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万岁登封古币价格 > 流言(第2页)

流言(第2页)

“林大人此次在幽州巡边,可有期限?”

“五个月。”

“噢,那还赶得及回京过年。”邓庐哈哈一笑,拍了拍元无咎的肩膀,“元刺史今年回京过年吗?”

“也许吧。”元无咎看了眼林昭,摸了摸鼻子,“如果顺利的话。”

邓庐没再说话,几人看着幽州军的日常训练,时不时的交流点评一两句。

大兴城内,关于太子的流言愈演愈烈,永王的贴身侍从将手中的钱袋递给一个衣着朴素的男人,“这次干的不错,这是殿下赏你的。”

“多谢殿下。”

皇宫太极殿内,老皇帝将手中的迷信放在了桌上,“你说的这些,可都是真的?”

“是。”永王恭敬地又行了一礼,“皇妹给儿臣来信,她们本已经捣毁契丹粮草,大获全胜,但守在岸边接应他们的队伍却遭到了大贺意辛的伏击。”

“敌人有约一千兵马,这样的兵力,想来契丹如今粮草短缺,又连夜匆忙,怎麽能够调用这麽多人?”

“嗯,我知道了。”老皇帝点了点头,“璥儿和你这次做得很好,解决了幽州之忧,朕会好好的封赏你们。”

“多谢父皇。”

老皇帝命人将永王送了出去,挥手叫来符全,“你去通知易大夫,让他暗中彻查此事。”

“是。”符全退了出去,亲自出宫去了一趟御史大夫易邑的府邸。

是夜,一人趁夜色叩开了易邑的书房大门,老御史大夫颤颤巍巍的擡起头,“阁下深夜前来,有何贵干?”

来人一身黑衣,带着兜帽,他伸手将兜帽撩开,露出了一张熟悉的脸。

易邑连忙跪地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太子挥手,“我听说今日符全来了这里。”

“是。”

“为何事而来?”

“这……”易邑嗫嚅了一下,没有回答。

“无妨,你我都是聪明人,自然是知道,什麽该说,什麽不该说。”

“是。”易邑连忙点头。

太子交代完事情,很快便离开了易府。

易邑望了望幽微的烛火,轻轻的熄了灯,他的动作很稳当,一点看不出上了年纪。随後,回了卧房歇息。

第二日,老皇帝就收到了易邑告老还乡的上书,并陈言自己偶感风寒,当下就要告假一段时间。

司霜将手中的食盒递给王仁泽,“这是陛下赏赐的金乳酥,殿下如今不在京城,她嘱咐我分给王中丞。”

“多谢殿下好意了。”王仁泽笑了笑,“这麽久没有见到她,还真是有些想念了。”

司霜也笑了笑,“如果顺利的话,殿下会比预计归来的时间更早。”

“顺利啊,怎麽不顺利。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王仁泽感叹了一句,拎着食盒离开了玉安公主府。

这次的契丹投降,献上了白匹良驹,大贺博固册封松漠都督,有使节从大兴出发,到幽州依礼册封。

因林昭的身份还并未公开,明面上依旧是巡边的钦差,因此加封为范阳节度副使,继续留守幽州,直到册封典礼结束。

而另一边,大贺意辛疑似与景王相伴,一同伏击林昭的密报已经呈上了皇帝的书桌。

老皇帝面无表情地看完,眼中冷若冰霜,深夜传召太子,却没有面见太子,留太子一人在殿外跪了一夜。

京中或有传言,皇帝对太子生了重怒。太子素来有仁善之名,但是这一次,竟然暗中派人残害忠良。

更过分的是,他勾结外敌。这可是大逆不道的死罪。

城中流言在一夜之间似乎消失不见,但夜深人静之时,觥筹交错之间,总有些人小声讨论着。东宫闭门谢客一旬之久,一时之间太子党人人自危。

“陛下已有废太子的念头,你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你以为那条路就走得通吗?”面容华贵的妇人一拍桌子,“这宫城内外,哪里不是崔雄的手下,他那里有着一半的人手,我们没有胜算。”

“倘若他死了呢?”

……

永裕八年八月十八,中秋家宴过後第三天。

“太傅!”元无咎从门口冲了进来,“看我给您带了什麽。”

元无咎一身蓑衣斗笠,两条裤腿挽起,腰间挂着竹篓,手中拎着草绳,一副渔郎打扮,“今日上午从郊外钓的鱼,足有三尺长。”

“老师,今天中午又有您最爱的鱼汤了。”

“哎哟好,”满头白发但精神抖擞的老人捋了捋自己的胡子,“在钓鱼这方面,谁也比不上你。”

林昭眯起眼睛,看见一直洁白的信鸽收起翅膀,落在了窗框上,“羽林卫大将军崔雄中毒身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