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辅助发出通缉令。
案件进展非常也很顺利,在发出去第三天就有了消息。
当天中午,李峥正在局里的食堂吃饭,本来他一个人占一个桌,田辰整理完资料直奔着他的桌来了。
旁边桌几个同事吃着吃着聊到了这个案子,聊散落现场的那些东西,聊死者和嫌疑人的关系,聊到他会躲哪里时,几个人都持不同的意见。
约莫就在这时,李峥电话响了。是他队里一位实习生,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李队,人已经抓到了。
“在哪抓到的?”
李峥一开口,食堂顿时安静下来。
该说不说,崔洋也真是能躲,在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一定偷偷跑外面时,他居然还真就一直在小区里某间荒废已久的地下室里躲着。
此时距离案发不过第三天。
能在这麽短的时间内抓到嫌疑人,的确是件喜事,其中李峥的同事潘松反应是最大的,饭都顾不上吃了,一抹嘴就站起身要走。
在经过李峥身边时,潘松还特意回头看了李峥一眼,状似关心道:“李队,您先慢慢来啊。”
食堂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有几道隐秘视线朝着李峥看来,有探究,有好奇,甚至还有同情。
第一个沉不住气的是田辰。
他是李峥两个徒弟当中学习进度较慢,却也最没什麽心眼子的性格,说话也是十分直接。
“他这是什麽意思啊,都知道这案子一直是师傅你跟着吧,您都守了好几个夜班了,现在人抓到了,轮得他这麽积极,跑去赶去抢功啊?真服了…”
这话虽说太直白了,
但的确没说错。
在命案必破的文件下,破案效率高的单位自然会获得各种奖励,得到表彰,授予称号,对个人对整个清潭市公安都是极大的荣誉。
如果电业局小区这场凶杀案真这麽顺利,能在一周内侦破,他们局里所有参与的人员怎麽着也能拿个称号吧?
李峥和潘松关系算不上糟糕,但也不能说多好。毕竟三年前如果不是李峥居然被调来,最可能升支队应该是他,也不会现在还是个副支队。
“行了,别抱怨了,收拾收拾走吧。”李峥没有田辰那麽生气,他吃下最後一块土豆,收好托盘,顺势从打菜区拿了一块玉米馒头,塞进嘴里,“走吧…”
【只要把唯一的嫌疑犯捉拿归案,再从他口中问出他的作案目的和行凶整个过程,这个案子就算结了。】
这是李峥当时的想法。
可一晚上过去,案件唯一嫌疑人崔洋人的确是抓到了,可他只承认自己与死者发生了一点争执,也承认他们的关系不是普通室友,他主动地交代他和死者如何相识的过程,还交代了几年前在网上骗人的经历,唯独就是不承认自己杀了人,甚至对于死者的死亡,他还表现出一种非常诧异的状态。
“不是你杀的,你躲什麽?!”
负责审问的是潘松,他脾气一直不太好,但他审讯的确很有一套,板着脸怒声呵斥时,离他最近的人甚至可以感受到耳膜的轻微震动。
“我警告你态度端正一点,老老实实的交代清楚,别耍什麽心思…”潘松将一一拿出现场勘查时拍下的种种照片拍在桌上,“你自己好好看一看…”
“我已经说了很多遍了,我那天真的连楼都没有上过,而且我不回去的原因,是他跟我说不要上去的…”
嫌疑人崔洋的确如同笔录里房东太太描述得那样,模样生得白净俊俏,双眼皮褶皱很深,眼睛又大又明亮,是看起来很面善的模样,不过监控里的他情绪明显很激动,手铐哗啦啦响。
“我真的不知道他死了!这些照片我见都没见过!我躲起来真的是因为他给我留的信号,让我不要回去…我真的不知道他死了…”
“编,继续编。”潘松冷笑,“他那时候都死了,怎麽给你留信号?你撒谎怎麽也不想想逻辑呢?”
一旁负责记录过程的是另一个李峥不太熟的年轻民警,他跟着帮腔了一句:“现场查过了,根本没有第三个外人的脚印和指纹,你说不是你,那你倒是说说看是谁啊?是鬼啊?”
“我…我也不知道。”
崔洋软趴趴地垂下了脑袋。
“那你现在就是承认你的杀人事实咯?”潘松一个眼色,另一个民警将一份单子递过去,“把认罪认罚签了…”
“不行,我没有杀人…”崔洋皱眉反驳,“我真的没有杀人!”
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
李峥一直在监控室看着,看着潘松的情绪越来越激动,中间休息时,他一出来一脚踹倒了外面的垃圾桶,骂骂咧咧道:“我要是再撬不开这瘪孙子的嘴,我他妈名字倒过来写…”
在正常审问程序中能使用的压迫手段无外乎言语施压,环境施压,甚至于嫌疑人坐的硬邦邦的审讯椅,固定手脚的装置,乃至头顶无比刺目的光都是为了不让嫌犯好好坐,不让他好好休息,纯为了折磨意志,
如果以上都不行的话,部分还会上点非常手段,在没摄像头的死角做点什麽太正常不过了,有各种办法既让人痛又不会留下痕迹被检查出来。
潘松算是多年的老刑警了,对这块可以说非常有经验,在看着他打算再次审问时,李峥拿起了对讲机。
“我来吧。”
当时已是接近深夜十点,李峥作为现场当时的第一领导,潘松一个副的就是再不服,也得听他的。
第二场审讯一直从夜里十点持续到第二天早晨,连说要一直看监控的潘松都实在熬不住睡一觉了,审讯还在继续。
九点五十三分,李峥出来了。
他在走廊间点了根烟,熬了整整一晚上的精神状态自然不太好,眼里的红血丝跟蛛网似的,眼下黑眼圈又加重了,让他整个人更显颓靡。
他说的第一句话是:
“他可能…不是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