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宿敌戏精 > 不知礼数(第1页)

不知礼数(第1页)

不知礼数

“既然大家都还挺有钱的,那就水滴筹吧,一人捐点银子,打仗的钱不就有了吗?”

朋继勇没听懂,一脸懵逼:“什麽仇?”

“这个听不懂没关系,听得懂捐钱就行,打仗的花销实在是太大了,朕有点力不从心了,大家有金子的捐金子,没金子的捐银子,实在不行捐铜板也行,几百两黄金不嫌多,几十文铜钱也不嫌少。”李祝酒接着道,他丝毫不脸红。

前阵子绞尽脑汁虽然是弄出了点钱来,但是两边战场都在打仗,花钱如流水,没多少日子就花得不剩几个子儿了,所以不得不再想想捞钱的法子。

这阵子,李祝酒已经从宫中开始想办法,把宫人的开支都缩减了不少,供给各宫的日常用度也都减半,连先帝的小金库也早就被他掏了个底儿掉,更有甚者,宫中有好些文玩珍藏名器之类,都让他打发宫人拿出宫去变卖给了那些该死的有钱人,这才又筹集到一些,实在是没办法了。

想着想着……这主意就打到这群大臣头上来了。

前面还不明所以的老头们态度还很积极,眼下一听是要钱,至少一半人不再吭声,立马乖得跟个鹌鹑似的。

但也有例外,比如洪光斗,他一本正经道:“家中确实没多少存银,但是国家危难之际,臣自当效力,臣床底下还藏了十几两银子,愿意募捐出来做军用。”

其馀人听了,脸都黑了,十几两银子也好意思拿出来捐?

那让他们这些高门大户的,丫鬟小厮都买了一箩筐的怎麽办?不得跟着表态?

瞬间就有带着敌意的眼神落到洪光斗身上,但後者一无所觉。

“臣家中有些银钱,臣捐五十两白银!”朋继勇也跟着报名,他家里没什麽花销,这五十两都是这几年的俸禄陆陆续续攒下来的,原本打算下个月女儿出嫁的时候做嫁妆的,眼下战事吃紧,还是紧着战事为先吧。

在各位穷逼的带头下,那些家大业大,家底殷实的也只好象征性地跟着捐了点,李祝酒生怕他们反悔,赶紧叫拾玉拿了个小本本记下来,白纸黑字,到时候差人上门去要,一个子儿也不能漏掉!

征集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周孺彦才发了话:“臣名下有些店铺庄子和田地,还请陛下给臣些时日,臣将这些都变卖了换成白银充国库。”

“啊?”李祝酒惊讶了,这是要掏老底的意思啊?

与此同时,他想起了那日出宫去晏府私下见周济民,当时周济民评价周孺彦用了这样一句话:周孺彦不是个好人,但也不是个坏人。

当时他没有全然理解这句话,而今看来,确实如此。

就这麽一凑一捐,朝堂上文武百官水滴筹出来小半月军饷,尤其是周孺彦,李祝酒真是没想到他能捐那麽多,听说这人除了卖掉了好些铺子庄子之外,连家中下人都裁掉了一半,筹出来好些银子,又给岌岌可危的国库充上来个底儿,让外面的战火又能接着飞一阵了。

但这些毕竟是权宜之计,要想彻底解决军用供给的事情,靠这点募捐还是不行的,本质上来看,要麽停止战争,要麽想到一个可以获取足够钱财的办法。

募捐的那些钱拨到战场上,李祝酒又开始担心了,这笔钱花完了可怎麽办啊!

他一边转笔,一边看奏折,大脑正飞速思考着。

一筹莫展之际,拾玉端着茶从外面进来,小声道:“陛下,首辅大人有事求见,现在正在门外候着。”

撑脑袋的手一晃,李祝酒不解:“他来干啥?”

不会是刚大出血一阵,眼下回过神来开始肉疼了吧?

“奴才不知,可要现在召见?”

“叫他进来吧。”李祝酒道,毕竟是刚出了钱的大股东,再怎麽也不好晾着人。

周孺彦是抱着目的来的,一来便开门见山,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恭恭敬敬地呈上,道:“陛下,臣知道您不同意土地变革有诸多考虑,近些日子臣也有深思熟虑过这其中的弊端和好处,以及我思考得不到位的地方,这是老臣近些日子连夜修正的关于土地变革的详细事宜,对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查缺补漏,其中包括了如何回收土地,如何进行补偿,还有收多少田租等等之类,恳请陛下过目。”

“臣不求陛下立刻同意这个想法,只是臣恳请陛下给我一个做点实事的机会。早年臣多次到地方去巡游过,亲眼见证了很多民间疾苦,心里很难受,地主收拢土地压榨百姓,搅得民不聊生,而经年累月下来,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臣就算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也想为此出一份力。”

不是朝会时间,眼前的老头穿着普通便服,走在大街上,可能和平民百姓混在一起都分不出来,这个人可以和苏常年那样的人以师生相称,可以在党争中对对手痛下杀手,可以面不改色包揽皇权独裁,但又可以变卖私産充军饷,可以为了构想多年的让百姓过得不那麽苦的计划多次热脸贴冷屁股。

这个人,真复杂啊,李祝酒想。

他接过了那个厚厚的册子,冲拾玉道:“赐座,看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