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高朋满座
月底恰逢嫣如生辰,乔迁安排的黄道吉日亦在前後。嫣如明里暗里戳了薛贾几回薛贾的耳朵,借此机会,将他们往日酒桌上的朋友请到黛园里,好好摆摆阔气。一双夫妻,一拍即合,寻了王贤依的点头,置办堆红纸提笔下帖子。
义父,首当其冲;李衙内丶邵衙内是旧臣勋阀之後,大夥平日吃喝玩乐以他们为首,必定是要请的;几个显赫商人的儿子,也得请,否则以後怎麽谈生意;既然义父要来,还有三两个同义父交好的名流,也请······嫣如和薛贾头挨着头,洋洋洒洒,写了大半日,忙活到夜幕将至,最後还剩两张空白的帖子。
嫣如犯难:“该请的都请了罢?这两张帖子请谁好啊?”
薛贾提议:“请那文家姑娘。你俩在观砚书院关系挺好的不是?成亲以後很久没见你同她来往了,毕竟要给你贺寿,叫她过来玩。”
嫣如警惕地打量薛贾,似乎要从他神态里捕获居心叵测。薛贾在同自己从暧昧转换到谈婚论嫁的那些日子,朝秦暮楚,心猿意马,一边吊着她,一边追求文悦。文悦本人还同嫣如说那句“翠幄青车好像不是他的啊”,闹得她差些丢了此件好婚事。很难说,文悦丶薛贾之间究竟是否清白,虽已成婚,也不能任由他们二人见面。嫣如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找了个摸棱两可的理由:“算了,她那天估计要上学呢。”
薛贾道:“那还有郑姒蕊啊!这肯定要请的罢。而且邵衙内一直想跟她见见,提了好几次了,估计想跟她做个相好。这次你生辰,我不信她还借口什麽做男人眼里的菜,不愿意来。”
嫣如道:“别吧。你想想,那日要来的都是京城里真正的高门显贵,王孙公子,名流!姒蕊才是五品官,之前在邵府别院,他们都笑话过了姒蕊官位低了,噢,如今再请她来,人家会笑话我们跟个中阶小官来往,档次低,往後都不带咱们玩了可咋办?邵衙内有意跟蕊蕊做相好,你想讨好他,也别拿此事做文章。我可听说他已经订了亲,年关便成婚。他将来的岳父家可了不得,我们得罪不起,你懂我意思?”她说完,暗自在心中补充:蕊蕊一向比我好看,这些时日虽因公务繁重不得歇息,肿了丶憔悴了不少,脸蛋身材有些走形,仍旧是个十足的美人。她一来,全场人都惦记她,看着她,哪还知道我尤嫣如是谁?我的好日子丶大日子,绝不能被抢了所有风头。
薛贾大呼娘子所言极是,剩下的两张帖子,不如给王贤依,叫母亲请两个自己的闺阁挚友,以示孝心。
此时,善娟敲了敲门,提进来一大包东西:“娘子,郑大人府上差人送了些东西,说是给您的。”
嫣如让善娟打开,只见里头原是五六册新书,翻了翻,不是关于算数之法,便是鉴赏古玩宝物的典籍。善娟转述了送书人的话:“郑大人说:学不可以已,这些书都是她托同僚弄到的,娘子往後要打理当铺,多看看这几本,对娘子管事有好处。”
嫣如从鼻腔里呵出一声:“明知道我不爱看书,送什麽书啊,还不如送我两盒好胭脂,我去当铺的时候能涂涂。行行行,我拿到了,你下去吧。”善娟应声才要退下,又被嫣如叫住:“哎,站住,送书来的人还在不在。”
善娟道:“还在院外候着呢,就等我回话才走。”
嫣如遥遥指了指梳妆台:“你去,我桌上有两个小白瓷瓶,前几日孟掌柜的夫人送我的那两瓶,你叫那人带回去给他主子。就说,让她每日醒了丶睡前,洗漱以後,都用来匀面——两瓶一起用,同时用,能去去她脸上的痤疮,还润肤。还有,妆奁里头还有个这麽小,这麽圆的盒子,一并拿去。冬日里她手会干裂,叫她好好涂,每日洗过手就涂,听到没!记住没!”
“记住了。”善娟即刻去找,拿着东西,脚步轻悄地退出去。嫣如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心想:“这丫头片子,看着是老实,也不爱说话。但我怎麽总觉得,她心里憋着什麽坏呢?”
