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买牛我亲我夫郎怎麽了?
熏肉烤完已经是下午,他们把肉拿到後院屋檐下挂起来,等晾晒到晚上,就可以给各家送去。
陈淮安统计了一下,大概在村里卖出去十二斤肉,加上送的一点,一共十三斤。
普通肉价三十文一斤,陈淮安给乡亲们的价格是三十五文,这价格他除去盐和香料钱,基本和鲜肉价格持平。
他虽然没有擡价,但这价格对于农户来说还是很贵,所以也没卖出去多少,大头还是得拿去镇上卖才行。
不过去镇上,他就不打算只卖这点了。
陶十七挂肉的功夫,陈淮安进厨房给两人弄了点吃的。
下午还有很多活要干,不吃饭可不行。
他抓了一把面粉,加上水,搅拌成面糊,又拿来两个鸡蛋,打散倒在里面。
生火,热锅,倒油,一气呵成。
油热,面糊一摊,再撒上切好的葱花,一张鸡蛋面饼就摊好了。
这饼熟的快,他们下午还得去收拾田,这个最省功夫。
太阳快晒到西边,两人饿的前胸贴後背,陶十七狼吞虎咽的吃了两张饼,还不忘夸他:“好吃!”
陈淮安放下手里吃了一半的饼,伸手给他倒了一碗水:“慢点吃,还有。”
陶十七接过‘咕咚咕咚’喝了两口:“舒服!”
陈淮安拿起饼,继续吃起来,但他的嘴角不曾落下去。
下午,他们到地里的时候,灼人的热气没有丝毫收敛,陶十七拿过斗笠给他系上:“戴上,没那麽晒。”
陈淮安乖乖站着,但他的眼神在打量地里的情况。
昨天他们分完猪肉,天已经看不清了,所以地里的东西只收捡起一半,还剩一半的玉米丶大豆还倒在地上。
他看了一圈,周围的稻田已经被乡亲们收拾干净,就剩他们田里还一篇狼藉,他们也要努力了!
陶十七给他系上斗笠後,就下地去了。
他挽起裤腿,走到玉米地,从倒伏的玉米杆里揪出带着苞叶的玉米,握住杆子一拧,就断下来,被他丢进一旁的箩筐里。
有些被踩断的玉米被啃过一角,苞叶已经被啃开,露出里面嫩黄的玉米粒,他把苞谷捡起来,用手抹去表面的泥巴,检查後发现没有腐烂的地方,才放心的丢进筐里。
陈淮安则是拿着背篓走进辣椒地,他一靠近,就能闻道辛辣的味道。
他小心的扒开泥土,把裹在泥里的辣椒捡起来了,这太阳太晒,表面的泥已经干了,他丢进背篓里,等回去再拿去冲洗。
两人谁也没说话,只听见玉米秆的‘咔擦’声和豆荚丶辣椒落进箩筐的轻响。
太阳西斜,温度降下去一些,两人身边的箩筐和背篓已经被装满。
空掉的玉米秆丶豆秆和辣椒秆被捆成一捆丢在田埂边,拿回去晒干,能当柴火烧,是冬天生火的好材料。
“回吧。”陈淮安背上满满的背篓,感觉捡了一下午,他的腰有点酸。
“好。”陶十七忙了一天也有点疲惫,但好在庄稼救回来一些。
第二日一早,两人把肉装在背篓里,面上盖着一层湿布,挡住了外面的视线。
他们拉着板车,先送陶初一去学堂,才换道去的如意酒楼。
去如意楼的原因,一来去交接订单,二来看看这熏肉陈贵愿不愿意收。
“陈兄弟来了!恭喜!你们这陶记酱菜算是火了!”陈贵从前堂过来,看见他们就道喜:“来下单的客人可不少!”
他如此高兴的原因也得益于此,他这个月楼里又接了两个大宴。
“也多谢陈大哥的帮忙。”陈淮安拱手,接过单子查看,果然上面的量不少,看来他这一亩辣椒不会烂在地里了。
“哎?你们这是有新货?”
陈贵看见他们身後板车上的货,有股肉香从里面飘出来,以他多年经营酒楼的经验,这不像腌菜。
“陈大哥好眼力,”陈淮安上前揭开湿布,露出色泽红润丶散发松木熏香的猪肉:“这畜生拱了乡亲们的庄稼,十七替大家抓了,就得了这半扇野猪肉,这天气热,我寻思着做成熏肉,能好卖些。”
陈贵听了惊呼起来,敬佩的朝着陶十七看去:“夫郎好本事啊!这半扇猪肉能有这麽多肉,这野猪起码得两三百斤!陈兄弟你好福气!”
陈淮安在一旁点头:“是我的福气。”
陶十七抱拳,爽朗一笑:“我没阿淮聪明,就会一些这粗浅功夫罢了。”
“过谦了!”陈贵夸的真心实意,看得出是真的佩服:“这样,你们这肉我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