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明朝科学发展观by青律 > 第42章(第2页)

第42章(第2页)

皇帝开始运动的这件事,不知不觉地就流传开来。

先是往来的宫人瞥见陛下没有穿着宽大的袍服,而是短装如戎,在太液池的长路上同陆大人健步如飞。

後来消息不胫而走,皇宫内外的人都知道了这事,竟然有人争相效仿起来。

虞璁其实明白,这宫里做个什麽事,只要传到外面去,都能引领时尚。

别说是宫妃们画的什麽新妆容花钿了,哪怕是之前自己吩咐医女们教她们每日做的五禽戏,到了现在,都不知不觉地传遍了京城,无论达官贵人还是下里巴人,都在有模有样的照学。

至于什麽舒筋活络丶通血舒气的种种好处,也被吹得神乎其神。

眼下,皇上还在气喘吁吁地跟在陆大人的身後,跑的上气不接下气。

“等——慢一点!!”

陆炳放缓了脚步,回头看着两颊通红的皇上,忽然有想亲他一下的想法。

这样也怪可爱的。

虞璁虽然知道自己才跑了个六百米,可是心肺功能明显还没怎麽开发,这身体已经快累垮了。

他不得不停下来,示意小陆同志扶着自己走一会儿,越想越不爽。

就这样还去行军打仗?得亏自己长胖了!

这明代的皇帝们,出宫打仗还真不是什麽新鲜事。

但是某些皇帝的打仗,那完全是瞎胡闹。

朱棣能够领兵打仗,那是因为他原本就被封为燕王,无论是军事素养还是文韬武略,都不属于任何一个摸爬滚打上来的将领。

可是朱祁镇和朱厚照的征战,那完全就是胡来——

朱祁镇当初把太监王振引为亲信,也可能就是被这老家夥忽悠傻了,带着大军去镇压瓦剌,发生了所谓的土木堡之变。

他们发兵从北京打到了如今的河北张家口,然後王振这个死太监不顾群臣的反对,非不让大军进入居庸关,一意孤行之下,让整个明朝从盛年直接被打残到老年。

土木堡之变一共死了六十六个要臣,二十馀万的明军死伤过半,损失马匹二十万头,五十二个高级将领尸骨无存。

最恐怖的,是皇帝还特麽的被俘虏了。

这土木堡之变之後,又来了个自封为威武大将军的朱厚照,也一门心思的想出去打仗。

一想到朱厚照,虞璁就有点头皮发麻。

当初这位老兄还在当皇帝的时候,就吩咐太监们假装成士兵,自己和江彬带着他们喊打喊杀,过家家似的每天来几发‘两军操练’。

完事儿了又想领兵北上,第一道被一个老臣在关卡那死命拦了下来,第二次西巡宣府,封自己大将军再封镇国公,然後再所谓的镇国府里设置妓院兽苑,出门了就扮作豪富公子,没事儿闲的就强抢民女,闹得外头也鸡犬不宁。

由于皇上不带个好头,底下的士兵将帅也没几个出息的,看上百姓的窗子,劈下来当柴烧这种事都干得出来。

後来到了正德九年的六月,蒙古骑兵突然冲到了附近的西海子区域,率兵四万馀人,边军无法抵抗,要不是粮草短缺,宣府就真的被一锅端了。

唯一一次真正意义上你来我往的领兵打仗,那得算到正德十二年。

朱厚照带着大军镇压五万骑兵,在顺圣川相当激烈的干了一架。

这一战,杀敌十六人。

而明军,一共死了五十二人,重伤五百六十三人。

而这个皇帝,还差点在混战中被敌军俘获了。

有这麽几任前例在,虞璁都能想到,等自己正式宣布要出去打仗了,恐怕王阳明都会一脸的无可奈何。

当初王阳明跟着朱厚照混的时候,他亲手带领军队大败了叛乱的藩王朱宸濠,结果朱厚照吩咐把宁王放了,自己再抓一次……

虞璁跟着陆炳绕着太液池走了许久,忍不住叹了口气来。

俗话说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最近几朝的臣子们,简直是年年被蛇咬啊。

——更何况,自己跟朱厚照其实重合的地方太多了。

都喜欢搞事情,都想出去打仗,都一副要大展拳脚的姿态。

可朱厚照是个草包,自己不是啊。

虞璁陡然站定,终于长长的叹了口气。

陆炳也停了脚步,站在他的身侧,缓缓开口道:“陛下在想北征的事情麽?”

“不能轻易北征。”虞璁果断道:“打肯定是要打的,但是不能上去就跟人家硬刚。”

人家蒙古人,那是放牧牛羊为主业,打砸抢烧为副业的。

这古代又没有什麽军事演习,士兵们虽然说是军籍出身,搞不好有的人连鸡都没杀过。

什麽事情,那都得循序渐进,要遵守基本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