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办?”赵珺惊慌地看向克里斯蒂娜,虽然已经有预谋了,但乔安娜一直是个性格温顺而懦弱的人,真的遇上了这种大场面,难免还是会很慌的。
所以她第一时间想要依靠珍妮特。
克里斯蒂娜强行保持镇静,冷静地对赵珺道:“都是我做的,我们报警,等警察来了,你就说全部是我做的。”
赵珺迅速摇头:“不!不要!说是我干的吧!我怀孕了,会判得更轻。”
她虽然学习不好,但是也顺顺当当的从法律系毕业了,基本的法律条文还是清楚的。
克里斯蒂娜坚定地摇头:“不,这一切都与你无关,动手的人是我,刀子上有我的指纹。”
赵珺的目光立即转向了亨利胸口的那把刀。她想要走过去伸手把刀子拔下来,但是被克里斯蒂娜拦住。
“如果你真的想为我做些什麽,就做我的律师,为我辩护吧。”克里斯蒂娜握着赵珺的手,认真道,“你是个优秀的女孩,我的儿子是个混蛋,他配不上你。你要坚强,我相信你能成为一个比我儿子更优秀的律师。”
赵珺在颤抖,从手指到嘴唇,她整个人都在颤抖。
乔安娜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珍妮特的一番话如同石窟里的原始人第一次听到从天而降的神音,直接震碎了乔安娜长期以来形成的人生观。
这里给了一个非常长的镜头,赵珺就睁着眼睛,瞳孔抖动,摄影机一直对着她拍,一直拍到她坚持不住眨眼了。
赵珺沉重地点头了。
终于拍完这一幕,赵珺拿了个热毛巾敷眼睛,坐在图娜导演旁边听她讲戏。
赵珺的思路其实有点飘了。
刚才拍她和克里斯蒂娜对谈的那一段她其实有一瞬间差点笑出来了。
因为赵珺想到了一种很搞笑的走向。
如果亨利其实没死透,是赵珺想要把刀子拔出来往上面印上自己的指纹,结果刀子一拔,亨利飙血了大出血才死掉,这样就有意思了。
到时候到底要算是谁杀的人呢?
珍妮特是动手的那个,本来一切都跟乔安娜无关,但珍妮特没把人杀掉,只是造成了重伤,真正让亨利死的,是乔安娜想要“急救”,把刀子拔出来,让人大飙血了。
一个是故意伤害,而且可以辩护成是在遭到家暴过程中正当防卫,然後稍微过度了一点点,造成了伤害;另外一个是试图救人,但是可能在过度惊慌之下导致救人的方式出现了点问题,意外致人死亡,而且此人还是孕妇。
到时候上法庭,两个人互相谅解,加上乔安娜亲爹的大律师辩护,再动用一下舆论手段,最好的情况,说不定两个人都无罪了呢!
就算达不到最好,很有可能珍妮特只会判很短的时间,还能假释,乔安娜说不定判个社区服务或者罚点钱。
说不定珍妮特也能写本书,就像是盛高野以前拍的一部毕业作品一样,被抢孩子的单亲妈妈把富二代前男友攮死,结果只判了社区服务,还成了名作家。
要拍爽文就是这麽个路子,不过这部电影不是爽文,按照这样的拍法,在哪里都难上映。
盛高野那部片子因为是短片不上映的才能这麽拍。
图娜导演拍完了电影,又忙着去做剪辑了,赵珺又被自己的导师给放养了,这段时间就专心看她的庄园装修,同时试着写她还没定好到底往哪个方向拍的公路片剧本。
四月中旬,当年的那期恐怖袭击案的纪念日,电影《48小时》上映了。
赵珺去参加首映式,和亨利一起走的红毯。
电影放出来的效果相当不错,现在的特效技术进步了不少,以前好莱坞的特效也经常外包到国内,因为汇率问题,华国特效便宜。
云涧很擅长做这种爆炸戏的特效,所以接受了这部电影的特效部分,做出来的非常真实,跟真的炸了楼差不多。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做一栋楼的爆炸特效所耗费的成本比建一栋只有外层刷了墙的假楼再炸掉可能还要高很多。
如果是远景炸大楼,就像以前拍特摄片一样,把房子建小一点,这样就可以把被炸掉的高楼变成小房子,成本可以做到非常低。
这部电影不好用这样的炸假楼方式主要是因为很多建筑都是地标性建筑,仿造的成本比较高,还有就是为了体现警察的“牺牲”,很多爆炸都是近景,是要把演员和楼拍在一起的,很难忽略体型差异。
赵珺吃着爆米花看完了电影,感觉这部电影质量还是不错的。
虽然她觉得这不能算是现实纪录片,应该算科幻片。
这种事情可能发生在现实中吗?
一边是描写美国多麽强大全国上下万衆一心找恐怖分子,另一边是恐怖分子们到处炸大楼,足足引爆了几十个炸弹,都没被抓到,一路畅通无阻跑了老远。
最後还是靠赵珺这个人质跑路了,给fbi带去了线索,才让恐怖分子们的踪迹被找到。
属实是非常不合逻辑,这个美国又强又弱的,太不合理了。
怪不得这种片子国内很少见,背景对不上,效率也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