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罗
一直面朝墙壁的吕三转过头来,吕大甩了甩手中的火折子,一簇火苗在三人面前亮起,吕大和吕二看见一双亮如寒星的眼眸。
剑光闪过。
火光映照在一抹雪白如镜的剑上,吕二捂着脖子倒在了地上。他不可置信的睁大了双眼,看向距离自己一臂之隔的老大,“哥……救我……”
话音未落,吕大转身就跑。
林昭看了一眼躺在地上死不瞑目的吕二,一脚踢开了他还伸着的胳膊,她的身影极快的掠过甬道,脚尖轻点,几乎连脚步声都没有。
吕大跌倒在地,喉结快速的滚动了几下,嘶喊着出声,“阁下可知道我是谁!说起来我们还是……”
话音未落,剑光已至。
“我不需要知道死人的姓名。”
吕大的身体抽搐了几下,重重落下,激起墓道中的些许浮尘,回响声在廊中飘散。
林昭向後退了几步,小心的避开飞溅的血液,甩了甩手腕,剑身的血液被惯性带了出去。
但依旧有粘稠的血液沾染剑身,冰冷的寒光变成粉色的光华。
甬道的另一侧,站着一个双腿发软,不断抖动的身影。王四成亲眼看着那人干脆利落,一击毙命的杀死了那个所谓的“大哥”。
吕大的火折子落在身上,点燃了衣襟里的火油包。烈火之中,那人微微侧了侧脸旁,看向他这一边,脸上覆着一个黑色的面巾,而那面巾,在滑落。
这一瞬间在王四成的眼中仿佛在不断地变慢,他能清晰的看到面巾松动的轨迹。
理智告诉王四成,快跑,快跑。一旦他看见了那人的面容,他必死无疑。但是他仿佛被人扼住了喉咙,发不出一丝声音,双腿发软,双眼昏花。
更要命的是,他如同噩梦中的梦魇,擡不起一丝力气,越是在心里呐喊,越是挪不动一丝脚步。
面巾轻飘飘的滑落,却像是一记重锤,砸在了王四成的眼前。
黑色的面巾不知何时沾染了火油,像是一只燃烧着的蝴蝶,震颤着羽翼。
一个女子的脸出现在他眼前。迁府……王四成立刻对上了她的名字。
“是……”是你……
王四成愣神了半晌,忽然回过神来,生生顿住了自己的话语,“我不认识你,不,我没看见你,我什麽都没看见!”
他一边空中喃喃自语,一边继续屁滚尿流的向外跑去,脊背和发际处感受到水珠划过,才惊觉自己一身冷汗,像是从水里捞起来的一般。
他看见了,他看见了那人是谁。
她一定不会放过自己的。
她看向自己的眼神里带着一种势在必得的冷漠,如同看一个死人。王四成想,她一定知道我认出她来了。
她是皇帝最宠爱的八公主玉安公主身边的女官,如今的大理寺正——林昭。
大兴城里风头最盛的人非她莫属,这风头,可是陛下钦赐的,长安城里谁没听说过林昭的名头。
自从前朝开女子科举之先河,女子能够入朝为官不过短短四十年,如今的大梁朝堂,女子已经快占据了三分之一,只是科举考试丶入朝为官,对于女子更为严苛,因此一些高位上坐着的还是男子。
再加之平民百姓之家,因循守旧,很少有人送女子上学堂,不过士农工商,入仕对于平明百姓堪比一步登天,于是不少人家也允许女孩一边干活一边读书,女官的数量还在逐步上升。
林昭小小年纪,就已经是正六品的大理寺正,传闻办案干净利落,令陛下赞不绝口。
更惊奇的是,每年除了常设的春闱明经丶进士两科,偶尔皇帝想要选拔一些趁手的人,也会在春闱过後,开设一些制科。
譬如直言敢谏科丶武艺高强科,通俗易懂,不拘一格,专看皇帝喜欢什麽。
去年皇帝为了这位玉安公主,竟然在春闱过後,下旨开设了一科断案如神。
自然是玉安公主举荐的林昭拔得头筹,陛下亲自殿试其才学,授官大理寺丞,不过半年加封大理寺正,前途无量。
这可是陛下金口玉言,亲自加封的人。一时间京城里的茶楼酒馆,说书话本,传为佳话,王四成没少听。
但是对于王四成这种街头混混来说,那些东西听过一遍也就过了,他脑子混也记不住。
真正令他们记住她的,是她的身份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