望眼欲穿,抱着黄历巴巴数了多日,盼望着,盼望着,嫣如和薛贾终于正式住进了黛园。
黛园虽美,除去宴会待客的地儿,真正能住人的只有四处院子——诸芳院丶储翠斋丶莺语堂丶辟幽馆。嫣如最想搬进里头的诸芳院,这最大,种的花多,景致也好,还筑了处高台,登上,能将整个黛园的景致一览无馀。薛贾制止了她:“这院子不好。”
嫣如诧异:“哪不好?”
薛贾支支吾吾,半天才憋出个响屁:“风水不好。这里池子最近,算命的说我今年不好住的离水太近。这离前头宴客的厅堂太近了,哪日招待人,你想睡个午觉都不得安生。”
嫣如百思不得其解:“不会吧?这院子坐北朝南,风水还不够好?”
薛贾道:“你懂什麽?你就知道个坐南朝北,你又不是大师。反正我不住,你爱住,自己住便是,我就住旁边的储翠斋,那好住,竹子多,我爱吃笋,爱看竹子。”
呸,我不懂?你最懂!储翠斋装潢清雅,货真价实的斯文人才会真喜欢,你这种只会附庸风雅的傻大个,见了竹子只知道吃笋,懂个屁!不过,薛贾往日爱占最好的便宜,别人舀给他一壶水,他偏想着拿别人一整池来洗身子。空了最好的院子不用,跑去住储翠斋,估计真是哪个大师算过命。无妨,反正诸芳院还是储翠斋,往後都是她的,只是不在这里睡觉,又不是不能去那里玩,暂且听薛贾的吧。
于是,夫妇二人欢天喜地,将行囊家私全运进储翠斋,一门心思预备次日的宴会,好好应对高朋满座。
冬日里常人会客,多选与视野开阔的厅堂之内。最近不下雪,嫣如瞧难得又阳光,她别出心裁,直接选了室外一处挨着水池,又掩映于假山丶栽种梅花的地界,使唤下人将桌子搬到此处。她打量一番,又嫌四周梅花有点多,单调了,在派人摆了青松,跟白梅应对,丰富了眼前的颜色。为摆阔,寻了不少银器,擦得锃亮当成餐具,再叫下人剪了几只长势好的腊梅插在餐桌中央,桌子两侧点了炉子,以供保暖。
打扮好场地,她又忙着打扮自己。两年多前见了嵇明修的妻子,虽被揉捏羞辱一番,嫣如却无甚阴影,倒觉得戚凤宁的打扮丶仪态丶气魄,无一不满足她对高门贵妇最直观丶浅显丶标志的想象。她嫉妒戚凤宁的一切,戚凤宁真正的母家显赫,真正的富贵滔天,真正的嵇府当家主母,嫉妒久了,竟隐隐生出模仿对方心思。如今风水轮流转,今日到我家,自己也做上大娘子,她可不快快行动,将头发梳成当年戚凤宁的样式,带上款式相通的攒珠髻。可惜她姿色不如戚凤宁,脑袋有些大,还有些塌,只能多弄个抹额盖住,倒显得比那时的戚青春丶可爱一些。
将近午时,宾客接踵而至,清冷的园子逐渐热闹起来。嫣如和薛贾作为主人,换上最体面的衣裳,光鲜亮丽地站在池子旁迎宾。递给她的贺礼,嫣如直接当着旁人的面打开了,唱戏似地高呼一句:“哇~真好看~谢谢~哇~我特别特别欢喜。”演罢,不唤人收起,直接堆在场中最显眼的位置,若是造价昂贵丶个头大的玩意,她打开了放前头,若是只图有趣新奇丶很难拆出价格的,她就盖上了塞在後头,用盒子充个热闹。这个是珊瑚珠,那个是金如意,你送了金樽杯,我送了白玉盘·······不知不觉,竟堆成一座小小的丶微型的丘陵。
薛贾请了南曲班子坐在池边的亭子里,他大手一挥,戏子们咿咿呀呀开嗓。衆人到齐,待到开宴,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杯中物气味馥郁,更甚梅香。盘子里的菜肴,用西施舌烧了两盆菜汤,昭君鸭摆了三碟,贵妃鸡切了四盘。貂蝉豆腐备了六盅,还有张仲景的羊肉娇耳,曹操的羹鲶,杜甫做给朋友的五柳鱼,宗泽献给宋高宗的火腿······山珍海味,烹不完薛府阔绰,觥筹交错,道不尽舌尖贺词,鼓瑟吹笙,唱不厌心中欢乐。朝向嫣如的酒杯,东边的落下,西边的再起,应付南边,北边的嫌她冷落了自己,他称赞嫣如美丽高贵对得起丹青神女的殊荣,她羡慕嫣如有福得了这麽好的夫婿,大人祝嫣如早生贵子,小孩祝嫣如芳华永驻······
