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新还珠格格改编文小燕子在永琪成亲前离开 > 90丶朝堂对峙初交锋(第1页)

90丶朝堂对峙初交锋(第1页)

90丶朝堂对峙初交锋

晨光尚未铺满宫道,尔泰已立在宫门外。他站在石阶下,衣袍未乱,袖中却还贴着昨夜小燕子递来的暖手炉馀温。那点热意早已散尽,可掌心仍记得她指尖的轻颤。

他没回头,却知道她一定站在府门口望着。一步也没挪动,一句话也没多说,只是把信封装进怀里,转身走了。

宫门开啓的刹那,铜铃轻响。他随百官入殿,脚步沉稳,目光低垂。朝堂之上,皇上端坐,神色如常,唯有眉间一道细纹未曾舒展。尔泰站定位置,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兵部方向,那位大臣正与同僚低声交谈,嘴角含笑,姿态从容。

早朝开始,礼官唱名,奏报边关军情。尔泰听着那些熟悉的字眼:粮草调度丶驿道通行丶巡更换防,每一个词都像钉子,敲进他昨夜反复推演的脉络里。

轮到他出列时,他跪地呈上折子。

“臣福尔泰,自请闭门思过三日,以省近日言行失当之处,恳请圣裁。”

声音不高,却清晰传至殿上。皇上接过折子,略一翻看,点头道:“准。”

尔泰叩首,却未退下。

“臣虽有罪,然一事久压于心,若不言,恐负朝廷厚恩。”他擡起头,目光直视龙座,“近来边关军报屡有延误,而兵部所录驿道通行记录,竟无相应物资调拨痕迹。臣斗胆请问,军令出自何处?粮草又落于何方?”

殿内微静。

皇上皱眉:“你有何依据?”

尔泰从袖中取出一张泛黄纸页,双手高举:“此为北郊废弃军驿三月内的部分通行副本,上有‘特使’签押,用的是兵部临时令符。但据臣查,该驿早已裁撤,无权接收任何军务文书。”

兵部侍郎——那位大臣——立刻出列,语气平和:“此乃旧档残页,字迹模糊,编号不清。尔泰大人因遭弹劾便心生猜疑,拿些零碎纸片上朝质问,岂非动摇国体?”

尔泰不看他,只对皇上道:“臣不敢妄断。但此单上有两处异常:一是签押时间在三更之後,二是经手人署名为‘张六’。而据兵部花名册,前任北驿卒张六已于半年前病退归乡,如今卧床不起,如何还能执令签字?”

大臣脸色微动,随即笑道:“民间同名者衆,岂能据此妄加揣测?福大人怕是太过紧张了。”

“紧张?”尔泰终于转头看他,眼神平静,“那下官再呈一物。”

他从怀中取出一块金属残片,托于掌心。

“此物出土于废弃军驿旁沟渠,形制残缺,但编号尚存‘北七’。工部老匠可辨,此为前年内务府特制军用腰牌,专配边境巡查小队,共制三十枚,皆有登记。如今‘北七’号牌应在张六手中,但他本人从未离乡,此牌却出现在荒驿水沟,请问侍郎大人,是谁把它丢在那里?又是谁,在用它调动本不该存在的物资?”

殿上一片低语。

工部一位老臣上前查验,点头确认材质与制式无误。御史台有人开口:“若真有私调军驿之事,确应彻查。”

大臣神情不变,却语速加快:“盗用兵符乃重罪!若有此事,理应交由刑部立案,而非由尔泰一人在朝堂上指名道姓!他既无完整证据,又无证人出面,仅凭残片断章便质疑朝廷命官,其心可诛!”

“我有证人。”尔泰忽然道。

衆人一静。

“张六之妻昨日已入京,愿当面对质。只因惧怕牵连,暂居城南民宅,未敢擅入宫禁。”他顿了顿,“只要皇阿玛允准,臣可即刻带人前往取证。”

大臣冷笑:“荒唐!一个乡野妇人,几句哭诉就能定罪?尔泰,你莫不是想借机构陷,报复于我?”

“报复?”尔泰摇头,“我若为私怨,何必等到现在?昨夜我本可将全部证据呈上,请旨拘人。但我没有。我先递了这封请罪折,因为我守规矩,也信朝廷。”

他再次跪下,声音沉稳:“臣不求立刻定案。只请皇阿玛设专案核查,调阅兵部三月内所有经由废弃驿道的物资清单,传召当日值守宫门的禁军校尉作证。若查无实据,臣愿领诬告之罪,削职为民,永不叙用。”

“若有隐情呢?”他擡眼,直视皇上,“若真有人假传军令丶私调资源丶僞造签押,那不只是贪墨,那是动摇边防根基!将士们在外拼杀,後方却有人截粮卖械,让多少忠魂白死?请皇阿玛明察!”

殿内寂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