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说书人口口相传,村里大人听后,亦讲给孩子们听,当然,多有支零破碎。
不过饶是如此,孙悟空依旧听的津津有味。
脑海之中,亦闪过曹空面容,既为其如今三界称名而喜,又不禁为己身囚于此地数百年而暗自感伤。
如今身在樊笼里,不知何时年月,能得复返自然。
“不好!”
少年郎惊叫一声,孙悟空摸不清头脑:“如何不好。”
“光顾和你说,我忘了回家,完了,如今夜色已黑,我回不去了,爹爹该担心死了。”
孙悟空嘿嘿一笑:“不怕,俺老孙有法子。”
少年郎疑惑看着,遂见孙悟空,好似报菜名一样念叨。
“五方揭谛,山神土地,速来见我速来见我,若不见我,我就还念。”
五方揭谛看孙悟空这撒泼模样,没法子,只得传音问道:“大圣所为何。”
孙悟空一笑:“这少年郎给我讲故事,晚回家中,你们乃佛门中人,当发慈悲心,送其归家。”
五方揭谛之责,乃为看守孙悟空,故只要这位不生乱,适当的要求他们也能应许,遂称了声好,便欲运法力将其送回。
“等一下。”孙悟空又大喝一声,五方揭谛正摸不清头脑。
原是孙悟空看少年郎衣衫多有补丁,又窥其正是读书好年龄,却手满老茧,当知其家境不宽裕。
他努努嘴,指向旁边的一颗桃树:
“小孩,俺老孙没能和你说齐天大圣的故事,也不亏待你,我这旁边树上的桃子,你可摘去一半,之后我送你回家。”
少年郎惊喜,依其言从,摘桃小半数,而后便感天旋地转,再睁眼,竟已至家中,引以为奇遇。
······
隐雾山中,诸多好友于此山中相聚。
七狮、柳仙、山神皆抽出时间,齐至此间。
曹空亦乐得热闹,设宴款待。
七狮等人倒好说,知曹空性格,故也随意,笑而恭喜,真情实意。
黄狮道:“曹空兄弟,自真武大帝荡魔之事传开之后,我这商队,在西牛贺洲行商,可谓畅行无阻,
凡所遇见有根底的精怪,没少跟我打听你,不过你放心,我自说商队崇信救劫真君,并未透露你的半点事情,
不过近日,我察积雷山的老狐王,在与我交易之时,多有让利,这老狐王可心思玲珑的很,恐有所猜测。”
曹空心中一动,闻言一笑:“无妨,我等向来身正,有何顾虑之说,今日相聚难得,且来相饮。”
众皆大笑,饮美酒,食灵果,气氛欢快。
当然,有时望向曹空,仍不免心中惊叹,眸中浮现回忆之色。
他们与曹空相识于微末,比起那些天上只知曹空神通广大的仙神们。
他们可是更知曹空是如何自山中微末走至如今名满三界。
黄狮更是追忆曹空当年来豹头山之景,当年身影乃与眼前道人重合,心中感叹万千。
有感而发道:“曹兄弟,从当年山中生灵,走至如今的玉虚玄御真君,这一路来,不容易吧。”
曹空闻言,面有错愕,而后沉吟道:“这一路走来~很难吗?”
其言语轻描淡写至极,好似此番成就,如同水到渠成。
众人闻之,面色精彩至极,觉心中有说不上的感受,觉此语令人深受打击,笑捶曹空肩膀。
“好啊,竟说出如此令人神共愤之话,学到了,当浮一大白!”
曹空大笑,举杯回敬。
数日后,曹空送走众人,复而归山。
仙路漫漫,如有好友相伴,方不显孤单,唯愿故友长存。
又数月,曹空依旧于山中静修,体内乾气,又被炼化少许,不周风有长。
且因北俱芦洲一行,令他见以往不曾见之景色,故补全天地数,使法力道行和诸神通有长,如今静修,尽数化作资粮。
一日,见一猿猴,于山中摘果,望两块红股,不禁一笑,忆起故猴,心生闲思。
如今真武荡魔已过,西游之事,也当快了吧?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