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深巷明照卖杏花上一句 > 连罪(第2页)

连罪(第2页)

报亭老板姓黄,一直做纸媒,报社解散後他回了老家开了间报亭,很小,但很满足。

黄铨中给他们倒了杯水,“两位是外地人吧,大老远跑来就为了找个小报亭?”

陈桉亮出身份,开门见山,“我们来打听个人,陈甫正,以前报社的记者。”

“我记得,前两天有个警察给我打过电话,我不是寄了点报纸过去吗?有什麽问题吗?”

“没有问题,我们只是想了解一下陈甫正这个人,包括他发表过哪些文章,以及他为什麽失踪了?”出发前一晚陈桉摘了些能说的给江黎前情提要了一下,这里他已经自然的把话语权拿走了。

黄铨中对陈甫正印象很深。他是报社的老板,发表文章有编辑审核,别人的稿子都能很顺利的发出,唯独陈甫正,他的报道多以社会乱象为主,言辞犀利,容易惹来麻烦,他的编辑不止一次跟他反馈要换一个人对接,但他开报社本就是小本经营,像陈甫正这样文笔好的撰稿人很难找的,他曾经劝说过让陈甫正转变方向,但这家夥每次都糊弄他,嘴上答应的好过几天又偷摸发了一篇,只能说,拿他没辙。

“他这个人特别轴。”黄铨中提起他下意识头疼,“道理他都知道,但他就不做,好几次发表的文章都被警告了还不肯停下。”

说完起身朝身後的柜子走去,报社倒闭後他把这些年出的样刊都带了回来,这间报亭没什麽人光顾,只是想找个地方存储这些记忆而已。

黄铨中从最下层艰难地抽出一个档案袋,绵绳已经发黄,一圈一圈的绕着。

“这是他最後半年发表的文章,其实从他妻子失踪他就已经有些不对了。”

黄铨中说,陈甫正不是红石镇人,一毕业就入职了这家报社,干了很多年了,不过他也不会在红石镇久待,更多时候都是辗转各地跟踪报道。

之前有听他提起过他的家庭,他很早就结婚了,妻子是护士,有一个可爱的儿子,陈甫正还给他们看过照片。

“他妻子是什麽时候失踪的?”江黎问。

黄铨中嘶了一声,感慨道:“那挺久了,快二十年了,他结婚蛮早的,妻子在医院上班,两头都忙,儿子很早就住校了,那个时候科技没那麽发达,陈甫正每月都会回去一趟,妻子失踪的事还是他去医院打听才知道她很久没回来了。”

“自那之後,老陈就有点疯魔了,不过也是平白无故妻子失踪了,报案也没动静,不崩溃才怪。”

“那後来你还有陈甫正的消息吗?”江黎问。

黄铨中摇摇头,“没有,大概半年後他就辞职了,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在这里陈桉看到了那张污损报纸的背面,【数月寻妻,报案无果反遭警察阻挠!】大字刊头的背面贴着他妻子的画像,中长发,眉眼温和的笑着。

“您知道他妻子在哪里上班吗?”

黄铨中凭记忆写了个地址给他们,“她当时任职的医院是这家,其他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两人从报亭出来,拿了一些他们觉得重要的刊物。

江黎问:“你说,他妻子的失踪会不会跟他有关?黄老板说,他喜欢报道社会乱象,他有没有可能是被这些人盯上报复了。”

陈桉把报纸理好,“有可能。”

“不过,如果是报复,他们为什麽不直接把陈甫正的儿子抓来,反而是把他妻子弄失踪了呢?”江黎皱着眉,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陈桉看他认真的样子轻笑两声,继续听他分析。

“二零零五年,他儿子才十岁吧,还是个学生,寄宿学校父母又不怎麽看顾,怎麽看都是对他儿子下手比较容易。”

陈桉肯定道:“你说得对,如果真是报复完全可以从他儿子下手,为什麽失踪的是他的妻子呢?这是一个反常的点。”

“我刚刚看他的报道里面提到了一个熟悉的地点。”说着陈桉指给他看,江黎读了出来,“长平县……”

报道里说,零五年长平县进驻了一批跨国商人,他们在长平县停留了数月,後来被警方查到是非法入境,随後被驱逐出境了。

“这有什麽,长平县离边境那麽近,非法入境常有的事。”江黎并没有看出什麽不对。

陈桉耐心讲解道:“还记得黄老板告诉我们的地址吗?陈甫正的妻子所在的医院就在长平县隔壁,车程不到半小时。”

“你的意思是,她的失踪可能跟这群非法入境的人有关?”

陈桉点点头,“有可能。”

陈甫正虽然发表了很多抨击社会乱象的文章,其中也不乏黑心厂家,但他们这些厂家要不就是没过几年就倒闭了,要不就是还在做大做强无所谓这点黑料,真谈到报复,动机还是偏小的。

“是不是真的,去问问就知道了!”

江黎拽着他上车,两人踏上去陈甫正家乡的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