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万岁登封什么意思 > 悔婚(第1页)

悔婚(第1页)

悔婚

“我叫徐燕岚,排行十四,家里都叫我十四娘,或者徐十四。”

“徐十四。”林昭迈出门槛,“走吧,带你去看看你日後算数的地方。”

与此同时,太极殿里寂静无声。

景王赵知瑜跪在地上,“如此浅显的疏漏,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言!”

老皇帝当下明了,自己这个儿子又是被推出来当枪使的。他的目光扫过群臣,没有看见林昭,“颜爱卿,林昭呢?”

颜准擦了擦头上的汗,“啓禀陛下,林少卿今日告假休沐了。”

他的目光回到赵知瑜身上,“她推你出来,自己倒是跑的快。”

赵知瑜连忙说道,“此时与旁人无关,都是儿臣一人的主意。儿臣闲时到大理寺翻阅案卷,看见此案。”

皇帝冷哼了一声,“那便着三司重审此案吧。”

这个女儿刚刚立了大功,想要替自己的儿时玩伴留一个清名,他这个做阿爷的,也不是不能给。

但是这个儿子,令老皇帝有些不舒服。若是他没有看过案卷,那岂不是说自己被满朝文武期满糊弄?

若是看过,那岂不是说他昏庸至极,为了谋害忠臣,罔顾脸面,用这种三岁小儿都能看穿罪名,谋害忠良?

“至于你,反省禁足不思悔改,心性不足难堪大任,今日起,除非朕的召见和口谕,不准你再踏出景王府半步。”

赵知瑜本就对于朝堂没有留恋,对于他来说,在岭南的三年比留在大兴更令人开心。

只是……

他没有再想,伏地恭敬的一拜,

“儿臣遵旨。”

“至于林昭,”老皇帝思索了一下,“这次幽州巡防的钦差一职,就由她担任吧。”

赵知瑜心事重重的走在下朝的官员中。工部尚书王珍瑞快步走到他身侧到,“景王殿下。”

“王尚书。”赵知瑜回过神来,身边的礼部尚书周民一见,指着他道,“听闻王尚书昨日带着自家三郎去提亲,可是好事将近?”

王尚书的脸色有些尴尬,支吾了一下,但很快笑到,“小儿胡闹罢了,八字还没一撇的事,不好说不好说。”

“殿下此次禁足,可要收心忍性,日後广结善缘,对太子殿下大有助益。”

赵知瑜心不在焉的听着,点头嗯了一声。

王尚书继续絮絮叨叨地讲着他应该如何做,但赵知瑜的心思本就不在这些事务上,只觉得吵嚷。

林昭刚听闻去幽州的消息,就又看到了王仁泽的拜帖,算算日子,也是晾了好几天了。

她将徐十四交代给云升,由云升交代她府中一应事物。自己换了身宽松的圆领窄袖衫,让以奴去回了王仁泽,独自前去飞觥楼。

王仁泽已经到了飞觥楼,侍从将林昭带上二楼。林昭擡眼,正看见向琼倚在楼梯上望着她。

看见她走上前来,向琼侧身给她让路,“贵人可是来喝茶的?”

林昭想了想王仁泽不爱喝酒的习惯,点了点头。

向琼一笑,正要开口,楼上传来一声,“喂——”

两人擡头,只见王仁泽从二楼探出半个脑袋,“林少卿可真是好风流,一眼看不住,就到别人的温柔乡里去了。”

林昭笑了笑,“只是相识,说句话怎麽了。”说完,她冲向琼点了点头,上楼进了厢房。

王仁泽关上门,给林昭倒了一杯茶,“御史台向来中立,这是我们御史之职。”

“御史大夫易邑如何?”

“易大夫心细如发,如果不是我们的人,可能会有些麻烦。”王仁泽立刻开始点评起自己的顶头上司,对于老上司的桩桩件件如数家珍,“但他日常里总是佯装糊涂,自己老眼昏花,要告老还乡。”

王仁泽略一思索,“说起来,林少卿可曾听过他和他妻子的一段佳话?”

“你是说,当年那个进士跳河,救伤心自尽的姑娘的旧事?”

“是,”王仁泽点头,“易大夫的妻子林娘子家中并无官爵,一介白身,父亲是个秀才,这未婚夫婿考取了功名,于是退婚。林娘子伤心跳河,想要自尽。”

“结果正好遇见了他们用完宫宴,骑马游览长安。当年的易书生一跃进入河中,救起了林娘子,并对她一见钟情。”

林昭忽然问道,“那当年那个退婚的未婚夫呢?”

“听说是犯了什麽事,贬谪去了岭南。”

两人对视了一眼,心中不约而同的想,这里面会有易邑的手笔吗?

“到底是不是心细如发,试一试便知道。”

“怎麽试?”

“明日朝会後的饭时,你找一个靠近他的位置,我们一同用膳。”

王仁泽似懂非懂,每日散朝後,所有五品以上的常参官有朝廷解决膳食,按官职品级提供,包含主食丶羹汤和肉和一些蔬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