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万岁登封钱币 > 契丹(第2页)

契丹(第2页)

“那你会背叛我吗?”林昭问道。

元无咎立刻说道,“我心悦于你,又怎麽会背叛你?”

林昭寻问纪月师尊,她是玉仙流云观里的道姑,也是当年下谶言说八殿下若不修行,无法活过十二岁的道人。

当年皇帝震怒,虽然修建了玉仙流云观供林昭修行,但对于纪月道长一直颇有微词。

“若朕的女儿活不过十二岁,朕一定要将你这妖言惑衆的妖道斩首示衆。”

纪月依旧是云淡风轻的模样,直到林昭十二岁那年,皇帝为她修建公主府,林昭也不再长住道观中,皇帝对纪月道长的态度才好转了起来。

“师尊,心悦会会比忠诚更好吗?”

纪月道长坐在院中的藤椅上,手中摇晃着蒲扇,一听这话,立刻坐起身来,“谁告诉你的?”

她突然笑了,“是不是元家的小九,说心悦你?”

林昭点头。

“那你呢,喜欢他吗?”

“也许吧。”

纪月以扇掩面,遮住了脸上的笑意,却又继续说道,“心悦和忠诚其实并无差别,只是心悦要分人,有些人心悦你,会希望你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有些人心悦你,会希望你按照他们的想法而活。”

“忠诚虽说也有如此之事,但到底少得多。”

“还有,心悦到底是心意,虽说我们也会不齿于那些始乱终弃之人,但是心随意转,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不清楚,世人也无法判断。”

“忠诚则简单多了,自古以来君君臣臣,身为属下,就只有忠心一条路,背主求荣一事清晰明了,世人自然也会唾弃这种人。”

“那,你会怎麽选呢?”

“心悦是他的事情,我只要他忠心于我。”林昭说道,“更何况,心悦一事就像风中的柳絮,飘忽不定,今日在这处,明日就去了别处。”

“当时死生契阔,过了那个时间,可能又弃如蔽履。”

纪月喝了口茶,“小阿昭也不必太过担心,人心都是善变的,但人也有不变的。”

“忠诚之人也会背主,心悦一事也有天长地久。谁也说不清,哪个就会比哪个更长久。”

回程的路上,元无咎的马走在最前面,给他们介绍幽州的风土人情,商队从哪里走,又在哪里歇脚停留。

“每逢初一十五,这里都会有集市,再过两天就是十五了,等到那时候,你们再来逛,会有很多山里的稀罕物件买卖。”

林昭的眼睛描绘着山川的起伏,将地势尽收眼底。几人乘着月光返回刺史府,洗漱後熄灯睡去。

林昭白日里睡的久,此时并不困倦。元无咎也起的晚,给她带了几卷幽州的山川图志,将今日所看所讲的一一指出。

“明日,我同你先去幽州军中看看,身为钦差,巡视幽州军防,本就是我的职责。”

元无咎点头,“如今幽州军大约有三万兵力,将领边防军将军邓庐在幽州已经四十馀年,老当益壮,行军带兵一事上经验丰富,但是谋略一般,并且不通文墨。”

“副军使共有两位,你都知道,一位是你的舅舅崔雄曾经的副将苍谦,一位是一年前,太子殿下那边派来的郑池。”

“郑池此人不足为惧。”元无咎看了林昭一眼,“但苍谦此人,未必会完全听从我们。”

“嗯,”林昭点点头,“他心里想的还是永王,我知道该干什麽了。”

郑池一年前还在京城,林昭虽与他并无往来,但也偶尔听说过一些。

郑池是皇後远亲,在金吾卫中谋了个差事,在皇帝面前露了脸,走了狗屎运,得了封赏,成了一军副使。

彼时太子正忧心幽州这三万大军,掌握在永王亲妹妹的驸马手中,于是从中周旋,将刚刚升为副使的远方堂弟,塞进了幽州军。

可怜郑池的白日梦还没做完,就被发配来了幽州。

郑池为人好大喜功,独断专行,也幸亏幽州军偏远,这些荒唐事传不进皇帝的耳朵里,自然也无人罢免他。

只是不知道在郑池看来,是会感激他的太子堂哥,还是会记恨呢?

苍谦则忠厚老实,对崔雄和永王忠心耿耿,挑不出什麽错出来,循规蹈矩的做每一件事。

而最上面的军使邓庐出身贫寒,靠着自己的一刀一剑走到了今日的地位,虽说不通文墨,但是在战场上勇猛无双。

幽州军主要防守契丹,为了对抗契丹的骑兵,幽州军最普遍的的标准装备是长柄双刃刀,在马上和步行中都能使用。

这种刀长约一丈,极其沉重,对使用者的力量和体能要求极高。

邓庐年少时就是幽州军的重装步兵精锐,长刀队列阵时如同一刀刀墙,任何妄图冲破这刀墙的契丹骑兵都会人马俱碎。

挡住的人多了,就会以为这世上没有什麽是自己挡不住的。

他虽然没有反心,但也自视甚高,信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更为依赖自己的判断。

摸清了三个人的底细,林昭终于回过神来,才发觉元无咎已经离开许久了,油灯几乎快要燃尽。

她听见远处传来几声狗吠,似乎有些喧嚣之声,林昭凝神,听见赵知瑜有些含糊不清的声音,随後一阵纷乱的脚步声,将人背上走了。

她没有理会,吹熄了灯,闭上了双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