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屏幕上定格的、毫无收获的画面在无声地宣告着调查的僵局。
那枚深蓝色的贝母纽扣,在透明的证物袋里,折射着室内冰冷的灯光,像一只沉默而诡异的眼睛。
苏小暖轻轻碰了碰赵黎玥的手臂,凑近她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气音说:“赵警官,那枚纽扣……或许是个突破口。”
赵黎玥微微颔,她正有此意。
在缺乏有效影像线索的情况下,任何实物证据都显得弥足珍贵。
她立刻转身,对负责证物采集的同事吩咐道:“这枚纽扣,小心保管,立刻送回局里做详细检验,材质、品牌、生产批次、可能的销售渠道,所有信息,越详细越好!”
“是,赵姐!”
现场勘查还在继续,但核心线索似乎已经提取完毕。
赵黎玥看了一眼眉头紧锁、仍在反复查看监控的同事们,又瞥了一眼身边同样神情专注的苏小暖,心中已有决断。
她走到现场指挥的警官身边,低语了几句,以“另有公务”为由,表明自己需要先带苏小暖离开。
苏小暖眼中闪过一丝不解,但还是乖巧地跟着赵黎玥走出了压抑的监控室。
直到坐回车里,隔绝了外面的喧嚣与凝重,她才忍不住问道:“赵警官,我们这就走了?不继续看看吗?”
赵黎玥动车子,平稳地驶离枫林公园,这才侧头看了苏小暖一眼,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小暖,我知道你关心案子,也想帮忙。但你要明白,我们现在留在那里,作用不大。专业的痕检、图侦同事会进行地毯式排查,纽扣的检验也需要时间。我们不是一线侦查员,贸然介入,反而可能打乱他们的节奏,或者……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她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补充道:“尤其是你,身份特殊,又总是……嗯,‘直觉’敏锐。在案情不明朗的时候,过于显眼并非好事。有些事情,需要在台面下进行,或者,等待合适的时机。”
苏小暖不是不懂事的人,赵黎玥一点,她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她想起了系统,想起了自己那些不能明说的“巧合”,以及可能隐藏在暗处、连赵黎明都提醒要小心的威胁。
她确实不适合在警方调查的核心区域久留。
“我明白了,赵警官。”苏小暖乖巧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受教了”的表情,“那我们回家等消息吧。”
夜色已深,城市的霓虹在车窗外流淌。
然而,车子没开出去多远,就被堵在了半路。
前方似乎生了交通事故,红色的刹车灯连成一片望不到头的长龙,空气中隐约传来焦躁的鸣笛声和远处更加清晰的警笛声。
赵黎玥探身望了望前方,凭借经验和远处闪烁的警灯,大致判断出情况:“好像是辆黑色轿车和一辆摩托车撞了,机车都飞出去了,情况可能不太乐观。”
她收回目光,轻轻叹了口气,带着一种见惯世事无常的淡然,“这种晚上,车一快就容易出事。”
苏小暖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虽然看不真切,但能想象到现场的惨烈,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惋惜和对生命的敬畏。
她沉默地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堵车的时间格外漫长。
两人坐在车里,听着电台里舒缓的音乐,各自想着心事。
苏小暖的思绪还萦绕在符荔怜失踪案上,那枚纽扣和诡异的脚印在她脑海里盘旋。
赵黎玥则更多地在思考案情的走向和后续可能的调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