寿星嫣如笑得比寿桃包子还粉嫩,几次三番下来,酒气上了头,想着出去吹吹风,清净些。欲离开时,她环顾席上,发觉少了点人,拍了拍薛贾:“怎麽娘和义父,还有一位大人不见了。”
薛贾敬了酒,趁空咬耳朵:“他们说这里闹腾,好像在诸芳院里喝茶呢。”
嫣如别扭,暗想:老娘都不能住进去,你们倒进去喝茶了?她用帕子擦擦嘴上的残酒,一扔,丢下一句:“我有些醉了,先到外头吹吹风,清醒些。”
趁乱,嫣如嬉笑着溜出席。离她位置最远的两个贵妇人,一边夹菜,一边闲话。见了嫣如离开,周边声音嘈杂,她们倒不怕被人听了去,戴珍珠的对戴翡翠的说:
“这菜是挺好吃的,他们这园子也盖得好。就是·······”
戴翡翠的夫人笑:“我知道,娘子是想说,园子是真风雅,可惜席面是附庸风雅,甚至有些俗气。不像是同样的人布置出来的。”
戴珍珠的娘子道:“原来不止我一个这麽想。”
戴翡翠的夫人道:“还不明显嘛?您看,单说这个吃饭的碗碟。他们席面搭在外头,周围皆是亭台水榭,既是不敝风雨之处,那通常都是用半旧或故意做旧的漆器,以追求古朴自然,融景于情,融情于景。他们倒好,用陶瓷也说得过去,用银器,还擦得这麽亮,估计是摆阔呢,多少有些俗了。”
戴珍珠的娘子附和:“可不是,这个插花也很······风趣。常言道,置瓶,春冬用铜,夏秋用瓷。她用金器和玉瓶插梅花,嗯······看来只知金玉价格贵重,不知何为真正的贵铜瓦丶贱金银。”
对方接话:“可不是,如此一来,梅花的气韵都没了。哎算了,吃菜,没准人家就是喜欢这样,不讲究咱们那些,哈哈哈。”
嫣如独自一人乘兴而去。诸芳院在不远处,她游荡过去,想上高台,看看自己若是抽离繁华,从高处看此番热闹会有何不同?刚穿过竹篱,看见一个婢女端着个木头托盘,上面是一壶酒,两盘小菜,正要往院离去,想是给薛贾义父送吃食。嫣如一时来了性子:伺候老男人,我可最在行。上回在当铺没得跟义父见面说话,这回便让我讨个巧宗,让他往後疼我些,多给我好处!
嫣如过去,摆了臭脸,叫那婢女把托盘给她,她亲自去送。结过盘子,嫣如娉婷袅娜地行至门口,只听里头传来声响:
“可惜,咱们本来要安排进去的人选太蠢了,偷吃也不知擦净嘴,出了意外。”
“无妨,如今安排进去这个,我看过试题,明算一般,又是个寻常家世,背後无人撑腰,闹不出什麽动静。那人,策论写得很好,他们本来要安排去御史台的,还好我瞧过她的卷子。”
“哈哈!大人高明有远见!”
嫣如轻轻了嗓子,咧出老男人最喜欢的那种温柔娇憨的笑容,正要叩响门框,後头竟冒出异响,严厉地叱责她:
“尤嫣如,你在这做什麽!”
【碎碎念】:期待大家的留言,也希望更多的家人对诗鸭~
联想到自己的经历,这一章写得蛮感慨的。嫣如和郑姒蕊的友谊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尽管嫣如还是愿意对郑姒蕊好,记着她冬天要护手,给她送护肤品,但终究不似从前。不知将来那个嫣如回忆起往昔,在怀念婚後在黛园衆星捧月的这个生辰之馀,会不会也想起十六岁那年,被她救活的好朋友偷偷在书院的暖阁里,花光身上的钱给她过一个平凡却快乐的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