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万岁登封钱币 > 幽州(第1页)

幽州(第1页)

幽州

一大早,赵知瑜风风火火地冲进了太极殿,向地上一叩拜,身後的罗承平慌慌张张的跑着,“殿下,殿下!你不能进去啊殿下!”

赵知瑜对罗承平的喊叫充耳不闻,他现在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林昭并非他的姐姐。

刚刚得知这件事的时候,赵知瑜的心里最先出现的,竟然是一丝窃喜。

她不是他的姐姐,也没有和幽州刺史元无咎有婚约。他们之间,也没有一道今生难以逾越的天堑。

可是随之而来,就是对自己的唾弃和对那位素未谋面的亲姐的愧疚。

既然林昭并非崔贵妃的女儿,那麽她又为何会帮助永王?报答崔贵妃的养育之恩?赵知瑜并不相信,她会这麽好心。

她所谋划的一切,并非仅仅想为林家翻案。翻案对于她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甚至没有放在计划里的小事。

她到底在谋划什麽,又想要什麽,赵知瑜一无所知。但不论如何,他都要阻止她,阻止她……一错再错。

林家的事并非她之过,但赵知瑜想,她不应该这样,背负着那些旧事和仇恨,用尽自己的一生。

“父皇,林昭可能并非您的女儿!”

“什麽!”身後传来两声踉跄的脚步声。

“娘娘!”

赵知瑜听见动静,回头看去,只见崔贵妃正捂着心口,向後退了两步。身边的侍女连忙扶住她,将她扶在了椅子上。

“贵妃娘娘……”

赵知瑜一愣,看见她手里的食盒。

罗承平眼前一黑,几乎想晕过去。

崔贵妃稍微恢复了一些,跪在地上,落下一滴泪来,“陛下,妾身对您的心意,日月可鉴……”

“妾身……妾身绝对没有……”说着她掩面哭了起来。

老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深深地按了按自己的眉心。他的面前摆放着营州送来的军报,契丹与营州素有摩擦,但只是象征性的闹腾一段时间,获得安抚。

但今年有所不同,一直臣服于大梁的契丹首领大贺虎铎死了。

他死後,长子大贺博固杀了二子,小儿子下落不明。大贺博固随後带领契丹进犯营州,营州已经有不敌之势。

营州地处辽西,是东北方的前沿阵地,一旦失守,整个东北都会处于危险之中。老皇帝下令死守营州,让崔雄快马加鞭支援营州的圣旨刚刚送出去。

刚刚缓了一口气,准备享用崔贵妃带来的参汤,赵知瑜就这麽不管不顾的闯了进来,扔下一个惊天霹雳。

“爱妃不必忧心,朕自然不会怀疑你。”他看向赵知瑜,“为什麽这麽说?”

“父皇,我并非质疑贵妃娘娘。贵妃娘娘可能并不知情。”

“林家当年流放途中,崔贵妃前去祈福,在路途中看见林家的小女儿林瑶近乎濒死,于心不忍,于是将她带回。”这是赵知瑜查阅到的林家後人的去向。

“其馀一百六十三口,尽数流放岭南。”甚至还有襁褓中的婴儿。而岭南的记录里,真正到了岭南的林家人,可能不足十人。

“是有此事。”崔贵妃点头。

“林瑶作为皇姐玉安公主的侍女,陪伴皇姐在流仙宫中长大。”

“是。”这件事是崔贵妃亲自祈求他答应的,为了给自己的孩子祈福积德。

“但若是林瑶李代桃僵呢?”赵知瑜擡头,看向座位上的人。

老皇帝的目光略微停顿了一瞬。

赵知瑜继续讲到,“林瑶在十二岁那年病逝,倘若病逝的并非林瑶,而是皇姐呢?”

在场的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那个道人的谶言,他说,玉安公主活不过十二岁。

崔贵妃怒目,“璥儿为了那个所谓的谶言,自小离开我的身边,到那清苦之地潜心修行,整整一十三年。”

她哽咽了一下,“此後又是数不清的日夜诵经,年年祈福。那道人都说了,是璥儿自己的修行,让她祛灾避祸,得以活到如今,你凭什麽在这里说,说璥儿不可能活?”

“我不是这个意思……”赵知瑜一愣。

“行了。”老皇帝开口打断,他本就对这些鬼神之说并无太深的敬畏,“璥儿先天不足,体弱多病,在流云宫的清修让她增进了体魄,自然能够延年益寿。”

“可是,林瑶之事有诸多疑点,为何皇姐要借林昭之名,又为何执着于为林家翻案?”赵知瑜将自己的疑惑说出了口。

“璥儿心性纯良,素来有积德行善之举。林瑶从小陪伴她长大,是她的手帕至交,又抱憾而死,璥儿怜惜她,也算是全了好友的遗愿,这难道也是璥儿的错吗?”

“贵妃娘娘,我知道这很难接受。”赵知瑜上前一步行礼,郑重说道,“但此事事关皇家血脉,请您仔细想想,玉安公主,可有任何不妥之处?”

“陛下,妾身难道会认不出自己的女儿吗!”崔贵妃的声音提高了几分,“纵然璥儿去到了流云宫修行,但每年丶每月丶甚至不到一旬,臣妾都会去看她,若非如此,又怎麽会遇到林家的小女儿。”

“妾身虽然没有日日伴在她身旁,可她也是妾身看着长大的孩子!”

赵知瑜退後了两步,老皇帝紧皱眉头,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看着赵知瑜道,“我看你是失心疯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