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绵薄,但情意深重,力求能讨郑翔龙一眼。郑翔龙老叔叔再高不可攀,也被这个年轻人稍微打动了一下,面子上终于开了一个口子。于是,在不懈努力下,原主终于得到了和郑翔龙见面的机会。可无论原主再怎么恳求,郑翔龙都不答应他出山去给郁夫人开专场演唱会。郑翔龙甚至非常恼怒,认为原主不知天高地厚。全国人民都喜欢他唱歌,全国人民都想听他的演唱会,难不成他要挨家挨户去开演唱会吗?岂有此理?所以原主的计划并没有成功,甚至一点成功的苗头都没有。既然如此,按道理说,郁桥已经没有必要再走这条路了。不过是给郁夫人送礼嘛,换一个就是了。他都想好了,原主生前有意缓和这段亲生母子关系,那他便拐个弯儿,去商场选个昂贵的珠宝送给郁夫人。但他左思右想,珠宝这种东西,对于豪门主母来说,不仅不缺,而且最不稀罕了,送了也等于白送。细细品来,原主的想法才是最独特,最用心的。既然如此,那郁桥就替原主再试一次吧。所以,郁桥亲自去了郑家一趟,替原主求见郑翔龙。过程不算胜利,他只进了郑家的大门,但郑翔龙并不愿意出现,郑翔龙一个小儿子还算谦逊有礼,亲自为他斟茶,同时礼貌地婉拒了他的请求。至此看来,郁桥再无希望。郁桥自己也放弃了。然而在准备离去,路过郑家的一个艺术品收藏厅时,他无意间瞥见了一根被悬于高阁上的笛子。这笛子一看就不是现代产物。郁桥忍不住停下脚步多端详了一会儿,后来他又看到,在笛子的旁边还摆放了一套乐谱。当然,乐谱是现代的。郁桥觉得这两个搭配有些不伦不类,便把目光重新落回到笛子上。这时候他发现,这根笛子的做工虽然很旧,但是非常精细漂亮,笛身明显雕有花凤的图案。嗯?宫里的东西?至少在他的朝代,民间乐器通常是不能雕刻这类高贵的图案的,否则有冒犯顶层之嫌。郁桥上一世非常喜欢笛子,做皇帝的时常有烦恼睡不着,实在抑郁得不行,就会把自己藏进竹海里,独自一人吹上一曲,配上美酒大醉一场,醒来才能解脱两分。现在,他看见眼前这根古笛,突然有些嘴痒,忍不住伸手把笛子从阁子上取了下来。把玩了一会儿后,目光又瞥到旁边那张乐谱。现代乐谱他看不太懂,原主也没怎么学过乐理,所以对这方面没什么知识储备,但他看懂了乐谱上的曲名,叫《绫花引》。真巧,他的朝代里,也有一首著名的民间曲子叫《绫花引》。从前当皇帝的时候,他是鲜少吹奏这类民间曲子的,因为《绫花引》是一首讲述凄美爱情的曲子。好在《绫花引》在当时民间非常流行,他微服私访时听过许多次,没吹过也会哼吟。这会儿,郁桥看到这根笛子,看到这首曲子,他的思乡情愁一下就饱满了,情不自禁地把笛子送到嘴边,试试吹奏了一下。非常顺利,感觉顺利上来了,他闭上眼睛,陶醉地吹了起来。谁料,一曲作罢之后,郁桥发现身后竟多了好几个人。除了招待他的郑家小儿子,郑翔龙老歌神竟然也在。郁桥只当自己擅自碰了别人家的古董艺术品,冒犯了人家,于是连忙道歉。郑翔龙却先他一步开口,问道:“这曲子你很熟?”“……”郁桥回答,“还行。”论起年纪,郑翔龙是郁桥爸爸辈甚至爷爷辈的人了,所以没有郁桥想象中那么有架子,不禁夸赞道:“你吹得很好听。比我还好听。”郁桥把笛子放回阁子上。“多谢郑老师夸奖。”这时,郑家小儿子对郑翔龙说:“可是爸爸,他吹错谱子了。”谱子自然指的是上面摆放的那张。郁桥无意显摆,但可能因为这首曲子来自于他的朝代他的家乡,所以他下意识地反驳:“不是我吹错了,是你的谱子错了。”此话一出,郑家小儿子的表情惊飞了,猛地看向郑翔龙。郑翔龙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细细一看,震惊程度比他的小儿子更甚。不过这是郁桥意料之中的事,换做是他,他也会如此反应。一首古代的曲子被一个现代人吹奏,还要评价流传下来的曲谱是错误的,搁谁谁不觉得他傲慢自大脑子有坑?或者另一个极端,这货是什么学问大佬?显然,以郁桥当前所披露的来历背景和名声口碑,他只可能是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