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京集团h市分公司与zf牵头的以公益医疗为主题的乡镇考察为期一周,一群人去往六个乡镇考察并做公益义诊。
叶蓝虽损失几千旅游团费用,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带着沉甸甸心情出门,回来时同样沉甸甸,却换成了上百例脉案和所剩不多的药材。
闺蜜还要赶回集团复命,两人在高铁站兵分两路。
打车到巷子口下车,四下看去,原本挖出沟壑街道已经恢复原貌,铺上灰色大理石砖的街道比起以前平整许多。
困扰多年民生问题得以解决,叶蓝心里给有关部门默默点赞。
进了巷子,迎面遇到一个熟人,张嫂家女儿。
三十岁,干练白领打扮,一看就是职业精英人士。
两人寒暄几句,叶蓝一路小跑回家。
老头一如既往在规整他的宝贝药材,见叶蓝回来视线只停在她身上短短几秒便被一背包草药吸引。
叶蓝吃味,真怀疑自己是否她唯一亲外孙女!
不过已经习以为常,几句牢骚罢了。
放下行李,换身衣服一头扎进厨房,果然张嫂最了解她,新鲜出锅不久的炸黄花鱼又香又脆。
捧着碗一面吃,一面仔细打量自家老爷子。
嗯,看着面相红润,嗓音洪亮,腿脚利索,衣服规整。
这些都是张嫂功劳。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殷女士该知足了。
踱步到老爷子面前,开始絮絮叨叨说起义诊见闻,捡重点言简意赅还足足说了大半小时,才停下来。
老头听的仔细,很满意她这次难得游历的机会,话题峰回路转又开始讲起他的丰功伟绩。
打住!
从小到大已经听的耳朵起茧子。
叶蓝迅转移话题,提起张嫂家女儿。
叶蓝假设道:“如果当初我学个管理专业,是不是也能成为小杰姐那样的人!”
叶蓝从小羡慕商场干练女精英,甚至经常将影视剧这类人带入自己。
话落,老头哼一声,懒得揭短。
不过,想起另外一件事。
张嫂想让自家女儿调回中京h市来工作,求到老爷子面前,想让老爷子给美言几句。
老爷子一辈子求人办事时候不多,如若是他人求到面前,他毫不犹豫拒绝,只是张嫂这人对家里有帮助,不好博了人家面子。
正在为这事为难,正好推给叶蓝。
“你去说说!”
凭啥?
叶蓝想都没想拒绝。
“我跟人家又不熟,就给人扎了几次针灸,你可别害我!”
老头指了指叶蓝手里的青花瓷碗。
“吃人嘴短,有本事你别吃人家炸的黄花鱼,还有你以后也别让人给咱俩做饭。”
“……”
不带这样威胁人的。
自家老头真不厚道,一回来就给出个难题,愁的叶蓝直薅头,到了晚饭前终于想到办法。
间接问问谭秘书不就行了。
给谭秘书了信息,大致说明情况。
谭秘书回复挺及时,说年终有述职机会,可以让邻居大姐打申请,如果本年绩效成绩优异,可以酌情给予优先考虑。
总裁秘书权利有多大叶蓝多少明白一些,既然他如此说那事情就成了一半,至于另一半成与不成,就看张嫂女儿自己了。
晚饭时,叶蓝将这件事告知张嫂。
张嫂十分感谢,说事情不管成不成叶蓝人情她记下了。
此事只是小的插曲。
第二天,家里生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