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宋眠点头。
就算她不吃,家里也还有这麽多人。
“这个月收成高,加上原先的存银,够买不少粮食,家里放点,其他的都藏山里去。”宋眠沉吟。
这藏哪里都觉得不安全。
毕竟都是心血来着,就算不会被人找到,也还有山里的小动物,反正总有刁民想偷朕藏的粮食。
虽然还没藏,却已经担心上了。
等准备好一年的粮食,又该准备年货之类,过年要两套换洗的新衣,一到初几就会很冷,要备着体面的皮袄才是。
她掰着指头数人口。
高秀丶文兰丶宋赴雪丶宋枕戈丶宋濯丶宋池丶陆晋书丶俊生,还有她一个,总共九个人,这样的话,就得十八套皮袄。
一套皮袄最低二两银子。
她轻嘶一声,再奋斗一个月,就够买皮袄了,那可是真不容易。
好在还有盼头。
她总算明白,为什麽古代没钱的时候,可以当衣服,真的很贵。
特别贵。
能当家当来使了。
更不提过年还要备年货,不过他们不用走亲戚,倒是省了很多钱,买礼物也要一大笔银钱。
宋眠沉吟片刻,想着应该是够的。
她不光有卖馅饼的收入,还有水煎包给她的分红,再就是陶制煤炉的分红,不出意外是够了。
宋眠正盘算着,就见宋志文双手背在身後,溜溜达达地过来了。
“哟,都在家呢。”宋志文笑着打招呼。
宋眠好奇地看过来,喊了宋赴雪过来招待。
宋志文先是打量一圈院子,这才不住点头:“真不错啊,你们这房子盖得好,瞧瞧这门脸,瞧瞧这前厅,真是钱花哪哪美啊。”
宋赴雪客气道:“仰仗乡亲们了。”
在聊天时,宋眠把煤炉上压着的陶片拨开,风口处的陶片也剥开,用边上摆着的蒲扇对着风口扇风,见火烧起来了,才把烧水壶放上。
“这个烧水这麽好使?快吗?”宋志文好奇问?
他家住得远,鲜少接触宋家,并不知道煤炉的细节。
“很快。”宋赴雪笑着道:“这是我家姑娘照着竈膛,用黄泥糊的,後来才做成陶制的,用着更舒服了。”
泥糊的到底笨重粗陋,不如陶制的漂亮耐用。
听他这麽说,宋志文就上前仔细看。
“这用着是方便啊。”原先以为跟炭盆一样烧火,现在看着,确实不一样。
宋志文看着,就觉得稀罕。
越到天冷的时候,就越需要这个。
“你这在哪买的?”他问。
宋赴雪笑着摇头:“我家好几个呢,也有闲置的,你要是想要,提一个走就是了。”
说起来宋志文是里正,这身份不一样,在村里生活,用着人家的地方很多,要先打好关系才行,自然不能像寻常那样,让他上街去买。
家里确实有,能送就送了。
宋枕戈听着话音,当即就去库房里提一个出来。
“喏,先前做杀猪菜的时候用过,後来家里用不了这麽多,就放起来了,你要是需要,尽管提去使,不是啥稀罕玩意儿。”
宋赴雪笑着道。
宋志文纠结片刻,还是不太好收,想了想,连忙道:“那我瞧着你家没养鸡,我给你送篮子鸡蛋过来,这样正好。”
以物换物,他心里也舒坦。
宋赴雪正要拒绝,就见宋志文摆摆手:“咱是庄稼汉子,不会说你们读书人那麽漂亮的话,但是你收了我的鸡蛋,我收了你的煤炉,这样我心里也舒坦,你们也不吃亏,往後才好相处。”
“宋叔心里敞亮。”宋赴雪笑着点头。“办事就是不一般。”
说起来能管理宋家村,在宋家人手底下讨生活,一要关系近,二要能办事,三要会办事。
如今看来,这宋志文每样都占。
宋赴雪想,他爹确实会挑人。
聊了一会儿,宋志文才一拍脑袋,笑着道:“我这脑子,老了就是不好使,我来是想请你办点事儿来着。”
宋赴雪好奇问:“什麽事儿?”
“说来也是小事,临近年节了,这宋家村的门对子,原先都是……京里送回来的,现在要自己写,我想着,等到时候,你家几个书生,把门对子给写了,谁家要用,直接来你家拿。”
宋志文眉眼微擡,他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