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傅里叶生平 > 志愿(第1页)

志愿(第1页)

志愿

六月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志愿表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一串跳动的二进制代码。曲桴生握着那支银灰色钢笔,笔尖悬在“院校名称”栏上方良久,一滴墨珠在纸上洇出个小小的黑点,慢慢晕染开来,像她此刻纷乱的心绪。讲台上班主任的声音像隔着层水膜传来:“清华北大的强基计划要注意,一旦录取就不能参加本科一批录取了,大家想清楚再填,这可是影响一辈子的选择。。。”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志愿手册上“清华大学”四个字,烫金的字体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有些刺眼。物理竞赛国二的证书就压在桌垫下,边角被磨得有些发卷——那是她熬了无数个夜晚换来的通行证。昨天清华招生组的老师还打来电话,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曲同学,只要你第一志愿填清华物理系,我们保证录取,专业任选。”

“听说曲桴生肯定报清华吧?”後排传来周明哲的声音,带着点理所当然的笃定,像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她物理竞赛拿了国二,不去清华简直说不过去,那可是物理界的殿堂级学府。”

“我猜她早就跟学校沟通过了,”同桌的女生接过话茬,笔尖在志愿表上敲出轻响,“说不定专业都定好了——肯定是物理系,她上次模考物理可是满分。”

“那宁晚枫呢?”另一个声音插进来,带着点探究的意味,“她上次模考总分离清华线差十分呢,估计得退而求其次,报北师大或者首师大吧?”

这些议论像细小的尘埃,悄无声息地落在曲桴生的笔杆上。她的目光越过前排同学的後脑勺,落在斜後方那个扎着马尾的身影上——宁晚枫正低头对着志愿表皱眉,笔尖在纸页上反复涂改,连耳後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眼睛都没察觉。阳光落在她握着笔的手上,能清晰地看到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像在和什麽较劲。

曲桴生的心跳莫名慢了半拍。她想起上个月在操场散步时,宁晚枫说“北京的秋天很美,银杏叶黄得像金子”时,眼里闪烁的光;想起那首夹在历史笔记里的浅蓝色诗稿,“暖手宝的温度是没说出口的最浅的诗”,字迹带着明显的颤抖;想起某次晚自习,她假装翻书,馀光里尽是对方偷偷往这边瞟的眼神,像胆小的鹿。这些碎片像拼图似的在脑海里慢慢成形,让她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腹抵着冰凉的金属笔帽。

“曲桴生,你提前批填了清华强基吗?”同桌的男生突然转过来问,手里捏着张揉皱的招生简章,边缘都磨得起了毛,“我爸说这个批次录取概率大,而且专业都是学校的王牌。”

曲桴生收回目光,轻轻“嗯”了一声,笔尖终于落在纸上。“清华大学”四个字写得工整有力,横平竖直,像她一贯的作风,没有丝毫涂改。填到“专业”栏时,她顿了顿,没有选稳妥的“物理学(强基计划)”,而是填了“物理学类”——这个专业大类包含宁晚枫上次在书店提过的“科学史”方向,虽然录取分数比强基计划高了五分,却能在大二选课时有更多交集的可能。

教室里的讨论声还在继续,像潮水般起起落落:

“李雨桐你报上海交大?听说你们家在那边有关系,毕业能进国企。”

“我妈非让我报财经类,说毕业好找工作,可我想学历史啊。。。对着那些数字就头疼。”

“宁晚枫怎麽还在犹豫?她志愿表上空空的就填了个名字,再磨蹭要来不及了。”

提到宁晚枫,曲桴生翻页的动作明显慢了半拍。她看到宁晚枫突然把椅子往这边挪了挪,木椅腿在水泥地上擦出“吱呀——”的轻响,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像只胆小的松鼠在试探着靠近。

“那个。。。”宁晚枫的声音很轻,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像被风吹动的蛛丝,“你。。。你本科一批也填的清华吗?”

曲桴生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把志愿表往她那边推了推,露出“本科一批”栏里那个鲜红的对勾。阳光刚好落在“清华大学”四个字上,烫得像块烙铁,几乎要烧穿纸页。

宁晚枫的呼吸明显顿了一下,胸腔起伏的幅度都变大了。曲桴生能看到她握着笔的手开始发抖,笔尖在志愿表上悬了很久,像在做什麽重大的决定,终于落下,也是“清华大学”四个字,只是笔画有些发颤,像株努力向上生长的藤蔓,带着点倔强的生命力。

“你也报的清华?”曲桴生听到自己的声音响起来,带着点连自己都没察觉的惊讶。其实她早就从班主任那里查到了宁晚枫的模考成绩,离清华线差整整十分,正常情况下应该报稳妥的学校,可此刻看着那行字,心里却莫名松了口气,像块悬了很久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宁晚枫的脸颊瞬间红透了,像被夕阳染过的云霞,连耳根都透着粉色。她慌忙低下头,用玩笑掩饰自己的紧张:“对啊,跟你做个伴呗。反正考不考得上另说,先填了再说——万一运气好呢?”她的指尖在“人文科学试验班”上点了点,力道却有些重,“我报的文科专业,跟你井水不犯河水,不会抢你的名额的。”

