为灰烬。风卷起纸灰飞向天际,与初升的朝阳融在一起,竟分不清哪是光明,哪是过往。

章台大街上,靠近王宫处,将军府。张婉婉早早将仆人侍从一并打发走了。她怀里抱着孩子,听着城楼上传来的声音。当街头巷尾奔走相告平阳君入城时,她将烛台举起,将这将军府点燃。赵家殉国,她亦如是。

张婉婉在火光中蹲下,仔仔细细的看着眼前的孩子。她的手轻轻抚过孩子稚小的脸庞。这孩子还尚未取名。

当赵昱听闻消息时,将军府已然化作一副残垣断壁的景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