曲桴生看着她泛红的耳根,突然想起那首诗里写的“阳光落在练习册上的角度,刚好够我数清你睫毛的影子”。

她没戳破宁晚枫的话——这个专业去年的录取线比她模考分数高十分,哪里是“运气好”就能考上的,分明是拼尽全力的孤注一掷,像飞蛾扑向光。

“人文科学试验班不错,”曲桴生的声音不自觉地放柔了些,从笔袋里拿出支红笔,在她的志愿表上圈了个数字,“去年的复试线是672,你的语文和英语每次都是年级前几,有优势,再加把劲没问题。”

宁晚枫猛地擡头,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黑框眼镜後的瞳孔里清晰地映着她的影子:“你怎麽知道。。。”

“上次在书店,看到你在看《清华人文科学导论》。”曲桴生避开她的目光,假装整理笔袋,指尖却不小心碰倒了橡皮,滚到了宁晚枫的椅子底下。其实她不仅看到了,还偷偷记下来那本书的索书号,後来自己也去借了一本,虽然里面很多哲学理论看得一知半解,却莫名觉得安心,像能透过书页闻到对方身上的栀子花香。

教室里的议论声突然变得清晰,像被放大了几倍:

“宁晚枫也报的清华?她胆子也太大了吧!这分明是冲刺啊!”

“她跟曲桴生报同一所?这是想跟学霸沾沾喜气?还是早就商量好的?”

“我赌五块钱,宁晚枫考不上,她也就是试试。。。毕竟差十分呢,哪那麽容易补上。”

这些话像细针似的扎过来,曲桴生皱了皱眉,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志愿表往宁晚枫那边又推了推,刚好挡住那些探究的目光,像竖起一道无形的屏障。“别听他们的,”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你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上次模考英语还拿了满分,人文社科类专业很适合你。”

宁晚枫的眼睛更亮了,用力点头,马尾辫在脑後甩了甩,笔尖在志愿表上郑重地打了个红勾,力道重得几乎要戳破纸页,像做了个重要的承诺。

曲桴生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像被什麽东西填满了,暖暖的,胀胀的。她想起後妈昨晚说的话:“报清华离家远,不如报上海的学校,你爸还能照应你,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我们不放心。”可此刻看着志愿表上那两个相同的校名,突然觉得距离从来不是问题,就像此刻她们之间隔着三排座位,心却离得很近。

“我查过课表,”曲桴生状似随意地开口,翻着手里的招生指南,书页发出轻微的“哗啦”声,“清华的通识课是跨专业一起上的,比如《大学物理》和《人文社科导论》,说不定我们能选到同一门。”

宁晚枫的眼睛瞬间弯成了月牙,像盛满了星光,嘴角的梨涡都清晰可见:“真的吗?那太好了!我还怕到时候找不到路呢,听说清华园特别大,跟个小县城似的。”

“到时候可以一起走。”曲桴生说完才意识到这句话有多亲密,耳尖的红像潮水般蔓延到了脸颊,赶紧低下头假装填“是否服从调剂”,在“是”字上打了个用力的勾,笔尖都差点划破纸页。

教室里的讨论声渐渐变成了羡慕,像被风吹散的云:

“她们俩都报清华?这也太厉害了吧!不愧是学霸组!”

“宁晚枫肯定是受曲桴生影响,不然哪敢冲这麽高,有动力就是不一样。”

“说不定真能考上呢,她俩学习都那麽拼,上次晚自习我十点走,她俩还在教室刷题。”

曲桴生听着这些话,心里像揣了颗橘子糖,甜丝丝的,带着点微酸的清爽。她看着两张志愿表上并排的“清华大学”,突然觉得那些挑灯夜读的辛苦丶那些竞赛失利的沮丧丶那些对未来的迷茫,都有了意义。

有些约定不需要说出口,就像此刻并排的志愿表,像那个心照不宣的红勾,像朝着同一方向奔跑的决心,都在诉说着最坚定的期待。

班主任开始收志愿表了,信封传递的声音像春蚕啃食桑叶,沙沙作响。曲桴生把志愿表折好时,特意看了眼宁晚枫的,发现她在“考生承诺”栏里写得格外认真,“本人承诺所填信息真实有效”後面,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歪歪扭扭的,像在给自己打气,又像在传递某种暗号。

两张志愿表被先後放进同一个收集袋,纸质摩擦的声音轻得像句悄悄话。曲桴生看着那个牛皮纸袋子,突然觉得里面装着的不仅是志愿,还有两个女孩的未来,和一个藏在红勾里的约定,沉甸甸的,却又充满希望。

宁晚枫把信封传出去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曲桴生的手。两人像被静电电到似的同时缩回,却在对视的瞬间都笑了——宁晚枫笑得露出两颗小小的梨涡,眼睛弯成了月牙;曲桴生的嘴角也微微上扬,耳尖的红还没褪去,像抹害羞的晚霞,银边眼镜後的目光温柔得像浸在水里。

窗外的花香气更浓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桌面上,把两张空了的志愿表模板照得透亮。曲桴生看着宁晚枫低头整理东西的侧脸,突然觉得这个夏天格外明亮,连空气里都带着期待的味道,像刚剥开的橘子糖,清新又甜蜜。

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清华园的秋天,金黄的银杏叶落在两人并肩的路上,宁晚枫抱着厚厚的文学理论书,她拿着物理习题集,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像首写不完的诗。而这两张填着同一所大学的志愿表,就是这场奔赴的开始,笃定而温暖,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